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77)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佳肴双手一抱,仰着头道:“我身边的四个大丫环,身价银子可高着呢!

赎身怕是四叔赎不起,不过你若是求亲的话,请官媒上门,三媒六聘彩礼准备好,这赎身银子我就不要了!”

沈四叔欢喜不已,小跑着道:“我这就去找官媒!”飞奔着去找沈明远,对于婚礼之事,他最熟了。

佳肴又与冰桃笑道:“放你三天假,和雪藕去准备订亲的事。”

不过佳肴还要考虑另外一件事,晚饭后她与四叔单独道:“你可想好了怎么跟奶奶说哈。奶奶肯定不同意你娶个外地女子的。

这身份到是好论,明个你就拿着冰桃的卖身契到官府消了,再给她上个农户。可她到底是孤女,又是新安人,奶奶会同意吗?”

四叔笑道:“订亲后我找机会带冰桃回一趟乐安,她又勤快能干,你奶奶会喜欢的。

我这把年纪了,再拖下去就是老光棍了,能找到媳妇你奶奶就偷着乐了,哪里还会挑本地外地人的。”

佳肴不置可否,对于祖父母来说,不同镇就是外地人,这还是千里之外的,奶奶会真心喜欢冰桃,难!

有些老妇人就是这样,儿子没媳妇的时候,恨不得是个女子的就给儿子牵线。可真找了一个外地媳妇,她又怎么看都不喜欢。

呃,不是说奶奶不好,只是老一辈的思想使然,总觉得外地媳妇不靠谱。结亲是结两家之好,结个外地孤女,自然就不如意了。

几天后,冰桃正式消了奴藉成了自由身,跟沈四叔订了亲,还真在新城买了两间铺子。

冰桃可是个小富婆,在广州府的茶楼,加上新安茶楼面馆的分红,她可赚了不少银子。

就是这亲事的问题,四叔喜欢冰桃,佳肴几个全是小辈,自然是支持的。

佳肴悄悄问荷花:“嫂,你觉得奶奶他们会接受冰桃吗?”

荷花也犯难:“咱们那极少有从外地领媳妇回去的,有也是老光棍,从那些逃荒的妇人中领一个。

真正的好人家,都是在当地结亲,别说咱们家现在在乐安还算是有名的人家。

我在家的时候就听说不少媒人给四叔说亲,四叔就是这个也看不上,哪个也瞧不上。拖着拖着这就二十好几了。

不成想这到新安来,到一下子就跟冰桃姑娘瞧上眼了。各人有各人的福气,咱们担心也无用。

就让四叔多早晚带冰桃姑娘回一趟乐安,给家里人瞧瞧,奶奶年纪大了,说不定就盼着小儿子成家,就高兴地应了呢!”

第363章 新罗公主被成郡王掳了

佳肴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就等他们去帝都的时候,半途让四叔带冰桃回一趟乐安。奶奶若是喜欢,他俩在乐安安家也好。

若是不喜欢,他俩在家乡成了亲就到新安来安家,像二哥和荷花嫂一样,置一片家业,等生了几个孩子,家中老人肯定就接受了。

佳肴奇怪沈四叔之前不急不燥的,为何突然就要给冰桃赎身订亲?

待她如实去问沈四叔,才知道,沈四叔是因为觉得沈明觉要去帝都,佳肴单带冰桃一人。

而他也跟着同去,这一路小半年,两人常在一起怕起流言,他到无所谓,但是对冰桃名声就不好了。

所以干脆早点给冰桃赎了身,订了亲明个章,以后两人千里同行,也省得有出阁的地方别人乱说。

佳肴没想到四叔心还挺细,再一想四叔也是个有担当的,他跟冰桃的事他自己肯定有主张,做小辈的祝福就好了,还是不多干涉的好。

不过现在问题是,冰桃要跟四叔回一趟乐安,她就得再挑个婢女跟着同去帝都。自然是带雪藕,可这茶楼跟面馆的生意就得挑个人管着。

佳肴这才觉得手头无人可用,这几年光想着跟人合伙做生意,都没好好培养几个人手出来,也是因小失大了。

佳肴准备去聘个管事,被赵衙役听说了此事,立即自荐了一个人来,不是旁人,是他的大儿子赵刚。

“沈姑娘,小儿赵刚这两年管着家里的河粉店铺,打理的井井有条,还在龙王街开了一家分店呢!

您考考他,若是满意,就让小儿为您效劳吧。”

佳肴笑问:“赵家如今开了两家河粉店铺,家中还有一个河粉作坊,赵公子来给我打下手,家中生意怎么办?”

赵衙役笑道:“家里都是小生意,有小儿子和内人管家就成。

不怕沈姑娘笑,我们这样的人家,不读书前程有限,再开几个店又如何,还是个做小生意的。

若能为姑娘您效劳,学几年本事,也有机会走南闯北,还能谋个大前程!”

佳肴笑问赵刚:“是你爹让你来的?还是你自己想来?”

赵刚长相普通,但是眉眼坚毅,是个有主见的年轻人,闻言拱手道:

“是小的自己求父亲带来见沈姑娘一面,小的早听闻沈姑娘手下管事。

能学识字记账,不必卖身,还有分红,早就心向往之,听闻姑娘要聘管事,便来一试。”

佳肴便出了几个管事的问题考他,又让他在茶楼当职几天自己在包厢里看看。

这个少年生的老成,做事也老道,不毛躁,又是新安本地人,往来客人十之八九都认识。

到是个可造之才,便让雪藕教教他沈家特有记账法之类的细项,与他亦签了五年管事合约,正式聘为茶楼管事。

赵衙役喜不自禁,治酒宴请沈家,佳肴是女子自然不好出席,沈明觉又忙的很也没去,沈四叔和沈二哥去了。

不知不觉就进了初冬,倭岛那边还没传来成郡王大捷的消息,她不由着急起来。这仗到底要打多久啊?悦真还等着招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