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511)

作者:童夕君 阅读记录

床上躺着一个面色黄白粗糙的妇人,眼睛紧闭,嘴唇发白,头发枯黄发白。露在外面的手,瘦如枯枝,气若游丝。

谢清涛一步步走到母亲岸边,只觉五内俱焚,明明上回见面母亲还是笑意盈盈,温柔地叮嘱他将佳肴姑娘带回江南给她瞧瞧,她等着看自己成亲呢!

而现在,娘怎么就这番光景了呢?谢清涛松开佳肴的手,颤抖着撑着床沿,双腿一软就跪倒在床前。

小心地握住母亲的手,强忍着哭意颤抖着喊了一声:“娘。”

谢母眼珠子在眼皮下面转了转,没有醒来。

谢清涛不禁又哭又喊:“娘,儿回来了!娘你睁开眼睛看看儿子啊!我把佳肴领回来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啊!”

佳肴也忙跪过去,趴在床边喊:“伯母,我是佳肴,您醒醒啊!”

身后的婢女嬷嬷皆抹起眼泪来,谢父更是心中悲痛不已,走过去拍拍谢清涛的肩膀:

“全江南的名医为父都请过了,你娘是积郁成疾,已经,无药可医了。”

谢清涛摇着头:“我不信!上次回来娘明明就好好的!爹,我带了很多名贵药材,你再请大夫来看,定能治好娘的!”

谢父咬牙道:“清涛,你已经不是小儿郎,莫像孩童一样哭闹!谢家还要靠你撑起来呢!”

谢清涛回头看着他:“可是这是我娘啊!是生我养我的娘,你让我眼睁睁看着我娘无药可医病死在眼前吗?”

突然,谢清涛觉得手中母亲的手指,在轻轻地触他的手心,他又惊又喜,猛地喊道:

“娘,娘你醒了吗?快,快请大夫,我娘要醒了!”

谢父忙伸头来看,果然见谢母眼皮颤抖的更厉害,手指也在动。忙大喊:“请刘大夫、李大夫都进来!”

一婢女匆匆应一声,忙往外冲,差点就跌倒了。谢清涛想上前抱起母亲,却是一身湿泥,怕冷到母亲,忙道:“取我衣裳来!”

谢父推开他,上前将谢母抱着半坐起来。佳肴忙去桌上倒杯温水,递给谢清涛:“先给伯母喂点水,她定嗓子干哑的厉害。”

很快两个大夫提着医箱小跑着进来,分别把过脉后,仍是一脸凝重:

“谢大人,我们可以给老夫人施针,施针之后她便能醒来。然后用参汤吊着命,但是能熬多久就看她的命数了。”

潜台词是,仍是药石无医,能活多久看造化。

谢清涛僵硬地点点头:“快施针!”

几针之后,只听沈母一声长长地轻叹,然后慢慢睁开了眼睛,同时眼角便溢出两行清泪来,眼神乱着寻找着什么。

在定格到谢清涛脸上的时候,一张满是死气的脸,竟然露出几分笑意,沙哑地轻喊了一声“涛儿。”

谢清涛猛地扑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娘!”

这一声娘,不论是稚嫩孩童,还是青年男子,或是白发老翁,喊起来都是令人动容的。

沈母想伸手摸一摸儿子,却是手也抬不起来,谢父忙握着她的手放到谢清涛头上。婢女端来参汤,谢清涛一勺一勺喂了。

一嬷嬷喜道:“夫人几日水米不进,公子一喂便都喝下去了。说不定这病很快就要好了!”

自大夫进屋,便退到墙角的佳肴,一颗提起的心此刻终于放下来了。

这放下来才觉得全身又湿又冷,双腿也跟被人拿棍抽了一下抽抽的痛,忙贴墙站好以防自己倒了。

喝过参汤的谢母精神好了一些,她眼珠再次转动:“佳肴姑娘。”

佳肴忙跪到谢清涛身边,趴在床岸上笑着看谢母的脸:“伯母,我在这。”

谢母伸手笑着摸摸她的脸,又将谢清涛的手和佳肴的手放在一起:“果然是个好孩子!”

接着眉一皱,看着嬷嬷:“快给佳肴姑娘拿干净衣裳,莫冷到了。涛儿也是,怎么一身湿泥?快换衣裳。”

声音又轻又柔,说两个词便要歇一歇。母亲就是这样,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关心的便是孩子吃没吃饱?穿没穿暖?

谢清涛倒是可以在谢母房间换衣裳,佳肴却是不行的。

那嬷嬷领佳肴到另一个房间,临走时佳肴问大夫:“不能开窗吗?通通风更利于病人休养。”

那大夫一声轻叹:“病人最好莫吹风,但是谢夫人这情况,唉,开不开窗的也没差。”还能医好的病人,便不能吹风,诸多禁忌。

可是这拿参汤吊命的病人,便是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

佳肴换的衣裳是谢母早先就替她准备的,听谢清涛说这次可以把儿媳妇带回来,谢家便着手布置新房,给新娘子做四季衣裳。

佳肴从一柜子各色衣裳中挑了一件天青色的,既不那么鲜艳,又不显得太过素。

一路骑马头发都是随便绑个马尾,这会便认真梳个发髻,挑了两只玉钗戴上。

看谢家为她准备的衣裳首饰,佳肴现在信了谢清涛之前的话,谢家虽削了爵抄了家,可百年世家底气还是有的。

看来谢家居在这小镇上,住所看着也普通,应该是故意给帝都那些大人物看的,但实际财务状况还是挺好的。

佳肴才换好衣裳出来,便听谢父在院中跟几个男子说什么,然后就见谢清涛跑出来,一脸怒气地道:“我娘还好好着呢,你们准备这些做什么?”

那几个男子忙讨好地笑道:“冲一冲邪崇,指不定夫人就好了!江南这边都是这么办的,公子莫误会!”

谢父突然道:“确实要冲一冲,却用不着准备白事来冲。红事冲喜更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