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50)
而前院肖弘宣收到李氏在馨香阁的账单,竟然有两百两!
气的手都抖了,自从他任东宫属官,这俸禄是涨了,可是花销也大了。
以前还有人送礼,自从太子接连被禁足,送礼的人也少了。
李氏再怎么让他难堪,只要不花他银子也就算了。
可这回他忍不了了,迎着秦王府来人鄙视的目光,他不敢得罪,肉痛地付了银子。
随即拿着账单去找李氏,见她一脸红肿,先是一阵嘲笑,而后逼她给银子。
李氏自然不肯给,骂肖弘宣自己要当冤大头。人家送来账单他就付,是他自己活该。
两人先对骂,接着就动起手来。李氏哪里是他的对手,又被打了一顿,不过她手快,将肖弘宣的脸与脖子抓了许多血痕。
而秦王府管事将银子送到悦真面前的时候,悦真冷笑道:“传出去,肖大人深情,甚爱肖李氏。
哪怕肖李氏不检点,他仍愿意花两百两为她买胭脂水粉。”
有婢女不解:“郡主为何要放这样的传言?”
悦真笑道:“这两夫妻那么相配,就一生一世在一起好了!
等肖大人深情的流言传出去,后面他再想晚上休妻,不是自己打脸吗?”
不过还是便宜这对贱人了,还没让李氏尝到炭火入肉的滋味呢!
好在来日方长,钝刀子割肉更痛!悦真为自己在帝都无聊的生活找了点乐趣。
只是悦真又有一个新的烦恼,那就是随着沈家兄妹在帝都的名声之好,她的父母对沈家兄妹也来了兴趣。
母亲多是问佳肴,悦真还能实说实话,甚至将两人合作的生意也一并告诉母亲。
秦王妃虽没见过佳肴,却也知道是个聪明漂亮的女子,与自己女儿的关系极好,还救过女儿的命。
当下让荣成商号,再去阳光山庄的时候给沈姑娘带些礼物。
可秦王却是对沈明觉更有兴趣,其实秦王早在很久以前就对沈明觉有兴趣了。
不过他一个亲王,成天忙的事多,就是一个感兴趣的五品县令,他也不会专门去打听。
但是女儿回来就不一样了,他甚至为了能跟女儿有话题聊,故意总问新安的事,这问着问着就问到沈明觉头上。
悦真现在只想把沈明觉忘了,彻彻底底地忘了。可父亲询问,她即不愿意说沈明觉坏话,让父亲对他没个好印象。
又不敢说多了,怕老道的父亲察觉到什么。所以每次跟父亲聊新安的事,她都是语焉不详。
但是秦王还是很满意,笑道:“我大周的年轻官员,比沈大人优秀的甚少啊!
今年底他说不定会回帝都一趟,到时候本王定要见一见!”
悦真心猛地一提,强装镇定,袖中的手紧紧握住:“父王说沈大人会回帝都,为什么啊?他这一任,还要一年啊!”
“沈大人可谓是真正的年少有为啊!皇上给了他新的官职,还是两个选一个任他选。他收到圣旨,肯定会回帝都一趟面圣的。”
悦真假装不在意地道:“新安现在可是非常富裕的,能是什么官职比新安县令还好?”
秦王只当女儿天真,笑道:“比新安县令好的官职太多了!这帝都随便一个京官不比在岭南强!
一个官职是东莞知府,一个是在岭南成立司农部,他任大司农。”
悦真低声道:“父亲觉得这两个官职哪个好?”
秦王见女儿有兴趣,自然肯多说几句:“他要是聪明,就该选知府!从知县一任升到知府,我大周他可是头一份!”
“这大司农听着比知府官大,为什么选这个不好?”
秦王一叹:“若是在开国,大司农可比宰相!可现在就不行喽,难出政绩啊!
这北方的麦,南方的稻,再肥的田、再风调雨顺的年份、再好的粮种,亩产就那么多。
别说普通百姓,就我们皇族的田地,产量也是提不上去。
他若任大司农,那这官职算是做到头了,一辈子的正五品。可若任知府,熬一熬,再往升不成问题。
任为京官,到了中年,朝堂之上玉笏所持有他一席之位啊!”
悦真将父亲的话记在心中,回到房后提笔要写信,不是写给沈明觉而是写给佳肴。
圣旨已经出发,她用荣成号送急信,定会比圣旨先一步到新安。
虽然她与沈明觉无情缘,虽然他伤透了她的心,可她仍盼着他好,官途顺遂,步步高升,抱负得展。
……
此时的新安,沈明觉正和佳肴还有三个婢女,在试验田中看今年的一季稻。
五人都身穿麻衣,戴着斗笠,如寻宝一样,在一大片稻田中,往来寻找着不一样的稻穗。
是的,佳肴在寻找杂交水稻。
去年她跟兄长建议,一块田种两种不一样的稻种,若能杂交出与两种都不一样的水稻,以它做种,亩产会提高很多。
这是杂交水稻最基础的常识,也是佳肴对杂交水稻唯一知道的。
相信前世许多人跟她一样,杂交水稻打小就听过,袁爷爷的大名更是耳熟能详。
可若说一说这杂交水稻到底该怎么种出来?想必没几个人能说个一二来。
她以为这两种稻种杂交,会长出很多不一样的来呢。结果沿着千亩田找了几圈,一颗也没找到!
佳肴不死心,打扮成普通农人的模样下田一行一行,一颗一颗地找!哪怕被稻苗的叶子割的手脚红痒,也不放弃。
昨天沈明远和荷花陪着找了一天,今天沈明觉和雪藕三个来,县衙和佃户佳肴还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