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意念卿卿(174)

作者: 灵簌清吹 阅读记录

这枚令牌是“面圣令”,意思是他日后若是有要紧的事情需要找皇帝私下说,亮出这枚令牌,所有宫人见了都不可阻挡。

兵权令牌拿到手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府中,出发前他还得安排各种事宜,除了王府的还有念意轩的。

只是在出皇宫的路上,他碰到了急匆匆赶来的孙大人。

孙大人听人报信说儒王天不亮进宫面圣,他便心中不安。

这会眼见他从皇宫出来,才懊恼自己来的太晚。

“皇上同意了?”

“孙大人,父皇和宫中的事就劳烦您和各位大人了。”

“嘶,你你你。”孙大人气地说不出话,“你着什么急啊,时辰到了圣上肯定会派霁王去的啊!”

“我知道,可您觉得他的胜算大还是我的胜算大?”

“这可不好说,霁王你可别小瞧,指不定连珏军都听他话呢。”

“这件事眼下没有证据,只是我们猜想,可情况紧急等不住了。”

“什么等不住了,你小子,半夜商量的时候不还好好的,这么这会一下变得这么着急?我还不知道你,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这……这里不合适,算了罢,今日我全告诉您罢,这件事反正早晚您也要知道。”

第102章 离家出走

◎一碗面的交情◎

竹意策马将近两日,听沿途的百姓说,珏军已经将苍州夺了回去。

红鹰将军带着军队退守至苍州东南方向的邻州——栩州的边境。

她决定先去大羽的军营跟宋觅汇合了解一下当前的情况。

行了这么长时间,她已经到了栩州月见城。

月见城是栩州最北的一座城池,出了这座城,再往西北方向行七八里左右,便是宋觅他们驻扎的军营了。

竹意决定在这城里先填一下肚子,一路上吃干粮,她还是不太习惯。

找点有热汤的铺子对付一口。

只是街上还在做生意的人不多,倒是有许多轿子马车在街上排着队,不知道去哪。

马车居然多到排队,见这场景,还颇有种现代堵车的意思。

好不容易找了一家还在做生意的面馆子,她坐下来,将碎银拍在桌上,叫了一碗面。

面铺子里的人挺多的,想来是因为好多面铺子都关门了的原因。

刚落座,周围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诶,赵兄,你手头还行吗?可否借点,我家中最近是真的难,我媳妇儿不巧生儿赶上打仗,我真是没办法了。”

“何兄,现在国家打仗赋税重,难的又何止你们一家?我家里老娘自从打仗起就断药了,一口命吊着,我成日里担心回去就见不到她了!”

“是啊!真没办法,有钱的人家自是不愁,全家老小全都提前往南方逃去。可我们这些穷人,托儿带母,如何能走?”

“唉,打打打,这些官家不知道怎么想的,是不是从来不考虑我们百姓的感受?真是没过几天安分日子,他们打仗输了赢了一句话,可苦的是我们啊!照现在的形式下去,我看不久就得强制我们男丁去充军了!”

竹意若无其事地吃着面,隔壁桌两人的谈话却一字不落地进入了她的耳朵。

她斜睨了一眼声音来源处,发现他们二人桌上只有两杯免费的凉茶,并未点什么吃食。

兴许太久没吃热食,感觉这碗面格外好吃。

不仅吃了面,连汤也一口气喝干净。

她吃饭的声音不大,但她还是注意到隔壁聊天的两人默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一口。

“害,既然赵兄家中也如此难熬,我下午再找别的朋友问问,今日劳烦你出来一趟了。”

“何兄,哪里。你我手足之交,若不是真拿不出来,我指定会帮你的。这样罢,我也问问我身边的朋友,令爱产子是大事,但愿母子平安罢。”

二人又说了些客套话,他们将用好的茶杯叠放起来,规矩摆在桌上,准备离去。

可竹意却叫住了他们二人:

“嘿,赵兄,何兄!”

二人回身,见竹意一袭便捷黑裙,面戴黑纱,头上三两朱钗,手持一柄略显旧意的剑。

瞧她周身凛然的正气,猜想她恐是江湖中的侠客。

“这位姑娘,有何贵干?”赵酌不解询问。

“没什么,二位,坐。”

她指了指方才他们二人坐的那张桌子,随后,自己先不客气地坐下。

赵酌和何允两人质疑待在原地不动身,不知她是何意。

“赵兄何兄,别那副表情嘛,我姓杜,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与二位交个朋友。”

他们二人带着丝警惕,半信半疑地坐下。

“二位可用过早膳了?”她问。

两人面上闪过一丝窘色,何允吞吞吐吐道:

“刚、刚用过。”

竹意莞尔一笑,随即招呼小二这边再上两碗面。

何允和赵酌两人有些不明所以。

赵酌摆手道:“杜姑娘这是何意?这,无功不受禄啊。”

“客气什么?我们不是说好交朋友了嘛?朋友有难,我举手之劳,你们不必多想。”

“既如此,杜姑娘是有何所托事?若我们二人能帮到你,这碗面也不当白吃。”何允道。

“没什么,我就是有几个好奇的问题想向你们打听下。”

他们二人一听,原来只是打听事情,便松了一口气。

早已饥肠辘辘的何允,看着桌上热腾腾的面条,忍耐不住,便率先用了起来。

只是赵酌还不用,他掩着嘴同小二哥说了几句,而后便一直未用。

“看杜姑娘打扮和口音也不像本地人,有何好奇之事,赵某定当知无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