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534)
李嬷嬷替谢母换好衣裳之后,谢清涛看着母亲如同睡着的容颜,如何也不肯信母亲就此长眠,再也不会醒来了。
李嬷嬷虽悲伤不已,还在一旁劝谢清涛:“公子小心,莫把泪滴到夫人脸上。”
佳肴亦在一旁劝道:“母亲已辞世,哭也无益,夫君还是和父亲一起,料理母亲的后事要紧啊!”
这时管事送来棺木,那是早先谢父托了在江南买的上好杉木,但佳肴看了却觉得不好:
“父亲,我陪有一些极好的原木,是蜀中紫檀,不如用它给母亲打一副好棺。”
谢父原本是不想用佳肴的嫁妆的,但是船上的紫檀送到谢宅后,谢父看那木头,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声如玉石。
真真是千金难寻的好木头,谢父不再拒绝:“佳肴放心,为父会补偿你的。”
佳肴含泪摇头:“儿嫁到谢家,还未在母亲身边尽过孝,如今只是取几根木头为母亲打一副好棺,本是应该的,岂能跟父亲谈补偿!
父亲莫再如此说,否则便是儿不孝了!”
佳肴的陪嫁里就有最好的木匠,一日夜,一副好棺先打好了。接着商量给谢母做法事的事,谢家三个主人皆愿按最高规格的来。
若是此时谢家没与永平谢氏一族分家,还得跟全族人商量,估计法事做的场面大了,族人还会反对。
现在就好了,谢父就是拿全部家底给谢母做法事,儿媳佳肴也不会不同意。
所以这四十九日内,停灵的谢宅,要请四十九位高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咒,超度前亡后死鬼魂,以免亡者之罪。
另设一坛于谢家另一所宅院,则是请了四十九位道士解冤洗业醮。谢母灵堂则另有高僧高道,按七作法事。
很快接到信知晓谢母亡故苏州大小官吏,皆亲自前来吊孝,知晓谢家要为谢母设灵四十九日,无一人说其铺张奢侈,皆赞谢清涛和沈氏的孝心。
汉人自古皆有此道,丧礼越风光,越是对往生之人的孝顺也!江南一代,便是再大富大贵之家,也极少有办七七四十九天水陆道场的。
不光耗资,还耗人力。一般人家可支撑不起。谢氏族人明显也是这么觉得的,他们觉得谢母的丧礼,是与谢清涛父子打好关系的关键。
皆不用人请,自主前来想帮忙,徐氏更是准备接待女客,好卖弄一番才干。
一来谢宅,就扑在灵堂前哭的摇山震岳,哭完还想跟谢父说两句话,再自然地留下帮忙。
不料却见谢宅婢女嬷嬷有条不紊,事事有人为,一点也不见别的丧礼那慌乱。自己除了哭,别的皆插不上手。
她转头又来巴结佳肴:“少夫人年轻,没主持过丧事,这丧事最是繁琐,人口混杂,滥支冒用,事无专执。
婶子到是经手过几起丧事,少夫人不嫌弃,婶子留下来给你搭把手可好?”
佳肴红着眼睛直直地看着她:“我嫌弃!”说完径直离开,理都不带理她的。
第499章 佳肴晕倒,应该是有喜了
徐氏顿时臊了个大红脸,还想跟上,李嬷嬷却重重哼一声:“真当自己是个人物啊!还给少夫人搭把手!给少夫人提鞋都嫌你手粗!
也不看看,少夫人陪嫁奴仆就两百人,什么才干的人没有,用得着你谢氏一族人来搭手把!
你要真有心,就去灵堂前哭丧去,说不定见你哭的响亮,老爷少爷皆愿意留你下来专职哭灵!”
徐氏又羞又臊地跑回家,还跟丈夫诉委屈,结果谢族长听到后,还真赶徐氏去哭灵。他们是不放过一点能跟谢家交好的机会啊!
徐氏无奈,只得叫上十几个妇人一起,每日去谢母灵堂前哭灵。从来丧礼,哭灵便是极重要的。有客人来祭拜,家人都要陪着哭一阵。
谢家人少,谢清涛又是独子一个,这哭灵本该是他和佳肴的事,但是他要在灵前跟来客一起烧香磕头,佳肴一人就是哭破喉咙也没多大的声音啊。
这徐氏等来哭,谢父便留她们哭,徐氏本跟谢母是同辈,若是生前好好相处,这会她怎么着也该在后堂招待客人。而现在却跟晚辈一样在此哭灵,当真是自作孽啊!
这四十九日,谢宅门前一条大街,皆日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日夜哀乐不断,香烛纸钱接连着烧。
就连苏州附近几州官吏,听闻前永平候夫人病逝永平。谢大人回乡治丧,亦派人来吊孝。
这日苏州知府携妻一同前来,佳肴接待知府夫人,两人在谢母灵前哭一阵,佳肴才邀请她到后堂喝茶。
突然觉得头晕眼黑,只当是连续几日没吃好睡好,又悲伤过度,低血糖的毛病犯了。忙喊冰霜:“快扶我。”
三个字才说罢,便身子一软往一旁倒去。知府夫人很及时地和冰霜一起扶住了她。
前面正跟知府说话的谢清涛转眼一看,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抱起佳肴:“快请刘大夫!”
一路抱着往后宅冲,往来宾客皆道:“少夫人当真是至孝啊!竟然在灵堂哭晕了过去!”
“你们看到谢夫人的棺木了吗?上等紫檀,天下难寻,听说是少夫人陪嫁的原木呢!”
“你们再看这满府下人,无一人慌乱,事事有人为,分的均细。由此可见,这少夫人有些手段,再则这些奴仆皆是训练有素啊!”
“也全是少夫人的陪嫁,听说是秦王府管事训练出来的呢!”
……
佳肴灵堂晕倒,传出去后,皆是说她至孝的。灵堂前儿子女儿哭晕常见,媳妇哭晕过去的还是极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