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10)

作者:童夕君 阅读记录

大哥虽一脸疲倦,还是很有兴致地听着悦真讲今日佳肴对学院的建议。

他听了赞许地看一眼佳肴,笑道:

“明日佳肴也去司农部看看,也给大哥提点意见,司农的项目虽多,却没一个有实质性突破的。”

佳肴最关心的还是水稻,想想说:“那杂交水稻怕是一时半会很难有突破,我听人说苏禄国一代,有三季稻。

那里的水稻只要四十五天就能成熟,且收成不错。大哥可以派人去那边弄些稻种回来试种,看看咱们这能不能种成三季稻。”

大哥叹道:“我有派船和司农的官吏,沿海去各小国收集良种和新式农作物,只是还没回来。

就是海港外来的海船,我也有派人专门收购船上的新式蔬果花草。不少海船会在船上种菜,只是至今也没收到好的。”

佳肴安慰道:“大哥别急,粮食不像别的,春种要到秋才能有收获,最是急不得的!

并且你这司农才成立多久?哪能那么快有政绩了!”

翌日一早谢清涛和沈明觉去司农部,悦真特地穿了一身朴素的纯棉裙,头上包着方头巾,戴上蕾丝作坊出品的粗麻手套,提着弯月型的砍刀。

十几个婢女皆是一样的打扮,然后带着全校的老师学生一起去收甘蔗。

佳肴则和寒星冰霜一行人,去看自己的甘蔗田。得在林先生带着福州的匠人来之前,把盖城堡的地点给挑出来,看看地形再决定盖什么样的。

因为带着朗哥儿,速度就慢了,一路跟看看风景一样到了新安新城郊外,即来了自然要去二哥家看看。

二哥一家都在砍甘蔗,沈明路也挥着砍刀,砍的麻利。

甘蔗林边上,有用甘蔗搭了个小帐篷一样的,盼盼和小豆子在里面坐着乘凉吃糕点。

远远见到佳肴的马车,荷花嫂忙脱了外面一件干活穿的旧衣裳,迎了过来,一脸欢喜地道:“佳肴来了!来朗哥儿,让舅母抱抱!

哎呀,先不能抱,我这一身的灰。怎么没提前让人通知一声?我好准备点好吃的。”

佳肴笑道:“我又不是客,想来看二嫂就来了啊!”又朝田间的二叔和二婶挥手,他俩离得远,正往这边走。

二哥擦着汗跑来:“你是不是也来收甘蔗?你的甘蔗林我昨个还去瞧了,佃户很麻利,最多三两天就收好了。”

佳肴瞧见路边停着一排驴板车,专门拉甘蔗的,十几个穿着糖作坊衣裳的男子在路边等着。

她笑道:“现在糖坊收甘蔗都直接在地里收了啊?”

二婶道:“可不是!现在糖坊多,每个作坊收甘蔗都得到地里来,不然百姓就近卖了,想收好的都收不到。”

二哥笑道:“可不像咱们刚来新安的时候,百姓的甘蔗都卖不出去,全熬成红糖自己叫卖,家里存了几年的老糖招老鼠。

现在只要砍刀一砍,都不用吆喝作坊就有人来拉。”

佳肴怕耽误他们干活,便直接说明来意:“我想去我的甘蔗地看看适不适合盖宅子。”

这时二叔二婶也跑来了,又是一阵寒暄,听说了佳肴的来意,便让二哥陪她跑一趟,中午好赶回来吃午饭。

荷花嫂让把朗哥儿留给她照顾,佳肴欣然同意,让奶娘和冰霜一起留下。他们带着盼盼先回家去。

这下马车跑的也快些,不一会就到了她买的那片甘蔗林。

不过只下车转了小半圈,佳肴就放弃在这里盖宅子,首先这一片地看不到海。

在新安的别院看不到海,那还能叫别院吗?海滨城市,吸引人的不就是海景房了!

--

作者有话说:

宝贝们,又一个月结束了,咱们七月见

第564章 这两女人成天在家干嘛呢?

然后这一片地势较低,二哥的甘蔗林地干爽爽的,这里的则还有浅浅的淤泥。

放眼望去,附近都没人家,佃户住的都远,来这里砍甘蔗还要家人送午饭。

二哥劝说:“一到海风暴雨天这里就淹了,偏偏还存不住水,要是能存住水,变成田种水稻还能赚点。存不住水就只能种甘蔗了。

你在这盖宅子,湿气重,五远八远就你一家,还得重修条大道。听二哥的,就在鹅山庄挑块地盖,咱俩家住一起,多好!”

佳肴笑道:“我知道二哥疼我,看看再说吧!我还是想盖的靠海,能看到海景。”

二哥瘪瘪嘴不置可否:“海风天你就知道怕了!能把顶掀飞喽!”

待他们回到鹅山庄,佳肴看到刚刚学走路的盼盼正在朗哥儿的小床前,握着朗哥儿的小手摇啊摇,一大一小两个小不点,咿咿呀呀地聊着天。

荷花嫂和二婶笑着看这有趣的一幕,佳肴同样心里暖暖的,果然孩子也是需要玩伴的啊!以后得多带朗哥儿带找盼盼玩才好,她不禁又到了囡姐儿。

中午吃了午饭,怕耽误二哥一家干活,她便告辞了,二哥二嫂还有二叔二婶皆劝她在鹅山庄盖宅子,她笑着说会和谢清涛商量。

特地绕到龙王街,之前龙王街可是新安最气派最宽大人潮最多的大街,不过自从新城建成,百姓多爱往新城去逛。

但是因为龙王庙还是新安唯一的庙宇,所以来进香的人挺多。加上这一片作坊多,龙王街的人流量仍不少。

看到熟悉的乐安面馆佳肴忙跟寒星几个介绍:“这可是我开的第一家店,生意还挺好的。”

寒星一脸奇怪:“为什么不是河粉店?河粉多好吃!”

佳肴骄傲地道:“满大街都是河粉摊子,你见到几家面馆了?别看在永平吃河粉的是有钱人,在新安,吃面的才是有钱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