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盘点十大冤种(155)

作者: 逃跑的麻辣兔头 阅读记录

“没错,肯定会的。县令大人怎么可能贪污?肯定是被诬陷的!只要随便查一下就能还大人清白。”

“娘亲,县令大人真的回不来了吗?”往日调皮捣蛋的孩童,躲在大人怀里泪眼朦胧问道。

大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不会的,县令大人吉人自有天相,很快就能回来的。”

然而他虽然笑着,藏在身后的手却紧紧握着。

“可是我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县令大人了。”孩童语气低落,对大人的话并不怎么相信。

“他很快就会回来的,”大人语气坚定,是对自已也是对孩童说道:“你要相信大家,要相信大人。”

又有人窃窃私语道:“可我听说大人是贪污了十万两,那可是十万两白银,陛下不可能饶了他的。”

“十万两?不可能!县令大人爱民如子,万不可能贪污!”

“就是,县令大人明明是个好官。他没来仙游县以前,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我的三个孩子都差点饿死,可现在我们每天都能吃到肉,冬天也能穿上暖和的衣裳。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才能等到他来做我们仙游县父母官。”

“是啊,我去过隔壁县城,他们那里最繁华的地方都比不过我们这里最穷的村。”

“说县令大人贪污简直比说前朝那个暴君是明君还荒谬。”

他们的声音很小,却有着不可思议的穿透力,穿越遥远的空间传到了京城,传进皇帝的耳朵里。

陶济民疑惑不解又愤怒,明明山龙就是个大贪官,吸食民脂民膏,短短四年时间贪污十万两白银。

当地百姓对他不应是对他恨之入骨吗?

可为什么他们看起来如此的难过?甚至书写万民书为他求情?

难道他真的没有贪污,是御史有问题?是鹿州州牧有问题?

在他疑惑不解的目光里,光幕之上时光倒转,回到五年前。

烈日炎炎,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没有下雨,灾荒初现端倪,生机勃勃的稻田正在发黄死去。

有的百姓已经开始卖儿卖女。

仙游县县令预测到可能发生的旱灾,积极囤粮,以备不时之需。

但他的囤粮行动却受到了富商的阻拦,他们不仅抬高粮食价格,还抢了县令前往外地采购的粮食,更暗中运走了县衙仓库里的储备粮。

他们欢呼雀跃的欢迎着即将来临的旱灾,到那时候他们就可以大肆收拢土地,成为新的世家大族。

至于朝廷,皇帝最不耐烦这些要钱的事,就算鹿州百姓全部饿死,只要没人造反,他就只当什么都没发生。

山龙就是这个时候来到仙游县。

见着如此状况,他立刻就前往外地购买粮食。

然而这一场旱灾却不止仙游县一地,它蔓延了整个鹿州,以及周边的不少地方。

此时才筹措粮食无疑是难之又难的事情,何况山龙全身身家才不过一千两银子而已,根本什么也做不了。

只不过现在的山龙已经今非昔比了,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后,他的性情发生巨大的变化,知道循规蹈矩将一事无成,只有比敌人更加狡猾,才有一线生机。

山龙坑蒙拐骗,用尽手段,短短两个月时间,不仅买到了想要的粮食,还又涨了不少身家。

山龙满载而归,只是两个月过去,天上依旧没有下一滴雨。

易子而食的惨剧正在上演。

山龙带着一万石粮食回到仙游县,却只见到县令吊死在自已家中。

在他震惊之际,传来了可以买官的消息,他立刻孤注一掷买下仙游县县令一职。

然而五千石粮食只能解一时之危。

但所幸富商们为了能够获得官职,终于不再吝啬,肯将粮食拿出来。

又过不久,旱灾过去,山龙也坐稳了仙游县县令的位置。

他明面上贪图享乐与富商混迹在一起,却同时在农事上给予百姓帮助,引进外来农作物,传授更加先进的耕作技术,助百姓增产增收。

第139章 不甘

一石粮食算不了什么,但对于那些穷困的百姓却是可以救命的。

如此,受到恩惠的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每回来到县城,便到县衙给山龙送自家种的青菜,养的鸡,把县衙围得水泄不通。

即便山龙坚定拒绝百姓的好意,百姓们依旧固执已见。

于是山龙不得不口出恶言,开口贱民,闭口贱民,状况才终于好转一些。

仙游县也在他的努力下渐渐变得繁华。

而破旧的县城与繁华渐渐格格不入,为了更好的发展,山龙决定在县城的附近新建城区。

他以在新城区可以补偿同样一间屋子为条件,动员百姓新建城区。

得知可以补偿一间屋子,所有百姓踊跃加入建设,商人皆入股投资,不过半年的时间,新城区便已完成。

就这样,刚刚摆脱旱灾的仙游县不仅没有因为大兴土木而陷入萎靡,还带动了附近乡村的发展,展现出磅礴的生命力。

这个时候富商们也逐渐开始超出他的掌控,他们变得更加不安分,屡屡发生欺压百姓的事。

即便山龙次次三令五申,他们却完全没有放在心里,依旧发生了不少死亡事件。

于是他联系了鱼龙卫,并准备了那一场好戏。

衣不蔽体的百姓、破旧的房屋令鱼龙卫对这一切没有任何的怀疑,他们不知道就在这附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崭新的城市。

鱼龙卫离开后,百姓迅速入住新城。

而那些原本应该兑现给富商们的铺子、院子,也都落到了山龙的手里。

那些可能引发的动乱,根本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