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502)

作者:童夕君 阅读记录

娘还没老到要媳妇伺候呢!她照顾好你哥就成了!”

真要一大早媳妇就来问安,还不能睡懒觉了呢!我又不会说官话,跟媳妇干坐着就干笑啊!沈母心里想着。

佳肴笑道:“那怕是不行,若被人知道了,定会传出悦真不孝之类的闲话。

娘若真不习惯,就每天嫂子和哥哥一起来时,你随便跟他们说两句话就行了。一家人的,怕什么呀?”

沈奶奶奇道:“你说传出闲话来?这帝都咱一个熟人都 没有,谁还会传咱们家的闲话?”

佳肴问:“奶奶,在咱沈家村,全村人背后嚼舌根,最爱说谁家的事?”

沈奶奶带点小骄傲地说:“原先是村长,现在就是咱家了!

你哥当官后,别说沈家村,就是全乐安人都爱打听咱们家的事。”

佳肴手一摊:“就是这个道理啊!谁家红火大家就爱背后议论谁家!

帝都百姓最爱打听的就是勋贵家的私事,但凡有一点小事,传出去都能兴成风头。

咱们本就不是帝都人,还是照帝都的规矩来的好。省的与众不同,引人瞩目的。”

沈母和沈奶奶听了,忙问佳肴这帝都大户人家还有什么规矩?

待听佳肴说逢初一十五要去寺里捐香油钱,要参加各种花会茶花,咱们家也要办了请勋贵。

再有什么参加宴会,一道菜不能吃的超过三次啦、同样的衣裳不能出门穿两次啦。

不论去哪都不能走路必须要坐车啦、身边的一等丫环二等丫环三等丫环的标配啦。

去别人家要先送帖子,不能直接上门啦、甚至走路的时候裙子上的禁步不能太响啦,等等大规矩小规矩说一通。

沈奶奶只得出一个结论,大户人家都是吃饱了闲的没事干,故意这么弄这么多规矩来折腾人的。

沈母则是听了一个头两个大,因为她是有想过跟儿子媳妇一起住的,现在看来,这帝都的大宅子简直就是个大牢笼,一堆规矩把人捆得死死的,有什么乐趣?

沈奶奶听着听着让人把沈爷爷喊来:“老头子,这帝都咱还是别长住了,等孙媳妇三朝回了门,咱们商量商量回乐安吧!

这规矩多的,别的也就算了,还要常给寺里送香油钱,有那银子咱们能多买多少地了!

还要一事配个丫环,管衣裳的不管鞋,管筷子的不管碗,干这么点活一个月就要二两银子的月例,这么好差事我都想当丫环了!”

佳肴顿时笑了起来:“奶,你当不成了,您要当也只能当老封君,得一群丫头来伺候您!”

沈爷爷早就不自在了,他在乐安每天早晚巡视一遍沈家所有的田地,就像国王巡逻自己的领地一样,说不出的满足和自豪。

而来到这帝都,每天就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里转悠,他早就闲得浑身酸痛了。

更让人烦的是,走几步就碰到一个小姑娘给你行礼问安,还不能不理。

衣裳都是绸的,丝丝滑滑的贴身上,又不耐脏还不耐磨。

在农村什么树桩子、石头、田梗想坐就坐,这穿上丝绸衣裳,想坐了还怕把衣裳磨坏了。

一听沈奶奶说要回乐安,沈爷爷顿时乐道:“好啊!今年种了稻,正是要守水的时候。就老三在家我是真不放心!

明天孙媳妇回门后,咱们就商量着回乐安!”

佳肴顿时不开心了,拉着爷爷的手乞求地说:“再住一段时间嘛!还没好生在帝都玩玩呢。”

爷爷和蔼地看着佳肴:“你放心,我们就是回,也打江南走,一家人去把你和小谢的婚事办了。”

佳肴脸一红摇着他的手臂:“人家又不是说这个,就是舍不得爷爷。”爷爷摸摸她头,哈哈大笑起来。

沈明觉和悦真甜甜蜜蜜地在自己的院中过二人世界,佳肴怕大哥累坏了,晚餐的时候特地让炖了羊肉当归枸杞汤,韭菜炒鸡蛋,爆炒腰花专门给他吃。

结果佳肴看到李嬷嬷让人给大嫂和大哥炖宵夜喝的汤,悦真的是燕窝,大哥的竟然是虎鞭鹿茸汤!

我去,真狠啊!一点不也体谅你家郡主是初为人妇,受不受得了!

沈家一大家子就这么沉浸在喜悦中三天,然后沈明觉和悦真回门。沈四叔给准备的回门礼物,装了一车。

趁这天两位新人不在府上,佳肴和谢清涛商量,带一家人出门玩玩。

但是现在的都城真没什么特别知名的地方,既没广场升国旗看,又没长城爬。

一家人商量的时候出了分歧,奶奶不想爬山,说是自找罪受,她从小到大为了生计爬了多少次山,才不想专门爬山当玩乐呢!

母亲不想游河,说他们一路从乐安到帝都,净走水路,坐船坐的她见水想吐,更不想专门游河来玩。

然后两人又一致同意不能逛街,因为只要一逛街佳肴就会刹不住车地买东西!

哪怕家里的衣裳首饰快堆满柜子了,她还是要给长辈买新的。

第471章 三朝回门和一家人出门玩

沈爷爷不愿意去茶楼酒楼的地方吃饭,说是又贵,还没沈家厨子做的好吃!实在是成郡王请的那顿一两银子一个的蛋把他吓到了。

沈家厨子可是秦王府出身的,外面酒楼多少银子都聘不去,煮的饭当然比酒楼好吃喽!

沈四叔和四婶冰桃倒是一点意见也不提,去哪两人都说好。

结果佳肴的提议一个个被驳回,她也不急不恼,笑问爷爷:“您就说您想玩什么?您是一家之主,我们都听您的!”

沈爷爷抚须笑道:“我还真有一个想去的地方,我想去城郊看看庄稼,看看帝都这边的人都是怎么种田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