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449)
不论是上了早朝的官员还是那些没能上朝小官小吏,今日注定全帝都人的目光聚集到新安来的沈家兄妹身上。
刘大爷在驿站焦急等的时候,秦王一家在樊楼争抢着用千里镜看风景,秦王笑与成郡王道:“这是个价值连城的好东西啊!
你看看这帝都,若是在四方建四座高塔,顶上装上这千里镜,每天派人在塔上守着。
不论是哪里发生混乱、打抢、火灾、追拿人犯,只在这一看便能看个清楚!
啧啧,为父要专门为千里镜写一份折子,不光帝都,那边疆、海域、军中,使用得当,那是如虎添翼啊!”
悦真忙笑道:“那父王莫忘了在折子上写明是佳肴做的,佳肴的功劳可不能丢了!”
秦王拍拍鼓起的大肚子笑道:“这是当然!父王还会占一个小姑娘的功劳不成!”
秦王妃却是美丽的眉毛微蹙,轻声道:“佳肴还是莫正式写到折子上的好,一个女孩子,要这么大的名声不见得是好事!”
见儿女皆不解地看着她,秦王妃捋一捋头发:“她还没成亲呢,万一皇上瞧她这般有才能,要给自己做儿媳怎么办?
莫忘了太子的事,佳肴还是低调些的好。再说,女子家家的,要这么大的名声做什么?
秀木于林,风必摧之。你们想想那古往今来,凡是名气大的女子,有几个圆满的?”
悦真立即信服,随即有些心疼地笑道:“我与佳肴在一起,总感觉她比我大,虽然她常喜笑颜开,行为举止皆是少女作派。可她的一些想法,却是比我成熟多了。
就像母亲刚刚说的,之前我在新安得知那晒盐法和插秧稻比是佳肴提出来的,我就问她‘你这般有才华,却是将所有功劳都给了沈大人,你不觉得委屈吗?’”
成郡王立即追问:“她说什么?”
“她说一点也不委屈,像她这样农家出身的女子,家中若没个当官的哥哥护着,有什么好点子也早被人抢去了!
别说做生意赚银子,只能是给人剥削打工的份。
这个世道女子生活不易,而越聪明的女子就越不容易!还是愚笨些好,躲在沈大人背后的安生。
好在沈大人亦极爱护她,将她保护的很好。”
秦王笑道:“这沈姑娘不是笨,而是大智若愚啊!看来沈家虽是寒门,这家教却是极好啊!”
悦真轻声道:“沈家兄妹早早丧父,兄妹扶持走到现在,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秦王妃微微偏过头看了一眼女儿,悦真心一慌,抢过父亲手中的千里镜假装看风景。
而在此时的皇宫中,沈明觉不久前才来过一回,还算淡定,他还担心妹妹会紧张无措失了礼仪。
因为他知道自家妹妹跟二货堂弟沈明远都有个毛病,怕见大官。
这皇上可是全大周最大的官,妹妹万一在皇上面前太紧张,语不详焉,词不达意,就麻烦了。
不料一进宫,佳肴一点也没紧张,反而是好奇更多。沈明觉小声与她道:“莫怕,万事有为兄在。”
佳肴笑道:“我不怕啊!哥哥放心,青音已经说了,昨夜秦王送千里镜入宫,皇上召见咱们定是为这事。”
沈明觉意外地看她一眼:“初次来皇宫,许多人连头都不敢抬,你怎么一点也不怕吗?”
佳肴很想说,因为我前世去过无数次故宫,这皇宫在她眼中,早没了皇权的庄严和肃静,只是个大一点的风景区而已。
她为了调整这个心态,已经默念一路“要集中精神,不能太过随意”了!
很快那内侍领两人到了皇上所在的宫殿,内侍提醒道:“见到圣上切莫抬头,有问有答,莫乱说话。”
佳肴忙从袖中取一个装着一枚银锞子的荷包,笑着塞到这太监手里:“小女子头一回进宫,这腿肚子还在打晃呢!若有失礼之处还请公公提点一二。”
这回不光沈明觉好奇,连这太监都诧异,这沈姑娘真是头一回进宫?怎么对打赏的事这么娴熟呢?
顿时笑的更真诚了:“姑娘放心,皇上很是看重沈大人,不会有事的。”
这时有人通传,佳肴忙替兄长整整官服,自己亦理理发髻,跟在兄长和身后,低眉顺眼地走进了大周朝权力最高的人面前。
从始至终佳肴也没看清皇上的长相,想来除了后宫妃子,无人敢直视皇上的脸吧!
脖子以下看来,是个比秦王稍微魁梧点的微胖大叔。
另有一个很是儒雅的中年帅大叔也在,正是魏相,他先是疑惑皇上对沈家兄妹的态度这么好,赐了座,还免了跪拜之礼。
待皇上拿出一个奇怪的圆筒询问沈姑娘时,魏相猛地觉得自己是在听天书,为何这字字都懂,连在一起却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呢?
他低声问坐在旁边的沈明觉:“此乃何物?”
沈明觉笑道:“是小妹用水晶打磨的千里镜。”
千里镜?难道是取自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意?
可据他所知,这水晶是帝都买的,并非从新安千里之外带回来的啊?
“此物有何妙用?”魏相笑意盈盈,反正就这一会,他算是看出来,皇上是绝不会惩处沈大人的,那些等着看沈大人滚出帝都的官员,算是无法随心了。
“此物的用处说来简单,就是能清晰看到几里外的东西,若是站的高,看的则更远。”
魏相倒吸一口凉气:“千里眼?”
“呵呵,没传说中的神仙的千里眼那么厉害,只是能看几里而已!”
魏相颤抖着手端茶来饮,脑中飞速运转,想着若是别人以此物为宝献给皇上,皇上会赏赐些什么?沈大人,怕是要一飞冲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