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590)
孩子包着大红包被抱出去显摆,得了几十个大银锁。佳肴让冰霜给小公子的礼物造册,等他大了就一并给他。咱不贪孩子的礼物和压岁钱!
虽说小文朗没让她受什么罪就生下来了,可还是养了小半个月佳肴才恢复元气。
做月子就是要补血补气,黄膳骨头熬汤、天麻党参炖乌鸡、鲫鱼豆腐、通草猪蹄,等等营养汤,每天换着花样炖。
刘大夫帮忙看着,也不会有对孩子不好的汤和菜。月子里见不得风,不能出门,她除了吃就是喝,外加就是跟孩子玩。
别人家都是月子房男人不能进,他们家这位男主人谢清涛却是整个在月子房里不出来。
因为佳肴只爱喝汤不爱吃肉,谢大人又是隔锅饭儿香,厨房好好给他做的三餐人家不吃,偏偏要来讨媳妇的月子餐吃!
佳肴喝汤他吃肉,佳肴吃馅他吃皮,佳肴吃头他吃尾,一个月后,佳肴的尖下巴成了圆下巴,谢大人同样是胖了一圈。
出月子头一件事估计古今产妇都一样,洗澡啊!先洗头再泡澡,躺在大浴盆里佳肴觉得自己身体跟肿了一样。
浑圆的肩膀,大肚子,大粗腿,她自己都不忍直视。谢清涛好心要来帮她搓背,她死活都不让他进来,最后是冰霜帮忙搓的背。
佳肴觉得自己跟变了个人似的,生孩子坐月子,对女人是身体心灵的双重打击啊!
满月礼雪藕送来给她新做的衣裳:“夫人以前的衣裳都穿不合身了吧?来试试这件!”
佳肴把这新衣裳和旧衣裳摊在一起比,结果发现腰围大了一圈。她问雪藕:“是不是比以前的衣裳多用一半的布料?”
雪藕摆手:“没呢没呢!只多了一点而已!”
一个月里不光佳肴和谢清涛胖了,小文朗则是一天一个样。小家伙眼睛又大又圆,一张小脸粉嫩嫩肉嘟嘟,手腿有力,小拳头随时紧紧握着。
刚出生时穿的衣裳已经穿不上了,一大早赵稳婆来给称重,已经是十斤还压个头!
满月礼一办,赵稳婆就算光荣地完成任务,她的册子上添上一笔谢家母子,并且这回谢大人给的赏钱足,水涨船高,以后她再接大户人家的聘请,要价都得加一成!
谢父月子里就没少抱小文朗,宝宝刚出生脸有些黄,刘大夫开了去黄疸病的药。
佳肴却觉得孩子没黄到要喝药的地步,便让谢清涛早晚趁着太阳不大的时候抱出去晒太阳。
--
作者有话说:
宝贝们,晚安了!明天见
第546章 朗哥儿的满月礼
宝宝拿眼罩蒙着眼,太阳晒的暖,他睡的香。
每天这会,谢父就掐点在院中等着,和谢清涛一人一张小凳,坐在小摇床前,眼也不眨地看着小文朗,一看就是一个时辰,跟守着传家宝一样。
不过,孩子确实是最好的传家宝!
而满月这天,小文朗也给面子,一早起来就没哭,头一回走出母亲的院子来到外面的正院。
被祖父抱着,一路大眼睛都没眨,不够用似的看往来的人和物。
满月礼不像洗三,只来女客,哪怕是孝期,谢家长孙的满月礼还是小小地办了一下,苏州官吏全都来了。
谢父显摆似的给众来客看了一圈,收获了一堆的祝福和夸奖,然后被同样胖嘟嘟的母亲抱到女客那边去。
满月礼的重头劝是添盆,花厅中,红绿绸子围着的一片高台,中间放了个柏木大盆,一众女客皆围着大盆说笑。
围在前头的皆是中年妇人,后头跟着的都是才成婚还未生孩子的新媳妇。
搅盆的长辈本该是奶奶或外婆,偏偏咱们小文朗的两个长辈一个仙逝,一个远在故乡。
佳肴跟四婶商议,请了苏州知府之妻牛氏,她是全福又是苏州贵妇中级别最高的。
牛氏见今日的主角到场,从头上取下金银两钗笑道:“蒙谢夫人所邀,今日我便来为咱们谢小公子搅盆了。”
她伸手进水盆,搅一圈,旁边两婆子唱道:“长流水,聪明伶俐。”
随即牛氏将金银钗放在婢女捧着的托盘中,另取一枚玉佩放盆中, 算做添盆。
接着冰桃四奶奶往里添了一枚嵌红宝石的赤金麒麟,然后众来客或添玉饰,或添金银器。
数雪藕的添盆最引人瞩目,不是最名贵而是够大,老大一个嵌宝赤金镶琐,放进去水都要溢出来了。
很快众女客将盆底添了好几层,水都快满出来了。佳肴亲自抱着孩子上前,由赵稳婆唱着吉祥歌,为用指沾点水为孩子洗礼。
边洗边唱:“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小文朗也不害怕,反而拍手踢脚地玩了起来。
添盆礼洗三办满月办都成,佳肴怕洗三的时候孩子小,洗的着凉了,特地等到满月才办的。
接着赵产婆拿艾叶球儿以生姜片做托,象征性地在孩子脑门上炙一下,又拿鸡蛋在孩子脸上滚一圈,念着“一生无险”。
又拿一根青葱象征地抽三下他的小屁股,念道:“聪明伶俐”。
再把朗儿放在茶盘中,将金银锞子、金银锁放在他两掖下,这叫“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
一通忙碌下来,全场妇人没一个不耐烦的,皆看着这个小小婴儿,全是一脸欢喜的宠爱。对新生儿的祝福,无论古今,皆是真诚的。
最后一个仪式则是婢女撒了一把红枣到添盆中,然后佳肴对着添盆给朗儿把尿,小家伙哼哼两声,尿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