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56)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难道她心中有了人?难道是在新安的这段时日与男子私下订情?

秦王目光一凌,轻声问:“那悦真认可的好男儿是谁?说来父王听听!”

今日但凡她嘴里吐出个人名来,明日定要让此人消失!

悦真不抬头就知道父亲的表情,强撑着没漏底,而是道:

“女儿听闻旧时有公主郡主选亲,将朝中符合要求的男儿皆宣来,以比试的法子胜出者招为夫君。”

秦王妃一惊:“你要比武招亲不成?”

悦真一愣,比武可不行,比文倒是可以。

秦王哼一声道:“胡闹!我秦王之婿,岂能是无身份的粗俗武夫!”

悦真忙道:“那比文不行吗?”

“自然不行!皇上文试天下学子,难道你要文试百官?你让皇上如何看咱们家?”

“反正女儿就要选!这样好了,先按官职选,全天下五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容貌端正,身无残疾病患,无妻无婚约家世清白者皆可参选。

这样一来,父王看重的,母亲看重的,皆可来比试啊!又不是女儿一人选,你俩也一起选!

我堂堂皇室郡主,父王是皇上最信任的皇亲,舅舅们皆是战功赫赫,王兄亦有滔天战功。

我就任性一些,为自己选婿,有何不可?”

秦王先是胡闹胡闹地骂了几句,随即迎着悦真那倔强地眼神道:

“你是早就打定了主意是不是?为父若不同意,你是不是打算一直这样消沉下去?”

悦真低头:“女儿这一点小小愿望,父王都不允吗?

女儿亦不是要自己选婿,只是不想随便嫁给一个无才无能的纨绔而已。”

秦王一叹:“好!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王兄得胜归来才行!”

悦真强忍着欢喜,轻轻点头:“这是自然!王兄在苦战,我岂会这个时候选亲!”

再说,他要从新安赶到帝都,也要好几个月呢!

悦真不知给佳肴的上一封信她收到没有但还是立即写了第二封,内容重点自然只有一个:

“王兄得胜之时,父王会为我在帝都选亲。凡是五品以上官员,皆可参选。”

沈明觉,如果你没出现在选亲台上,那我就真的要嫁给得胜者了!不论那人是谁,我都会将你忘了!

……

此时新安的沈明觉和佳肴,还是在干田地活。正逢秋收之际,百姓兴奋的讨论着今年的亩产。

今年都是用的插秧法,兼有水车灌满之法越发娴熟好用,肥料供应亦足,果然收成都大涨。最差的下等田,收成也比去年多了四成。

百姓交了粮税后,看着仍满满的谷库皆满足极了,都开始种二季稻。

沈家一大家子也一样,在沈明觉的带领下四季农活都要干。

他这个县太爷要起带头作用,不论何时,农事总是第一重要的。

百姓欢喜收成好,他还要操心若是粮卖不出去,谷贱伤民该怎么办?

朝廷到底何时才会同意他建海港啊?有了海港,就是再多的粮食,也能运出去啊!

他在前面边操心边干活,佳肴在后面跟沈明远说说笑笑。

她将前世在‘农民学科技’栏目中看到关于养稻花鱼、稻花鸭的事讲给二哥听。

反正可以做试验吗,成功了是赚的,失败了就当学经验。

二哥和荷花听的很认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养鹅和做烧鹅,还想烧鸡烧鸭。

第344章 新安粮食太多怎么办?

雪藕和冰糖雪梨三个婢女则小心地将四种秧苗,按佳肴吩咐的一种插四排,交替着插秧,这样一来出现杂交水稻的机率更高。

虽然她们三个都认为自家小姐太过想当然尔,并且还严重影响插秧速度,却也乖乖照做。

随着水师初战大捷,往来新安的商队渐渐增多,但还是来买新安特产货物的,粮商是一个没有。

沈明觉有意跟几个商行商量收购粮食的问题,结果人家是连连摇头道:

“大人您看,从新安到广州府这一程还好走,可是从广州府出岭南,那一路是真正的穷山恶水。

像花露水这样的货物我们背出去,还能赚点辛苦钱。可是这粮食,就是从新安再便宜收购,背出去也不够人工费啊!”

又绕到路难走这个上来了,除了朝廷同意修海港,沈明觉想不到别的法子来助新安百姓卖粮。

沈明觉很担心第二季稻收了,百姓发现粮食多的粮仓都放不下,而卖又卖不出去,明年春播估计都没那么积极了。

人就是这样,饿肚子的时候唯一的需要就是粮食。

可人人都吃饱了饭,那需要就多了,孩子要送去读书,妇人对衣裳的要求由穿暖变成穿好看。

老人生病不再自己随便采点草药,而是去医馆。

一家之主往年逢年过节才舍得喝两口小酒,现在农忙的时候每顿晚餐都要和老父亲喝两口,这样才睡得香。

就连家里的老水牛,吃多了精细草料,单喂稻草它都不好好吃了。

而这些生活上的追求都是要钱的,农户唯一能挣钱的东西就是卖粮。可粮食卖不出去啊!

就连沈明觉这个县太爷,之前担忧的是城防,现在有了鱼油火器,人家又开始发愁谷贱伤农了。

从来都是大哥愁啥佳肴愁啥,大哥已经跑了军营,跟季将军商量今年的军粮就买新安本土的米,季将军答应了。

可是一万将士的口食也只能吃下官府的存粮而已,当地百姓都翘首以盼等着粮商来收粮。

好让他们能像盐农一样,盐卖出高价,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