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202)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悦真心中思绪翻滚,再看梳妆台,既无胭脂水粉,只有描眉的石黛,和普通的滋润香膏。

悦真心一顿:沈大人的妹妹竟然也一直以男装示人!怪不得沈大人对我如此打扮一点也不怪异。

悦真换了干净衣裳,又吃了一碗冰桃送来的瘦肉河粉,只觉溺水的那股恐惧感消失不少。

打听到新安的官吏全都在看顾灾民,县衙也只住了营救的商人,悦真一时安心在县衙后宅住着,趁机跟冰桃雪藕打听沈大人和新安钦差的事。

第223章 新安何时有了海港?

待沈明觉再回到阳光山庄已是天黑,当夜风雨都小了,有经验的老人欢喜地告诉大家,这是海龙王走了,顶多三日便会天睛。

百姓们便不愿再住阳光山庄,这里虽好,房子结实,吃喝都有,可他们更想赶快重建家园。

虽然水稻抢收及时没损失多少,可甘蔗林都被吹倒,还得想办法救一些。还有房子,没倒的要立即整修,倒了的也要重建。

沈明觉便安排那些村子没淹水的村民回村,渔民和盐民村子被淹的依旧夜里住山庄,白日回村挖渠排水,清理淤泥,整修道路。

一场大台风走后,整个新安百废待兴啊!

让他没想到的是知府派人来问,说是全岭南多个城镇受这次大海风影响,就新安隔壁县都死伤了许多百姓。现在统计受灾情况,知府要立即报与朝廷。

结果得知新安一个人都没死,只死了许多猪羊,连耕牛也没事。

来使大惊,忙问沈明觉是怎么做的?请他写份防灾救援教程,到时候在全岭南推广。

沈明觉立即召集全县官吏统计受损田地和房屋,他毕竟是新任官员在这方面没啥经验,竟然想据实以报。

还是县丞提醒:“大人,这灾情朝廷若发赈灾款粮,从上到下只怕要少上几成,咱们报得时候,就要斟酌着多报一点。”

沈明觉大受启发,立即大笔一挥,在村庄、房屋、田地、渔船后面加上了千亩水稻试验田,和新安海港。

这下不光知府来使,连县丞都愣了,咱们新安啥时候有的海港?我这二把手咋不知道呢?

来使对各县虚报灾情是非常理解的,只要你别虚报太夸张,知府都不会较真让人来查。

只是你这新安全岭南最穷的县之一,哪怕你沈县令来了弄出了晒盐法和插秧稻。

又弄了河粉、蚊香、花露水吸引商队。后又有了成郡王的阳光山庄。可也就才一年,你这全县还没脱贫呢!

哪里就有能力建海港了?还偏偏在这次大海风中被摧毁了!这要送到朝堂,谁信啊?

沈明觉迎着来使抽搐的嘴角,面不改色地道:“新安的海港虽是初建,还未有海船进港,但在这次海风中受损严重却是事实。”

又令赵衙役去后宅取来他的新安海港图,又带来使去那海湾处看,意气风发地道:

“请看,这里就是我新安海港,占地三千亩,能停船百艘,仓库几百间。

新安港虽才开始建,但本官相信,待此港建成,天南地海的海商皆来此交易,到时不光是新安,就连岭南都会富庶如江南!”

来使被沈明觉的大志向给弄得有点激动,又想到沈大人如今可是红人,便未直接出言拆穿他这还未动工,只存在于图纸上的新安海港。

而是将他的舆图和海港图全部取走,准备送呈请知府裁决。

来使一走,县丞擦着冷汗道:“大人,知府若派人堪查,这可是欺瞒谎报的大罪啊!”

沈明觉笑道:“你是忘了咱新安有钦差吗?他可替本官作证,这海港确实是在建造的。”

沈明觉早就跟成郡王提过,他想在建海港,成郡王同样欣赏和佩服他的大志向,只是这项工程太耗大,他来新安还有别的要任,便没心思参与。

只笑劝沈明觉,他如今在朝堂可是大红人,可找个机会报与朝廷,看看朝廷的态度。

不过还是要做好失望的准备,因为朝廷对建设岭南的计划并不大,建港口这种大工程,只怕不会同意。

沈明觉趁着这次大海风来袭,各地受损严重,将港口这项大工程以此方式报与朝廷,算是抓到个好时机。

朝廷若有意建海港,自然会批灾银,若无意,便压着不提。沈明觉沉思片刻,这折子送到帝都再有回复,都几个月之后的事了,暂时先不多考虑了。

不过圈出建海港的那片地得留着,不得开荒,不得修晒盐场,万一朝廷真给了银子,也好立即动工不是!

县学里的百姓也都回到家中,投入灾后重建工作。沈明觉便留县丞在阳光山庄,他回县衙主事。

回来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去驿站接佳肴,谢清涛也要同去,沈明远觉得几个大男人去接妹妹有点夸张,便不愿意去。

他还得赶紧回杏花巷看蚊香呢!也不知这场风雨中毁了多少!

阿力便去帮他,不过在走之前,他想了想还是找自家那眼疾公子说一事:“公子,我觉得那位成‘公子’应该不是逃犯。”

第224章 古板老头沈明觉

谢清涛点头:“沈兄也觉得她不是逃犯,应该是误会,但是她见我就跑这一点也是很值得怀疑!

你帮我细想想,此人之前可跟咱们有过交集?”

阿力犹豫片刻,决定直说:“她是女子。”

谢清涛一顿:“谁啊?”

“成公子,是女子,跟佳肴一样,在外故意扮成男子的。”

谢清涛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活像吃了一个柠檬,又不能吐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