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佳肴:小厨娘她美又娇(639)
佳肴细想想:“应该是送到漠北,他们压粮官是直接从地方收了粮食一路送到军营的。
不过人家只是送粮官,托他带口信还行,找人他肯定不干。
不管怎么样得试试,不用你送的二哥,我来送,我送个大礼,托他到漠北帮忙找找阿力。”
二哥道:“我能请他们吃饭吗?”
“行吧!他们每天跟大哥一起吃饭,你跟大哥说说,让大哥安排一下。
不过你不是最怕跟大官一起吃饭了吗?这可有节度使呢!”
二哥道:“为了阿力,让我请皇上吃饭我也不怕!”
翌日大哥就诧异地跟佳肴和悦真说:“老二不知怎么了,非要请运粮官和节度使吃饭,已经定好酒楼了。”
佳肴心中一叹,二哥竟然没跟大哥说实话。翌日晚上大哥微醺地回来:“老二把他家珍藏的好酒带了两坛,今日这席吃的都挺开心。
老二还跟运粮官尚大人交了朋友,邀请他到鹅山庄做客呢!”
佳肴一听二哥这么努力,自己也不能慢了。先拿银票去找荣成商行兑了两百两的金条,十两一条,易携带看着又让人喜欢。
可气的是荣成商行照样跟她收兑换费,佳肴更是下定决定,有生之年自己开家银行,再也不花高价的冤枉钱兑换费了!
她没带朗哥儿,在茗香茶楼包厢等着,派人去请尚大人。尚大人先是疑惑,只当沈大人之妹谢夫人单独见他,是想卖一些自家的粮食给军营。
依约来了之后,却是提也没提粮食的事,只打听他会不会到漠北?
不待他生疑,便送上小檀木盒子:“大人若是去漠北,劳烦大人帮我打听一下盛力将军。
如果他仍是生死不明,还请您帮忙打点一下,让人去寻一寻。
不瞒大人,盛将军是我夫君的义弟,他的情况让我一家人皆担忧不已。”
尚大人心一动,怪不得昨天沈二郎也是笨嘴拙舌地问他会不会去漠北,原来是这个原因啊!
他不愿收金条,说会请人帮忙。但佳肴坚持要给:“大人清廉仗义,愿意替我们找义弟。
可是这上下打点,必要银子,总不能让大人自已贴银子,这点金子不成敬意,还请大人务必收下!”
自从倭岛找到银矿,金子就价钱了,以前一两金子能换五两银子,而现在能换八两银子了!这一小盒金条,可值不少银子呢!
谢夫人还真是大方,自己都未承诺什么,她就送上这么重的礼!看来谢沈两家,都很看重盛将军啊!
尚大人收了金子,答应到漠北后会托人找阿力。
没想到的是,他才回驿让沈郡马单独来见他,送了两千两的银票,同样是拖他到了漠北,走关系上下打点,找一找盛将军。
尚大人觉得再收两千两,他要是没把盛将军找回来,这辈子也没脸见谢沈两家的人了!
便不愿意收,还把佳肴已经给了两百两银子的事如实说了。
沈明觉坚持给:“蒋家是郡主的外祖家,盛将军也是在蒋大将军麾下效力,蒋家人愿意找盛将军。
但是周家就不一定了,因为我的缘故,盛将军与周家有点过节。
这笔银子你到漠北之后,就用来打点,不论能不能找到人,我沈明觉都感激不尽!”
第586章 二哥留书出走去找阿力
那过节自然就是当初悦真招亲,阿力因沈明觉重伤,狠揍周家子,三拳将人打晕在擂台上。
尚大人很是动容,收了银子,决定将这笔钱全用在找盛将军身上!
几日后,粮食收好,尚大人一行在贺节度使和新安官吏的送行下,扬帆远行。
沈明觉往送行队伍中一看,没看到沈明远,不禁有些诧异,沈明觉这段时间多次找尚大人,怎么尚大人走的时候他却没来送行呢?
沈明觉有些在意,便让人去鹅山庄看看。结果得知沈明远今天去远些的村子收鹅仔,天一亮就出发了,沈明觉这才放心。
尚大人走的当天,佳肴又去了一回龙王庙,求了一堆平安符回来。
认真地按老和尚说的,把对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写上。结果她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阿力的生辰八字。
她立即写信给谢清涛,又写给永平的谢父,问他们知不知道阿力的八字。
如果他们也不知道,那阿力真是太可怜了!
尚大人走后的翌日一早,荷花嫂手握一封信,脸色苍白跑来找佳肴。
佳肴见她一个人,头发凌乱,一脸焦急,忙问:“怎么了二嫂?盼盼呢?”
二嫂连忙摇头:“盼盼很好!佳肴,我有事要单独跟你说。”
佳肴忙让冰霜和奶娘陪朗哥儿玩,自己带二嫂去书房。
关了门之后, 二嫂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眼泪开始打圈,嘴唇颤抖着把信递给佳肴:“你瞧瞧。”
佳肴从来没见过荷花二嫂这个模样,从她来新安,不论何时都是不急不燥笑眯眯的。
当初二哥逃婚,她气势汹汹来新安,结果很快就原谅二哥,也没置气。何时有过现在这样惊慌失措的模样!
佳肴忙拿过信,打开一看是二哥那熟悉的潦草字体,待看完,她也瘫在椅子上。
信中写着:“荷花,秋冬鹅蛋下的少好喂养,父亲和小鱼几个能照顾的过来。
你和母亲照顾好盼盼,作坊和店铺的事我已经交待好了管事,你不用担心。
我跟阿力约定过,要做一生一世的好兄弟。他现在生死不明,我却在家里享受着,实在枉为兄弟!
我坐尚大人的运粮船去漠北,我去找阿力了,不管能不能找到,明年夏天我肯定回来,到时候任你打任你骂都行,但是现在,你别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