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渣攻谈恋爱后[穿书](187)
是为自己将殿下要通信之事告诉了他。
走之前殿下便吩咐过,不必透露给世子,等报平安信到了,世子自然不会担心什么。
招架不住世子再三询问,况且他想着也快到时间了,说了也没什么关系,一不小心,没收住就这样说了出去。
殷如掣有些心虚地挠了挠脸。
殿下要是知道了,自己怕是又要挨罚。
不过这都不重要。他也在担心殿下的安危。
与约定的时辰相差几时是常有之事,而现在这信,足足迟了半日。
他们就在上木的边界候着,一眼能望到城门,迟迟不见有什么动静。
世子已经在上木歇下一日,和谈必要的帛书也已写好,士兵们浩浩荡荡地来,得知并非真的要开战后,无比喜悦,一下就放松下来,没个纪律。听闻有人已在上木寻到多年未见的家人,殷如掣暂且也就放着他们去了。
但这么多人,上木一个弹丸之地,要久留还是太困难。
他清楚殿下的能力,知道就算事败,殿下也能抽身——毕竟军伍都装模作样地在出征呢,这可是官家他们亲自授意的,这样一来,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反倒是京州了。
殿下没理由会失败。殷如掣愈发肯定这一点。
既如此,为何迟迟不见信鸽,或是赶路的马夫?
殷如掣皱了皱眉,因着背对众人,有恃无恐地显露出几分戾气。
“安娘?”苻缭没有察觉安采白的故意之举,不在意地抹掉溅上指尖的茶水,看向她,“可有什么事?”
对苻缭来说,任何一件能使他分心之事,在此刻都像是救他一命,他实在是忍受不了这漫长的沉默。
尤其是,周围所有人都觉得奚吝俭不会出事,不甚在意的情况下。
苻缭当然也是相信奚吝俭的。
只是……
苻缭无意识地抹了抹瓷杯边缘,即使那里已经被他捂得温热。
怎么能不担心。
如今他更能体会到古代时家中盼望士兵归来的心情。没有能够快速移动的交通,没有能够及时通讯的设备,有的只是事外人连担心都落不到实处的慌乱。
纵然在心中把他们的计谋过了一遍又一遍,苻缭的心跳还是没能慢下来。
“你的手,没事吧?”安娘敛了几分神情,不好在苻缭面前表现出来。她指了指被茶水沾湿的指尖。
她丝毫不觉得奚吝俭会惹上什么麻烦,倒是这两个常跟在奚吝俭身边的,一个比一个还担心,好像奚吝俭才是那个该被保护的一样。
这么多年,朝廷什么模样都被他摸透了吧,早该这么做了。
不知为何,他拖到现在。
安采白看了眼苻缭。
好吧,她大概是知道的。
苻缭摇摇头,重新垂眸看回原来视线落在的位置:“无妨。”
殷如掣没回头,听着世子与安采白对话,正考虑要不要先行回去,顺便探明局势,信鸽就扑棱着翅膀从天边出现。
他眼底的戾气霎时散去。
殷如掣下意识就想叫世子,但又怕信上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便忍着,趁世子没察觉这边的动静,迅速地拆了信。
上面的字迹不是殿下的,是孟贽的。
写得很急,并没有写宫内的状况,纸的边角还带了些血迹,不过已经发暗,殷如掣凭直觉认为这不是殿下或者孟贽留下的。
上面只有几个字。
“殿下疾往,速回。”
疾往?速回?
殷如掣皱了皱眉,一瞬间有些怀疑这字条的真假。
殿下要赶过来?又要他带着世子往回赶?看上去相当矛盾,像是要把他们往陷阱里送一样。
而且,当初殿下说的是事了接到消息后,才带世子回去。算上路程,等世子回到京州,宫里的事也该处理好了。殿下就是不想让世子沾染上血污,才将他送出城,也方便他们与上木和谈,断了米阴想挑起两边冲突的阴谋。
若不是安娘与殿下熟识,提前接应,还真要被半路上杀出来的那些伪装成上木刺客之辈得逞。
殷如掣摸了摸手里的信鸽,显然这只小家伙累坏了。
看来信鸽也很赶……殷如掣捏着字条的手不自觉紧了紧。
但就算真的发生什么意外,孟贽也该写清楚,如此简短不像是他的风格。
“怎么了?”
安采白察觉不对,走上前来。
殷如掣回头,看见苻缭的神色凝重,他更不敢多说。
“安娘。”他将字条递给安采白。
安采白瞥了眼,一下子也没明白字条上具体在指什么,她慎重地思索一番,拍了拍殷如掣的肩。
“既然说了要速归,大概没什么问题。”安采白还是道,“你认得字迹就行。要是真出事了,他不会让我们回去的。”
“但说殿下疾往又是何意?”殷如掣道,“而且,殿下腾得出时间朝我们来么?”
殷如掣话音未落,就听见不远处的喧闹,夹杂着勒马声,似有争吵。
对于殷如掣来说,这声音再熟悉不过。
“殿下?!”
他惊呼出声。
“什么?”苻缭听见殷如掣的惊呼,立即转过头去,望向城门处,而后才听见从那边传来的吵闹声。
一个挺拔的身姿坐于马上,没有要下来的意思,就这样俯视着拦着他的士兵,亦没有要退让的意思,甚至隐隐想要冲破阻拦,马儿刨了两下土地,额上的鬃毛在夕阳下闪闪发亮。
苻缭的心跳得比方才更快,让他不得不捂住胸口,以减缓那处的痛楚。
脑袋有些发晕,他将自己撑起来,有些踉跄地朝着城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