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26)
司农的人都以为是南瓜丰收,沈大司农才会成天这么开心。南瓜籽已经都收集了,十亩肥地专门用来种南瓜。
佳肴唯一能给的一点意见就是:“最好跟稻种一样,先育苗,然后再移栽。”
佳肴和二嫂留的几颗南瓜籽也都种上了,因为南瓜丰收和大嫂有喜,行宫里成天喜洋洋的。
加上春暖花开,除了想谢清涛,佳肴天天抱着胖儿子,心情着实是好。
三月初开始,就陆续收到各地亲人寄来的礼物,先是永平谢父亲手做的二十八件抓周物品,和四叔送的周岁贺礼一起到了。
从四叔的信上知晓,画眉山庄的生意一如既往地好,并且因为他已经说服左边的清水山庄,愿意售卖,要价一万二千两,是否要买还得看佳肴的意见。
那还用说,佳肴肯定同意啊!虽然比买画眉山庄贵了足足四千两,可是只要买到手,很快就会赚回来的。
另外雪蕊附上蕾丝作坊的账单,雪蕊胆子小,自认为能力不足,不敢扩大作坊。
赚的银子都放在荣成钱庄里,如果佳肴要用钱,她就送银票过来,如果佳肴不需要用,就一直存在钱庄。
唯一遗憾的是四婶仍未怀孕。
然后是乐安祖父、母亲他们送来的周岁礼物,整个乐安沈家和舅舅蒋家,所有亲戚都送了礼物。
皆是衣裳和银琐,母亲细心地拿荷花装着银琐,里面放着纸条写着哪家送的。
足足一小箱子,十八个大银琐!小儿四季衣裳鞋袜都有三十六套。佳肴看着正扶着墙学走路的朗哥儿,不得不感叹,这小子命真好啊!
爷爷的信主要说了手纸和花茶生意,荣成商行派了两个管事专门去看管手纸作坊,四叔说了,可以信任他们。
爷爷对做生意本来就不懂,在他看来那手纸再赚钱,也没有家里的地重要!乐的当甩手掌柜,只管看账本就行了。
倒是花茶生意,因为包了山地种茶,爷爷很上心,就是茶的产量不多,各种花草收的也不多,每月能送到永平的茶也就百来斤。
再则鸭绒生意,爷爷很是歉意地说,家里人没经心,把鸭绒能当棉花塞衣裳、被子里的消息给走漏了。
去年冬乐安就有不少人自己在家用鸭绒鹅绒毛做过冬衣裳,发现比棉花还暖和,就是有股子鸭屎味,可穷人都快冻死了,谁还在意鸭屎味啊!
开春乐安养鸭子的人多了很多,还在隔壁县城收鸭绒,已经有人开起了小型鸭绒作坊。所以沈家想做鸭绒生意,已经赚不到钱了。
并且奶奶说养鸭子太脏,她不想养。这个生意沈家是做不成了,沈母做主,给佳肴舅舅家做了。特地跟佳肴说一声。
这封信是爷爷母亲口述,让人写的,所以读起来就像跟爷爷当面说话一样,直白的很。
佳肴能想像爷爷和母亲他们得知,鸭绒已经不是秘密了,有多心急和内疚,定觉得对不起自己。
自己帮他们想的致富法子,结果没做好保密工作。
估计沈四叔也是怕这一点,才让荣成商行派管事去看着手纸作坊,就为了秘方保密。
佳肴赶紧给爷爷回信,跟他们说没关系,本来鸭绒当棉花用就不是什么秘密。
她一心想把鸭绒被高价卖给勋贵,可找不到去除味道的办法,也没人要。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那沈家就不做这个生意了,舅舅家做也好,同乡别人家做也好,也算是为乐安造福了。
所以爷爷千万别内疚!不当紧的。
另外花茶的产量不高也没关系,慢慢来,主要是质量要好,贵精不贵多!
如果这些生意影响到爷爷奶奶的作息和生活,那就丢给三叔和舅舅他们,甚至丢给村里五服内的亲戚也行。
身体最要紧,千万别为这些累着。赚银子的法子多,银子是永远赚不完的,身体当紧。
紧接着广州府贺家和夏家,甚至帝都的秦王妃和荣成商行都有送来礼物,佳肴让冰霜登记到朗哥儿的册子上,凡是他的礼物专门收到一个仓库,等他大了全给他。
可是谢清涛的礼物还没到!他说过的,无法参加朗哥儿的周岁宴,他会在这之前寄回礼物和平安信。
周岁宴佳肴没大办,一是谢家还在孝期,二是谢清涛也不在,儿子生辰,一家三口都不能团聚,办宴会的心思就淡了。
三是大嫂孕初期,佳肴怕在行宫办宴席会累着她。
所以只是请二哥一家和季将军一家,还有司农部的官吏和新安的几个官吏,小小地办了个周岁宴。
雪藕和夏楠一起做的蛋糕,如今蛋糕在新安已经是寻常物了,一般的殷实人家,家中但凡有孩子的,过生辰都会买一个。
不过大家对插蜡烛许愿之说是不当真的,就当是哄孩子嘴馋,把蛋糕当成一个只在生辰吃的糕点而已。
雪藕就在乐安面馆旁边开了一家蛋糕坊,专门做各种蛋糕,生意非常不错。
三层的奶油蛋糕,一上桌就围了一群小孩子,朗哥儿同样头伸着想冲过去,他早就认识蛋糕,最喜欢吃奶油了,可惜每次母亲就喂他吃一点点。
就在二十八件抓周礼物摆在大红绸子上,沈明觉抱着朗哥儿开始抓周时,一个管家一脸惊喜地跑进来:
“郡马、谢夫人,一艘从南赢郡来的海船进港了!”
佳肴一听就想往海港冲,被悦真眼疾手快地拉住,与她耳语道:“东西和信下面人都会送过来,这么多客人看着呢,莫心急!”
佳肴强忍着激动和委屈,这个时代的女子到底是如何度过的那一别两地,一年只通几封信,一连几年都见不到对方的生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