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33)
发嫁妆这天全城人都来看,因为要出城,城外百姓也偷得半日闲,拖儿带女来围观。
杏花巷的女工们负责沿路撒糖发利市,衙役维护治安,这场婚礼说起来新郎是县令的堂弟,新娘不是新安人。
都不是名人,不该有这么多来客。实在是新安从过完年太多灾多难了,百姓需要一场大喜事来转移一下视线和情绪。
这场婚礼就很合适,先是新娘的嫁妆,不论是那全新安第一张的拨步床,还是那些连个指头缝都塞不进去,满满当当的绸缎箱子。
那雕花的红木梳妆台,巨大的穿衣镜,精致的瓷器。
一瓦代表一间房,一土坯代表一亩田。别人家顶多两瓦三土坯,荷花的嫁妆却是一抬数不清有多少。
因为沈明远把自己置下的田产全做聘礼给荷花,然后荷花爹又给当嫁妆还回来。
说是走个过程,却是沈明远的态度。他对婚后要孤身在新安的荷花的态度。
嫁妆慢慢走,最后一抬出驿站的时候,第一抬已经到了鹅山庄,满满一路都是敲锣打鼓撒糖的,也让全新安百姓热闹了大半天。
抬嫁妆的士兵个个带着大红花,脚步整齐动作一致,抬得东西亦是新安难得一见的精品,让新安百姓看了一回繁华之城,贵女出嫁才有的豪气嫁妆。
鹅山庄的女主人,十里红妆嫁到新安城的典故,被传了好多年,连带后面二哥的烧鹅店,都未开先火了。
很多年后荷花嫁女的时候,还有人提这场十里红妆,并且被传的十分夸张,什么镶金的床,镶玉的柜子,镶银的梳妆台,个个跟亲眼见到一般。
搞得荷花女儿怀疑自己家曾经没落过,怎么母亲那些贵重的嫁妆都不见了呢?倒是那张华丽的拨步床还好好的。
……
荷花在驿站牵着她爹的手抹眼泪,佳肴和冰桃雪藕几个在鹅山庄摆嫁妆忙得不得了。
幸好都是提前量过尺寸,打得置物柜也多,鹅山庄也大,要不然还真放不下。
雪藕很是羡慕,跟冰桃叹道:“我成亲的时候也不要这么多,有二十四抬我就欢喜的很。”
冰桃建议她:“你也可能在新安置些田地,手里有田,身上有银子,过两年自赎了身,新安的小伙还不由着你挑!”
雪藕与她耳语笑道:“姐姐就不用挑小伙了,指不定以后小姐还要叫你婶婶呢!”
冰桃羞得要打她,两姑娘在一排贴着红纸的聘礼中,有着对未来婚礼最美好的憧憬。
佳肴自然也听到了,她不禁想起当年收徒弟的时候,那时二哥一副对未来媳妇的要求,不看脸不看身材,只要煮饭好吃就行了!
自己当时怎么想的啊?对了,收个女徒弟教厨艺,教好了给二哥当媳妇。以后二哥也随徒弟叫自己师傅,二婶铁定气的脸发青。
在乐安,嫁到别的镇子就算远嫁,同理,娶了它镇的女子就算娶外地媳妇,而外地媳妇很不受婆婆待见的!
而现在自己的徒弟被四叔看上了,这二婶生气眼看要变成奶奶生气了,佳肴不禁有些担心,奶奶一把年纪,希望能看开些,别嫌弃冰桃啊!
发完嫁妆,佳肴又有个新的烦恼,那就是这年头的新婚教育。
一般是母亲或女性长辈,在出嫁前一晚教导新娘子闺房之事,最后给一本闺房秘籍,避火图当教材。
现在新安没有荷花的女性长辈,这份工作就找不到人了,佳肴本想着是二叔会教二哥,二哥会了也就没问题了。
可是又怕荷花无人说过这事,会害怕留下心理阴影。
可愁坏了她这个小姑子了,她还不敢自己去买避火图之类的东西给荷花,这要让大哥知道,铁定打断她的腿。
左思右想,最后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县丞的蒋夫人,她是佳肴在新安结交的为数不多当地女性朋友。
因为她父母和公婆俱在,儿女双全,荷花梳头的全福太太便请了她。发完嫁妆佳肴就跑到县丞家找她,说的隐晦:
“蒋婶婶也知道,我这未过门的二嫂,长辈皆在乐安老家。
这成亲的规矩有一些需要长辈提点的就做不到位,后个您给她开脸梳头的时候,还劳烦指点一二。”
蒋夫人有点发愣,需要她指点啥呢?她对沈家也不熟,对那张姑娘只有几面之缘,她受邀做全福太太已经很紧张了。
本来还想拒绝的,是家中儿女听说做全福太太会有一大包回礼,他们料定有糖坊的新口味糖果,硬缠着她同意做全福太太的。
这会沈姑娘又说还有要她指点的事,她张口结舌地答应了,晚上不得不跟县丞请教:
“那张姑娘的爹也在,沈姑娘又这么聪明能干,沈大人可是全新安第一聪明人!还有啥事是要我指点的?”
县丞一点也不意外地看着妻子,他这个妻子说好听点叫憨厚,说直白点就是有点缺根筋,跟她说话千万不能拐弯抹角,得说直白了!
第323章 成亲前要懂的新婚之礼
对于蒋夫人要指导新嫁娘荷花的事,县丞徐徐诱之:
“你好生想想,咱俩成亲头一天晚上,岳母跟你说了什么?”
蒋夫人挠头想:“都十来年了,我哪记得!”
“好好想想!”
“让我相夫教子,孝顺公婆,莫多嘴多舌,勤做家务。”
“……有没有给你一本小册子?”
蒋夫人一拍大腿:“是让我教张姑娘怎么行周公之礼啊!”
县丞急得要捂她的嘴:“你小声点!那避火图可有新的?
有的话明个你就带几张在身上,悄悄给张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