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梦今点点头,掏出几块银子交给小梅,说道:“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先拿着买些吃的,注意低调一点,不要让人瞧出不对。剩下的事交给我。”
小梅接过银子,激动地:“是,小姐。”
白梦今又嘱咐了一番,便先跟凌步非他们离开了。
五人找了个客栈住下,门一关上,姬行歌迫不及待:“你们什么意思啊?姓易的欺负人不是明明白白的吗?咱们直接杀上门不就得了?”
他们五个人,白梦今和凌步非都已接近元婴,剩下三个也不是好惹的,把整个青云城端了都不成问题。
“急什么?”应韶光慢吞吞摇着扇子,“这事明显不对,你没听出来吗?”
“哪里不对?”
应韶光细数:“其一,把白家旁支赶出去,姑且算是起了不义之心,把下仆赶走又是为什么?他们不过在府中当差,换成别人难道不一样吗?”
姬行歌呆了一下:“好像有点道理。”
“其二,先赶白家人,再赶旧仆,然后是自家人……现在易家还剩什么人?”
姬行歌顺着他的提点仔细思索了一番:“你的意思是,易家出事了?”
应韶光点点头:“到底出了什么事不好说,但是肯定有内情。”
凌步非赞同:“应师兄说的对,听他们这意思,易家翻脸是后来才发生的事,别是有什么变故。”
“我先去打探一番吧!”百里序主动道,“易家怎么说也是青云城第一大族,应该很容易打听得到。”
白梦今则道:“我给岳师姐传个信,让她问一问易明长老。倘若易家真出了事,他可能被蒙在了鼓里。”
凌步非称是:“就算易家单纯忘恩负义,我们要收拾他们,最好也跟易明长老说一声。”
虽说他们并不惧怕丹霞宫的一个长老,但这事是易家先违背了约定,这个理得占住,免得将来生出麻烦。
“那我呢?干什么去?”
百里序正想叫她,应韶光已经开口:“我打算去易家探一探,姬师妹要不跟我一起?”
姬行歌爽快应了:“好啊!”
第161章 诡异处
路边茶摊上,百里序正在跟一个大爷闲聊。
“这易家原本不是我们这儿的,据说有位老祖宗在丹霞宫当长老,当年白家出事以后,就被派到这儿来坐镇了。刚开始还好,上头换不换人,我们老百姓日子都一样过,后来……”
“那易家大老爷有两大好,一好财,二好色。白家的产业陆续落到他手中就不提了,别家要是被他看上了,多半也保不住。平日是一毛不拔,连几个兄弟也被他气得别府另居。”
“再说好色。听说他家中原本只有一个老妻,忽然有一天相中了一个戏子,非要抬到家里来。哎呀,当时闹得可大了,那易大夫人亲自带着人去戏楼,要把那戏子打死,后来易大老爷及时赶到,大发雷霆。”
“从那开始,易大老爷一个接一个往家里抬人,有楼里的姑娘,有卖唱弹曲儿的,还有贪图富贵的良家,连长相清秀的小倌也逃不过……后来被易大夫人闹烦了,就把人送回祖籍去了。”
百里序听着不对,问道:“大爷,易大老爷是突然变成这样的吗?”
大爷愣了下:“你这么说……倒也是,不过初来乍到的时候,收敛些也正常吧?”
这话也有理,便是有易明长老做后盾,易家还是需要花些时间,才能将白家留下的势力归为己有。
百里序问:“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爷你记得吗?”
“大概七八年了吧?”大爷回忆了一下。
白梦今走了十二年,也就是说,易大老爷前五年还是很安分的。
百里序又问了些事,最后谢过大爷,主动替他结了茶钱。
他离开茶摊,转过两条街,又打听了一些事,最后停在巷子口的面摊前。
坐了一会儿,有马车停在了路口——此处住的都是平民,巷道窄,马车进不去,只能停在这儿。
车帘挑起,下来一个中年妇人和年轻姑娘。看她们衣着,穿得倒是华丽,但是看她的行止气度,并不像富贵出身。
“哟,桃儿娘,这是干什么去了?买了好些东西。”旁边杂货铺的老板娘跟她们打招呼。
“还能干什么去,给桃儿置办些嫁妆。”那中年妇人满面春风,说不出的得意。
老板娘酸溜溜地说:“桃儿可是去享福的,等她进了易府,要什么没有,哪用得着你置办嫁妆?”
“这怎么一样?易府再好,家里给的总归是爹妈的心意。”
“是是是,你们两口子对女儿那是没话说。”
闲聊了几句,中年妇人便昂首挺胸地带着女儿进巷子了。跟在后头的伙计们快手快脚地送货物进去。
百里序冷眼看着,等马车走了,去问那老板娘:“大嫂,这婶子家的姑娘,就是被易老爷定下的那个?”
“是啊!”老板娘眼睛一亮,语重心长地劝道,“小哥,瞧你这般人才,便是大家闺秀也娶得,可千万不要走错路。桃儿好看是好看,可谁叫被易老爷定下了呢!”
百里序也不解释,向她点头道过谢,便离开了。
离开此处,百里序又去了几个地方,直到天黑,才回到客栈。
-----------------
应韶光在易府对面的茶馆坐了一整天了,姬行歌忍了很久,终于耐不住问道:“应师兄,你到底在等什么?”
两人出门前换了一身装扮,看起来就像凡间的公子小姐,跟修仙有关的法器腰牌之类的也都收得干干净净,连应韶光手里的扇子也变成了普通的洒金折扇,身上的气息更是收敛得半点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