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31)

作者:童夕君 阅读记录

这些百姓来新安,没土地没资产,自然是找短工过活,这样一来,人工费自然就低了。

雪藕也来说,召集作坊招女工,告示随便一贴,就招到人。

再不像之前,农忙时节女工都回家干农活,作坊工人不够用。

她来请示佳肴,要不要跟一些优秀女工签长约?就是一签三、五年,长年不能离岗请长假,但工钱非常高。

佳肴想想摇头道:“不妥,传出去万一有人说咱们劝农从商怎么办?

朝廷对海商也好,对作坊也好,章程制度还在摸索中,咱们以稳为先,莫做创新开拓者。

反正人工够用,估计以后新安都不会缺人工,先这么着吧!”

她不是真正的商人,是官夫人,很多官夫人都做生意,上至皇后管理内务府,下到农家媳妇闲时卖鸡蛋。

这样的生意朝廷是不管的,但你若真跟商人一样,触犯了朝廷的利益,特别是因商犯农事,那朝廷绝对会严惩!

佳肴问大哥:“朝廷让百姓逃离漠北吗?还跑这么远,来到新安再想回漠北就难了。”

大哥眉头紧皱:“正常有路引来的还好,我就怕如你之前担心的,有人黑心贩卖人口!”

第580章 将百姓当奴隶贩卖

这么热的天,大哥依旧每天往海港去,盘查每一艘从北边来的船。不知是大哥查得严,还是因为新安有水师,那些人心有余悸。

新安这边没有查到走私船,而鄞州就不一同了,江南一代本就是不少勋贵的老家,官商关系错综复杂。

新安只能算新的商贸城,而江南一代却一直是大周的商贸中心。

作坊林立,黑作坊、石矿山、窑洞、勋贵的别院都不少,没路引的流民往里面塞,再给盘查的官差送点好处,一般都能掩护过去,只要别引起太大动静,引得朝廷关注就行了。

漠北百姓一路南下,不管是来到帝都,还是去了江南,或者坐海船去岭南,朝廷是知道的。

若是岭南还像前些年一样,穷乡僻壤,不论是商税还是粮税都不成,那朝廷可能不会让百姓过去。

但是自从新安有了海港,应该说自从沈大人改良了晒盐法和插秧法,岭南整体情况就不同了!虽还比不上江南,却也是早晚的事了。

所以对于百姓南迁,朝廷并未制止。若是那些人心肠别那么黑,稍微把百姓当成人来看,这件事还真不会暴露出来。

就在全帝都人都围观新安司农部送来的两个大南瓜,上至皇上和皇后,下至贩夫走卒,皆在讨论着那南瓜的口味、产量、种植方法。

一扫军报带来的低沉气氛,就在这时,一个加急报从鄞州送到帝都,很快,举国皆惊!

夏季时鄞州海域出现飓风,不少商船都沉了。而其中有一艘船沉船后浮上来的不是货物,而是三千多条尸体!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皆是漠北一代的普通百姓。这艘船不是很大,就是大通铺人挨人顶多装两千人。可它却装了三千多人,将人像牲口一样赶在船舱里。

百姓的尸体跟那海中死鱼无二,漂在海面上,穿的破破烂烂,瘦弱不堪。

故乡已是战火连天,他们忍着悲痛背井离乡,带着对江南的向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上了一艘大船。

却不知,这是一艘死亡之船,带着他们沉在了江南的海港前,让他们客乡海上,魂都归不得故里。

可他们的死,却向朝廷,向大周,向全国人民揭发了一件惨绝人寰的生意。

“这是一艘运奴船,捕奴团以前都是捕新安、百济、倭女、还有昆仑奴、胡姬。一路从北到江南,再将女奴从江南卖到各处。”

“这批百姓是漠北南迁百姓之一,他们本有路引,被捕奴团以江南作坊、和种植园利诱,因收的船资少,并且船上有官员,百姓非常放心。

上船后路引统一被收,让他们成为流民好方便管控。船上的条件极差,在船沉前, 就有不少老人和孩子病死在船舱里。”

“三千七百八十二人个百姓,尸横海面,每一个都死不瞑目!求皇上彻查此案,还百姓一个公道!”刑部尚书和魏相一同嗑头。

皇上看着奏折,手上青筋暴走,一掌拍向御案,突然口吐一口鲜血,不理会官员和太监们的惊慌,含血道:

“大理寺、监查院、刑部,三寺会审!彻查到底,不论是谁,都不得姑息!”

很快,近四千漠北百姓,被贩卖成奴枉死鄞州海上,皇上心痛到吐血,三司会审彻查此案的消息,风一样传遍大周。

大周这么大一个国家,不是没死过这么多人,年初西北地动,死伤就上万,更别说与北疆一战,会死多少百姓和将士。

但这些是天灾和战事,而这近四千百姓,却死于人祸。还是最惨无人道、最丧心病狂的人祸!

将人像牲口一样贩卖,那些为了利益的商人、背后喝着人血的勋贵,凡是跟这条利益链沾边的,皇上一个也不打算放过!

太医给皇上诊过之后,皇后抱着小皇子哭着劝慰:“陛下切莫再动怒,漠北的几十万将士需要您,全大周的百姓需要您。

臣妾和皇儿需要您,那枉死的百姓还需要您来查明真相,替他们主持公道。您这般动怒气坏身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让我们如何是好?”

小皇子睁着紫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牵着姐姐和玉公主跪在皇上床前,奶声奶气地说:“父皇莫气,儿臣替皇上惩戒坏人!”

皇上心里的那股怒火平息不少,但对贩奴团却是恨不得诛其九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