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556)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待看到人群中的佳肴,沈明觉的目光一下子柔和了,一扫旅途的疲惫。

先跟众官吏见礼,寒暄几句拒绝了知府请客,直说是来祭拜谢母的。

沈郡马和郡主即是祭拜,便不好设酒肉宴席,知府等人也未离开永平,只先回山庄或客栈,想看看能不能再找机会跟沈郡马套套近乎。

而悦真已经越过人群,直接走到佳肴面前,一拉佳肴的手,两人都是眼眶含泪。

“佳肴。”

“嫂子!”

若非人太多,悦真都想抱一抱她了。待几人回到谢宅,更多的百姓来围观大船。

皆议论纷纷:“这沈氏到底是什么来头?

才来永平多久,就让我们永平常有大官来访!这知府大人几年都不来一次,这几个月都来多少回了!”

--

作者有话说:

宝贝们,今天就这么多了,咱们明天见啊!

第518章 悦真在乐安的时候

永平百姓再次围观皇家楼船来码头,上一回是个王爷给沈氏送嫁妆,这一回是沈氏的嫡亲兄嫂来,人家兄嫂是郡马和郡主。

连知府知县那样的大官也早早候着,来了点头哈腰哪有一点官老爷的气派了!

若说之前佳肴那豪气的嫁妆让永平人羡慕和惊讶,那这一回则是完全变成了敬畏了。

那些之前围着鸣鹤楼船看婢女的浪荡子,吓的门都不敢出,生怕沈氏的哥哥带人再来算一回账。

而谢氏一族的人再次恨青肠子,若是没得罪沈氏,没让谢家自立门户,这回他们就该跟知府大人一桌子吃饭喝茶了!

说不定还能跟郡主娘娘说两句话,谢家娶了沈氏,是真的请了一座大佛回家啊!

偏偏他们不知道,为了蝇头小利,竟然把镶金身的大佛弃之不顾。

之前谢族长还想着等时日久了,沈氏的怨恨淡去,他们再多往谢家跑一跑,套套同族的近乎。沈氏肯定会原谅他们的。

再说,她沈氏在永平又开山庄,又开作坊的,这要用人、用物,哪有本家人好用!迟早会给个台阶下,同族到底是同族,还能记仇不成!

而现在,谢族人深深地明白了,人家沈氏根本瞧不上他们!打一开始人家说看不上宗妇,他们不信,以为是以退为进。

现在看来人家说的明明就是心里话,有这样的兄嫂,有这样的嫁妆,有这样的人脉,谁稀罕小小宗妇一职啊!说不定还给当累赘了!

早知道,千金难买早知道啊!谢族长在家不断用拐柱敲着地,他恨啊!他是族中的罪人啊!

当初沈氏初来永平,他们若是顺服,完全信任沈氏和谢清涛,如今永平还不是他们谢家一族说了算!

那沈氏的作坊,听说女工一个月赚的钱能比上一个壮劳力,那本该都是谢家女去做的啊!

还有沈氏的山庄,往来非富即贵,谢家儿郎能进去当个洒扫的,也能多认识一些权贵,拼一份好前程。

而现在呢,眼睁睁看着这些大好福利给旁人,谢家人连个边都沾不到!

这时刚从祠堂回来的徐氏听说了沈郡马来的消息,竟然一脸笑意地跑来找族长:“她沈氏不懂事,不尊同族长辈。

爹,您去跟沈大人说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谢字,让沈大人劝劝沈氏,那楼船上的女工,就该都聘谢家人的!”

老族长一拐杖打到徐氏腿上,喊来儿子:“把你媳妇看好,敢去码头丢人现眼,敢怂恿族中妇人去惊扰郡主,把你头砍了都不为过!”

就这样,徐氏再一次被关到祠堂。而谢氏一族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同镇外姓之人,从沈氏的作坊赚大钱,吃香的喝辣的,他们只有眼谗的份了。

谢氏一族的反应佳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她如今正和悦真手牵手有说不尽的私房话呢。

沈明觉和谢清涛、沈四叔在外间喝茶细聊,悦真则和佳肴聊着。冰桃四婶因为面对悦真,总是手足无措,大有沈二哥不敢跟大官同桌吃饭的架势。

她又不好像婢女一样在一旁站着奉茶,先去厨房料理餐点,谢家不能吃荤,这素菜就要做的格外精致一些,冰桃的厨艺佳肴亲手调教的,素菜做的也极好。

悦真对冰桃怕自己这件事已经免疫了,因为她从小到大,去哪都有人怕,小时候去外祖家,表姐表哥一起玩还挺好的。

不成想长大了再去,表哥对自己退避三舍,表姐对自己恭敬有加,那时她就知道自己尊贵的身份,让她不可能像普通女子一样获得友情。

母亲说,让人敬畏的不是她,而是她头衔中的皇室二字,所以不必觉得不自在或是心里不舒服。

这回跟沈明觉回乐安,悦真更是感同身受啊!

沈家亲戚多,沈明觉的婚礼又是在帝都办的,老家的亲戚没几个参加了的,所以一回乐安,沈爷爷便要给两人再办一回。

倒不用穿嫁衣出席,只要两人在席上露个面,敬个酒就成了。沈明觉自然觉得这点事还是要如老人意的,由着沈爷爷大摆三天流水席。

他出席敬酒,不论是乐安县令还是邻里农夫,皆欢喜地饮了,一幅‘我跟大人物喝过酒’很是自豪的模样。

若是之前跟沈明觉有过交集,那就更有话说了‘你可记得你八岁的时候我跟你一起放过牛!’

‘你十岁从我家菜地路过,我给了你俩个甜瓜记得吗?”

乡里乡亲的,即便知道沈明觉当了大官,他们也很难有敬畏之心,只有骄傲和自豪。

而悦真一出来,那绝对是全场寂静,连县令的酒杯都端不稳,悦真一个’请‘字还没说出口,县令的腰都快哈到地上了,连忙说’不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