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俗女物语(117)
“你怎么来了?”
周阿发看到他跳了起来,笑嘻嘻地凑到跟前,“你看这个别墅怎么样,一个大老板给他姆妈定的,三个工人足足糊了两天。‘五七’那天我送一个一模一样的给你丈母娘。”
“蛮好,我丈母娘生前没有住过大房子,死后能享受享受也好。”
江天佑点点头。
按照上海这边的习俗,五七当天除了要供菜供饭,还要烧金银纸钱,以及老人生前的衣服鞋袜下去,很是隆重。
这两年大家日子过得好了,也想着给下面的亲人改善改善生活,除了传统的锡箔冥币纸人纸马,还紧跟时尚步伐,从各色家用电器、卡拉 OK 机、录像机,到皮尔卡丹的衣服,人头马 XO 洋酒,总之上面流行什么就给下面烧什么。
当然最气派的还是烧大别墅。
周阿发说他曾经亲眼看到有人烧掉一个迷你白宫。那个老板蛮有意思的,指定要让布什给自己先人当保安。
“你这两天赚了不少吧。”
江天佑看着小工进进出出搬花圈花篮,指了指路边停着的黑色小轿车,“新买的?”
他记得他之前开的是一部国产面包车。
“啊呀,都是辛苦铜钿。我们这种人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一个电话过来,不管是自己老婆生小孩,还是阿爸翘辫子都要第一时间赶过去帮人家尽孝。”
周阿发先是大吐苦水,说到后面忍不住原形毕露开始炫耀起来,“话说回来,这生意一年到头都不会断,永远不怕没饭吃。”
“而且过年的时候稍微涨点价,人家也不会在意的。”
他用大拇指和食指互相搓了搓,眨了眨眼睛,“红包加倍。”
正说着,周阿发的大哥大响起,他冲江天佑摆摆手,转身进店里。
江天佑双手插兜,眯着眼睛看着这忙忙碌碌的一条街和火葬场的烟囱里不断飘出颜色可疑的灰尘。感慨这里明明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却自带一股勃勃生机,让人叹为观止。
一年之内来了两次,师父一回,丈母娘一回,回想起来似乎从来没有好好看看这条马路。江天佑突然来了兴致,从街头走到街尾,一家家商店打量起来。
西宝兴路,以路口的宝兴里命名,一边连着虹口,一边接着闸北,短短 665 米。除了 833 号鼎鼎大名西宝兴路火葬场,这里多是石库门民居,周阿发就住在同和里。沿街的民居都被改造成了店铺,基本上都是香烛店,纸扎店。也有小卖部,半个门面大小,另外半个用来卖鲜花了。
江天佑从街头走到街尾,等他预备开始绕第二圈的时候,周阿发终于打完电话了。
“看什么?”
“随便看看……生意谈得怎么样?”
“几亿的生意,不算什么。”
“吹牛逼是伐。”
“吹什么牛逼,天地银行冥钞呀。面额随便你印,几亿的生意才几沓纸头好伐?”
江天佑哈哈大笑。
周阿发把江天佑拉进店里,五六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正坐在角落里说说笑笑。她们叠锡箔的叠锡箔,折莲花的折莲花,房间里一股浆糊味。
“阿发,不瞒你讲,小饭店最近资金有点问题……”
江天佑找了个小板凳坐下。一个女人过来给他倒了杯茶。
“要借钱?借多少,一句话的事情。”
周阿发拍拍胸脯。
“钱是要借的。还想和你搞点合作。”
“跟我合作?开白事酒店?”
周阿发顿时双眼放光。
周阿发想搞“豆腐饭”好多年了。他手上有资源,有客户,可就是没有可以合作的饭店。要知道开白事酒店的利润可比扎花圈高多了。如果拿下这一块业务,他的“一条龙”那真是从头到尾服务到家了。
“你出地方我出客人,利润对半分。酒菜价格随便你开,没人管的。”
江天佑愣住,低头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
“为什么?怕晦气?”
周阿发急了,“死人算什么晦气,穷才是最大的晦气。少爷,我以为你是明白人。”
而且这豆腐饭的生意可比普通饭店好做多了。中国人遇到红白二事就会变得无限妥协,只要明面上不出大错就行,能糊弄就糊弄。老古话说的好,“讨饭三年,不想做官”。做他们一条龙生意也一样。虽然名气不好听,但是本小利大,不然周阿发家也不会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来继承家业。
“你先别激动,豆腐饭确实是豆腐饭。不过要做豆腐饭的生意,也不是非要去酒店不可。”
江天佑指着不远处的殡仪馆,把手搭在周阿发的肩膀上。
“啊?”
周阿发满脸疑惑。
第64章 向死而生 中
大年初二
从公交车上下来,贺敏敏心情不太爽快。
她特意坐车去了趟跳水池找黄生,没想到扑了个空。
她跟人家打听老法师是不是回香港了,结果对方还反问她爷叔什么时候回来。说她和老法师关系那么好,要问也是他们来问她。
贺敏敏出发前打过黄生名片上的电话,没有人接听。江天佑帮他打听过,这是个酒店的电话。他说最近社会上有很多人开公司。说是公司,其实也就一两人,随便找个酒店旅馆租一间长包房就好开张了,是所谓的“皮包公司”。
贺敏敏心想自己如果也下海做生意,恐怕也要成为皮包公司的一员。
她已经写好了辞职信,准备年初五去单位交到人事科。贺敏敏明白这样的举动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他们一定以为自己心虚了,准备夹着尾巴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