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08)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悦真亦不让她回阳光山庄,就在驿站住下,甚至沈明觉已经写信给节度使,请节度使派人护送悦真回帝都。

甚至想送佳肴和沈明远回老家,被佳肴识破意图后,拉着一心想开烧鹅铺的二哥强烈反对送两人回老家,沈明觉无奈,只得放弃。

而悦真同样反对让节度使派人送她回帝都,沈明觉却一直咬牙道:

“王爷临行前有交待,郡主脚好之后,就回帝都。如今新安这样不安全,郡主千金贵体,实在不该多留。”

把悦真气的都想打他了!

这次海盗来袭,吓到沈明觉。特别是悦真曾经离海盗那么近!

海边的被毁的村落,死去的村民,都刺痛了沈明觉的心,他实在不忍佳肴几个留在新安陪自己吃苦。

虽然佳肴一再说,她留新安是为了赚钱,可沈明觉认定妹妹的本事到哪都能赚钱,完全不必留在新安。

赵管家等人回到阳光山庄,看着被糟蹋的一塌糊涂的山庄,心痛不已,全部投入到重建山庄中。

糖坊和香水坊都要佳肴来规划,但沈明觉不许佳肴去阳光山庄,直接说等成郡王剿灭了所有海盗,带大军回来再开作坊就行了。

佳肴觉得大哥谨慎的过头了,水师每天巡视海域,都没发现海盗的踪迹。

海盗也不能刚抢完一城,又来抢一回吧?

沈明觉很直接的道:“之前水师也有每天巡逻,可半夜海盗都上岸了才发现!

可见亦是会有遗漏的地方,不可大意。”

佳肴只好每天在驿站陪陪悦真,做做花露水。

沈明觉不许她出城,所以城外重建工作,她也全无参与。

新安经历一场战事,要重建的地方比台风后还要多,就龙王街来说,那场大火,以及海盗毁去的地方,全由政府来建。

没两天东莞郡黄知府派的兵来了,知道海盗已退走,他们在水师大营休整了两日,把新安的损失统计好,又回东莞郡了。

沈明觉本想派人通知节度使,不用派兵来了,想想从广州府过来快马也要不了几天,说不定人已经快来了,再派人去也无意义。

不如等人来了刚好送悦真回帝都,就是悦真不愿意回帝都,也请她和佳肴一同去广州府住段时间,等成郡王带大军回新安再论。

沈明觉走访海盗去的山庄,看着那些失去家园,有些家人还惨被杀害的人家,大人小孩皆抱头痛哭。

对受害百姓同情不已,每户赔偿亦是历年之最。

不光官府赔偿,他个人亦会再给那些人家一点银子,他的那点俸禄又搭进去了!

亦对海盗愤怒不已,恨不得投笔从戎,哪怕当一个士兵,也好随大军去将那些海盗杀尽了!

看着之前世外桃源一样的新安,被海盗掠夺一波之后,变得满目疮痍。沈县令痛心不已啊!

第307章 倭盗欲绑架悦真郡主

刚来时新安穷苦肮脏,百姓只束宗族,不服官府,沈明觉那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可是差点就烧不着了。

去年情况才好转,在沈县令的带领下,盐民的晒盐法越发成熟,渔民跟制船坊租船,收入提高。

插秧法让农民收成大大提高,而河粉外包和收购草药,又让闲下来的百姓另有收入。

再加上船坊和商业街、各大作坊的用人量,让新安人再无闲人,眼可见的新安蒸蒸日上。

偏偏又经历一场大风暴,百姓信神不信人,差点被邪道巫婆蛊惑,好在有个龙王庙成了百姓的寄托。

而今天,新安的官府终于富了,穷了几年的沈县令不收腊肉做年礼,舍得买新鲜肉吃了。

俸禄亦能攒下来做媳妇本,才准备大展身手,偏偏开春就遇海盗来袭,难道新安就这般多灾多难?

沈明觉看着战乱后的新安陷入沉思。

就在新安人忙后战后重建中,来袭倭盗亦到了无名小岛,先欢喜地检查此次闯进新安的收获,从村落抢来的粮食和钱财是小。

最重要的是从阳光山庄抢来的东西,那些成品香水,倭盗全当宝贝一样小心翼翼捧着,生怕摔了。

在倭盗将军眼中,就为这些香水,死那么多兄弟也值了!

正盘算着怎么将香水卖到海外去,那些从香水作坊抢来的用具怎么使用?属下匆匆来报:“野原将军,鹭岛传来的急信。”

野原忙接过,此次去鹭岛的是他的长子,他对鹭岛的战事格外上心。

打开密信一看,脸色大变,怒不可遏地大喝一声:“混蛋!”抽出大刀一刀砍掉桌角。

送信人吓的战战兢兢,生怕被暴怒的野原杀了。

很快闻风而来的其他将领皆来问出了什么事:“去鹭岛的大周水师是个皇族王爷,我军大败,全军覆没。

小野原将军…被他生擒了。”

众人大惊,怎么也没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去鹭岛的可有十条船啊!本就是为了引开新安的水师,也不死拼。

打不过逃就是,怎么会连逃都逃不出来呢?定是小野原急功近利,才没逃掉的。

有人小心问:“野原将军,那个皇族王爷抓了小将军是为什么?”

那句‘为什么不杀’到底不敢直说出来。

野原道:“定是为逼供海盗宝藏所在!”

野原的心腹立即道:“相信小野原将军的忠诚不会出卖!

但是我们不能坐视小野原将军被凌辱,我们应该突袭鹭岛,救出小野原将军。”

野原赞赏地看他一眼:“速速集结船只,派一条船将抢来的货物送回国,其他人随本将军杀向鹭岛!”

刚巧有一艘交趾商船,偏离的航道来到这片区域,野原哪怕心急救子,可手人还是要满足他们,给他们一个时辰抢劫商船再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