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388)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佳肴心一横,请沈四叔走一趟,再跟赵管家借用成郡王的船,让四叔亲自运到江南去卖。

她还悄悄找四叔:“若是成衣铺出价太低不好卖,你就先找青楼卖。这样的衣裳,青楼歌舞坊的女子最喜欢了!”

这话她是绝不敢在大哥面前说的,但凡大哥听了一个字也会狠骂她一顿。

可是跟四叔说,四叔只是略微尴尬的摸摸鼻子,只当佳肴常与南北商人往来听说的,也未深究。

因为蕾丝的织法已经在帝都那边传开了,以后新安的蕾丝就很难卖出高价了。

所以佳肴对这批小衣很重视,能不能找开市场,给新安的蕾丝找个出路就看这一回了。

如今新安妇人除了在家做河粉的,几乎人人都来鹅山庄跟荷花领蕾丝线,回家织蕾丝花边然后拿来跟荷花换钱。

若是佳肴突然说不再收蕾丝花边,估计这些妇人会失望到哭的。

如今新安城可是今非昔比,因为南城门烧毁弃之不用,沈明觉规划的新城连着龙王街。

还圈了三座山,听佳肴的建议要在城中弄个公园,也让城中孩童放假的时候有个踏青的地方。

佳肴从东莞郡只是路过,并未全面看过,听县丞等人说,这重建的新安城,全面建好后得比东莞城还要大!

可以说是整个岭南除了广州府,最大最气派的城了!

并且沈明觉还跟知府和节度使申请了重建县衙,现在县衙门口这条路太窄了,并且县衙也太小了。

以后新安有了海港,商人与县衙往来就多了,如今这个县衙就不够用!一句话,现在的县衙配不上新安的繁华!

呃,沈明觉已经认定新安建海港是迟早的事,如今的一切都是在围着海港提前准备而已。

县衙要重建,驿站自然也要重建,佳肴建议让他一并上书,在城中建个藏书楼。

呃,这年头若是叫图书馆怕是很多百姓难理解,叫藏书楼就都听得懂了。

新安如今百姓富裕,商贸繁华,唯一落后的就是教育方面。

一个城才一个正规的小学堂,再高等点的学府就没了,全县本土最高学历就秀才,几个举人还都是外地来的。

沈明觉也觉得建个藏书楼好,建大点,书、纸、笔、墨都可以随意借学子使用。

有个像样的书楼,先把文化气息给酝酿出来,待新安小学堂这些孩子长大了,新安本地的学子肯定会多起来的!

看着日新月异的新安城,佳肴那个与有荣焉啊!

当初来新安时那叫个脏臭穷乱,大哥花了多少心血才将新安一点点改变。

当然,这份心血也有她的二哥的功劳,她努力地想法子挣银子,二哥一心听大哥和她的差遣,三兄妹同心协力才有今日的新安城。

就因为佳肴对新安城的这种特殊感情,让她把私房银子花在建设新安上面,她一点也不心痛。

第373章 日新月异的新安城

不过如今官府也有银子,单是新安酒,就让新安官府银子多的再建一座新城也用不完。

大哥也不用攒银子建海港,反正待海港可以建的时候,商行提前资助的银子就够了。

所以大哥已经不需要花她的私房钱了,佳肴就趁着建新城,一气买了十家铺子,又买了千亩荒地请人开荒种桑麻和花露水原材料。

如今荒山荒地渐少,花露水的原材料都要到别的城收购了,这样一来成本价太高了!

现在开荒地,完全就是为了以后的蕾丝和花露水做准备。谁让这两样生意是她目前最赚钱的生意了呢!

当然,香水的利润更高,只是香水生意完全由成郡王掌管,感觉就很不踏实。万一哪天得罪了成郡王,分红不给了她也没办法。

有了铺子和田地,她在新安也有了一份家业,这样一来感觉自己就有两个故乡了。

乐安有大哥为自己置的一份农业,新安有自己打拼出来的一份家业,佳肴这才有了一点不为穿越人士丢脸的自豪感。

看佳肴买铺子置地,二哥终于也心动了,他不买铺子,而是在小学堂附近买了两套宅子。

给出的理由让佳肴无法反驳:“以后你侄子长大了,上学不得离近点。”

“我侄子在哪呢?上学还要好多年呢,你想的也太长远了吧?”

竟然有学区房意识!谁再说我二哥方脑袋不聪明,我就跟他急!

“那你买一套就成了啊,为什么买两套?”

“另一套给你侄女当嫁妆,她嫁人也能离家近点。”

佳肴一头黑线,孩子还没生,你想着读书的事也就罢了!可是孩子还没生,你就为婚嫁考虑,也太长远了吧!

这回沈明觉到夸沈明远有眼光,因为小学堂附近的房子不好买,都被乡镇大户给买去了。

这回盖新城,刚好在小学堂附近规划了一片独栋房子,还没盖了已经有不少富商找到官府要买。若是沈明远买晚了,估计就买不到了!

果然从古至今都一样,学区房最抢手啊!佳肴都想投资到房地产生意了!

只是自己现在虽有些钱,但那房地产生意就跟那钱庄生意一样,家里没矿不敢干啊!

虽已进冬,可新安却是火热的,所有人都在为建新城而努力。

水师先前觉得不关他们的事,本来在沈明觉没来新安之前,水师跟新安官吏的往来就非常少的。

也就是自从沈大人来跟水师买马粪,再到水师的军粮不要朝廷发,而是发银子他们跟新安买,有了生意往来。

再到后来倭盗袭城,新安官吏在沈明觉的带领下,完全没拖水师后腿,水师与新安官吏的交情这才浓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