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37)
荷花梳了妇人头,一身大红衣裙,笑的娇羞。
在接过沈二叔的大红包,甜甜喊一声‘爹’时,沈二叔开心的见牙不见眼。
荷花可谓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两村离得近,从小娃娃开始就时常能撞见。
直到今个,成了儿媳妇认亲,他才正式看清荷花的脸。
不禁赞叹二婶的眼光来,这些年坚持跟张家往来,硬给儿子守着这个媳妇,真是守对了啊!
这么俏的媳妇,以后生了儿女肯定比他爹这个方头好看!
荷花给长辈做的都是鞋,给平辈做的是袜子,她同样早有准备,给谢清涛和阿力也备着了。
就连四个婢女也一人一个精致的荷包。
中午饭佳肴亲自下厨做的一桌,二哥习惯地来厨房烧火,被佳肴推了出去:
“打今个起,你再回来就是贵客了,不能下厨干活。”
二哥竟然有些局促:“不要啊佳肴,你还是让我干活吧!我在这闲着,浑身难受啊!”
佳肴白他一眼:“你不会去陪二叔四叔喝喝茶啊!你这亲一成,他们准快回老家了,你得趁空多陪陪。”
二哥这才离开厨房,正在烧火的阿力探头道:“我去陪他说说话。”
佳肴一笑:“别想!你给我老实烧火!”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要说什么?铁定是问二哥昨夜洞房的事,万一被荷花嫂子听到了,得多尴尬啊!
中午二哥和二嫂又去驿站把张大叔接来同吃午饭,他们商量三朝回门,在驿站摆一桌算是回门礼,之后就准备回老家了。
四叔当即表示他不走,他来时就跟爷爷奶奶说了的,沈明觉这里需要人手,他留在新安帮忙。佳肴却觉得他是想把冰桃娶到手再回家。
沈明觉果然席上说了谢清涛和佳肴订亲的事,佳肴含羞低头不语,一副任凭长辈做主的态度。
谢清涛却激动极了,当即给二叔和四叔敬酒,两位叔叔对于谢大人自然是极满意的。不禁再次感叹家中出了个读书人的好处。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佳肴若是在老家,顶多嫁个富点的地主,平时还是要干田地活的。
哪像现在,沈明觉当了官,佳肴也成了县令妹妹,议亲对象也成了官员。以后就是官太太,多好啊!
特别是这段时间听沈明远常说谢清涛和阿力,说起沈明觉刚来新安任职期间,百姓不服,若非谢清涛,这个县太爷的位置都坐不稳。
再听闻两兄妹在帝都的时候,也是谢大人照顾帮衬,沈明觉才顺利考了试。
再看谢大人,长的玉树临风,仪表堂堂,出身世家,虽说没落了,可这世家子弟的风范还是在的。
也有前途,他们不懂礼部主客司是个什么官,反正是个官,还常出国,那自然就是个很有面子,了不起的官了!
与沈明觉是好友,为人彬彬有礼,这样一个男子,求娶佳肴,两位叔叔自然是满意致极的。
一顿饭吃的,认亲的高兴,订亲的开心,四叔如愿留在新安。
一桌子人都高兴的很,冰桃雪藕在后厨亦欢喜地准备多做些茶点,估计大家饭后会喝茶聊天很长一段时间。
沈家正一家子欢欢喜喜间,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就有人拍门:“谢大人可在?”
沈明远习惯性地赶紧去开门,佳肴心一顿,看来家中要再请一个管家了。
很快一身水师军服的士兵进来:“谢大人,成郡王传回急令,将军令您速到军营议事。”
一桌子皆放下筷子站起来,二叔和张大叔本能地吓一跳,小声道:“莫不是海盗又来了?”
这个年头百姓怕士兵是本能,有士兵出没是有战事,素有‘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之说。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兵比匪更让百姓害怕。
虽然乐安久未经战乱,可潜在农民骨子里的畏惧仍在,二叔和张大叔就是本能反应。
佳肴忙小声安慰道:“没事,谢大人和阿力大人在水师也有任职,不过是平常传令。海盗早被打走了,不会再来的。”
谢清涛对那士兵道:“请跟将军回话,一个时辰之后谢某就到。”
那士兵犹豫了一下:“谢大人不如现在就去,将军很急。”𝚡ľ
他觉得谢清涛就是在吃酒而已,哪有为吃酒席耽误军令的。
第327章 佳肴和胖哥定婚了
谢清涛见那士兵催得急,便笑道:“实不相瞒,今日是我定亲宴,正准备找官媒交换八字文书。”
那士兵忙道:“恭喜谢大人,小的这就回将军!”订亲是大事,将军会理解的。
谢清涛却拉住他:“同喜,饮一杯喜酒再去!”
士兵有些感动又有些局促,没上桌,就站着饮了一杯谢清涛递的新安酒,随即行了个军礼快马回大营。
他一走,阿力就站起来道:“我去请官媒!”
谢清涛制止:“麻烦阿远去请媒人,阿力随我去猎雁。”
沈明远欢快地哎一声,驾着大青飞快地去请媒婆。他和荷花成亲就请了媒人和喜婆,对这个流程很熟。
佳肴很想说,这个不急的,交换八字啥的,什么时候都行啊!
还猎雁呢,现在是春天,新安去哪找大雁?想不到胖哥竟然这么有仪式感!
谢清涛自然猎不到雁,不过阿力猎了一只鹿,没时间剥鹿皮给未婚妻做衣裳,就将活鹿抬去。
阿力又去鹅山庄挑了一对大白鹅,贴上‘鸿鸾添喜’的大红纸,代替大雁。
又去买了十匹上等绸缎,匆匆准备定亲礼。至于正式聘礼,只能等后面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