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00)

作者: 童夕君 阅读记录

另外两人看着那五十两,有些后悔,却也不好再改口。当然,她们就是改口了佳肴也会拒绝,本来她自己奶孩子,奶娘就不需要那么多的。

五月二十二,风和日丽,南赢郡守谢清涛谢大人,携妻儿乘坐鸣鹤楼船,走还未正式开航的海路,前往新安港口,转乘海船去南赢郡。

苏州所有的官吏皆来码头相送,永平的百姓更是全体出动,佳肴拜别四叔四婶和谢父,悄悄跟四婶说一句:

“放心吧!很快就会有喜讯的!”

冰桃脸微红:“承夫人吉言,要常与我写信!”佳肴应下,拍拍她的手,先一步抱着朗哥儿上船。

谢清涛还要跟知府等人寒暄几句,战事将起,江南向来是纳税重地。

大战关乎全大周,江南出不了,肯定是要多出钱的!谢清涛从帝都来的,知府等人都想从他这问一些内幕出来。

谢氏老族人在人群中看着威风的谢家,一想到自己本应该站在官吏中,跟谢父和谢清涛说着话。

甚至谢清涛还要对他行拜礼,就恨捶胸顿足啊!回家又罚儿媳徐氏跪祠堂了!

雪藕关了鱼尾巷宅子的大门,只留一个门房看家。贵重物品和所有仆人全都带上了船,早一步避开人群,悄悄上船了。

鸣鹤楼船一停大半年,这一启程如出海的蛟龙一样,很快就驶出永平。谢清涛站在船头看着家乡,久久不语。

直到埋着谢母的那座青山,也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再也看不到,他才回到房中。这一别,又是好多年见不到了啊!

在这个交通不便利的时代,为官者,几年、十几年见不到家乡是常有的,甚至许多官从走出家门进京赶考,再次回乡已是至仕白发苍苍了。

此心安处是吾乡!莫怪文人如此说,实在是故乡甚远难达,只求身在之地心能安了!

而谢清涛抱着妻儿,真诚地念着这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从此,有佳肴的地方就是家乡!佳肴,便是我心安之地。

待船驶离苏州码头的时候,不少苏州百姓都在两岸围观,欢呼着‘谢大人一帆风顺!’跟赛龙舟那天的欢呼声一样!

谢清涛和佳肴在船头挥手,他笑道:“你不是想到苏州城再进一批货吗?还去吗?”

佳肴猛摇头:“看这样子船一停想走都难了!我都不知道你在家乡这么有多名气!”

楼船太大,行驶的非常平稳,有时候你都忘了自己是在船上。跟上一回和夏大人一家坐官船战战兢兢的情况,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朗哥儿自从上了船,就格外能睡,嚎哭的次数都变少了,佳肴还担心呢,结果发现囡姐儿也是这样,大夫说婴儿多睡睡更好,佳肴和雪藕才算放心。

朗哥儿醒了佳肴就抱他到窗前看看水流,他看一会就又睡着了。

谢清涛为了白日让他少睡一点,把一个房间铺上厚厚的地毯,一样家具也没放,白日就和朗哥儿在里面玩举高高、飞飞之类的游戏。

如果雪藕带囡姐儿来,谢清涛就去处理公务,佳肴带着朗哥儿,四个人在里面打滚玩。当然,两孩子还都不会滚,看着娘亲滚。

第555章 想盖城堡的佳肴

还在运河上的时候,水流不急,两岸夏日美景还能见到一些,特别是临近码头时,远远的各类船只就替鸣鹤楼船让道。

还有官吏等在码头,希望谢大人和谢夫人能停船休整,他也好趁机跟谢大夫聊一聊与北疆的战事。

楼船却从未停,一路到了鄞州海港,船员才下船补给物资。

鸣鹤楼船上有一间非常大的暖房,之前此船还属于秦王府时,这暖房种的皆是花,还是死贵死贵的名花。

成了佳肴的之后,她便让种菜,在船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绿色的蔬菜,可比能看到美丽的花要实在多了。

如今船上的小白菜、甜瓜、黄瓜、茄子、扁豆等等蔬菜,长势都极好,所以一路都不用停港买新鲜菜蔬。

黄豆备的多,就连豆腐和豆芽也能随时吃到。再加上佳肴陪嫁各行各业的匠人、大夫,佳肴觉得这艘大船简直就是个自给自足的庄园。

就这么在海上两年,也不愁吃喝!所以直接从苏州到鄞州海港,才用了十天而已,全程一次都没靠岸休整过。

马上就要走海运了,谢清涛怕海上不如运河平静,所以在鄞州休整一日,让管事到城中备齐各种物资。

特别是婴儿常用的药物,让大夫提前开好药方,都抓一次药备用着。

朗哥儿和囡姐儿很乖,自从上了船,能吃能喝能睡,就连吐奶的次数都少了,可让佳肴省了不少心。

谢清涛见行程比预期地快的多,很是高兴,又跟佳肴商量:“我觉得朗哥儿还小,南赢郡那边太过清苦,你和朗哥儿先别跟我过去。”

佳肴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那边人生地不熟,你去了事务又多,我和孩子去了只会让你分神。

不如你先过去,待南赢郡的情况好转,我们再过去。”

“从鄞州走海运到新安港,顺利的话九月前就能到。

比预期早太多,我们到了新安我还能呆两个月,我想趁这两个月,在新安盖个庄园,让你和朗哥儿住的舒服一些。”

佳肴不置可否:“其实我住在大哥的庄园也挺好的,就是新安新城的宅子也可以啊!有二哥一家在,离得近好照应。”

谢清涛摇头笑道:“我这南赢郡守最少任三年,指不定还会连任。

所以咱们在新安的家也得舒服一点,新安新城的宅子太小了,总住大哥家也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