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却都记得(150)+番外
他迅速把地里的活干完,然后骑车去了开发区广场。
他找到了19路的站牌,一站一站地数着站名,终于在最后一列看到了四个字:福山公墓。
李立冬怔怔地站在那里,那四个字让他莫名心疼。
他忽然想打开微信想跟她说些什么,却收到新闻推送:【我市最大出国劳务公司涉险诈骗,负责人疑似卷钱跑路】
新闻图片里的那个男人他未见过,但“林振昌”是谁,他是知道的。
所以她是因为这个难过,才去看她妈妈?
李立冬握着手机坐在公交车站的椅子上,看着路灯下一辆又一辆19路开来又驶离,终于等到林恩宁从最后一班车上走了下来。
他推着自行车走过去,四目相遇,没有多余的寒暄和问候,他只是说:“上车吧。”
林恩宁垂眼坐在后座,然后抱住他的腰,自行车再一次穿梭在夜色中,夜风掀起他们的衣角。
-
两周后,李淑兰被推进手术室,谁也没想到,人推进去半个小时便推出来了。
医生说了一长串复杂的术语,李立冬听不太明白,但医生的意思他听懂了。
那就是手术失败了。
李淑兰的心脏构造特殊,大夫开胸后才发现,以台城的水平,做不了这个手术。
“只能去北京上海看看了,大城市医生见得多有经验,他们或许有办法。”
李立冬跌坐在长椅上,李春则拉着医生歇斯底里地喊着:“你们治不了为啥不早说!为啥还要骗我们动手术?!”
第89章
医生解释道:“我们也不想遇到这种情况!!但有些位置不论前期怎么照都照不出来,不到手术那天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李春大声骂道:“明明就是你们医院没本事,还在这推卸责任!我要去告你!我现在就去告你!”
“随你!你去哪儿告我都问心无愧!”医生也恼了,甩开李春的手,径直离开。
“呜呜呜~”李春哭着坐在地上,“妈~~你命怎么这么苦啊。”
李炳山的叹气声被女儿的嚎啕大哭淹没,他紧锁着眉头,从衣兜里掏出烟,一瘸一拐地向楼梯间走去。
父亲的背影无力又绝望,李立冬痛苦的垂下头,不敢再看。
林恩宁听到消息后, 第一时间联系了住在上海的小姑。她记得小姑父好像就在医院工作。
只是电话打过去,对方一天都是无法接通。她想了一会儿,找出小姑的微信给她发了条消息,对方果然把自己拉黑了。
林恩宁不禁摇头苦笑,人生还真是无常。
小时候每年都要给自己买公主裙的亲姑姑,如今也怕她上门借钱吧?
她干脆删掉了小姑的联系人,然后给在上海念大学的高中同桌打了电话。
她记得这位高三同桌的母亲曾经在上海做过心脏病手术,对方接到电话答应地十分爽快,只用一天时间就把上海几个医院和医生联系方式发了过来。
“我打听了,能做这种手术的全上海就那么几个人。其他的我不了解,但有个大夫当年给我妈做过手术,我还是比较推荐他的。现在他退了休又被医院返聘,每周只有周二和周四才出诊,你最好网上预约一下他的号。”
“谢谢啊~给你添麻烦了。”
“我就是打了几个电话而已,哪里麻烦了!”女生在电话里笑地爽快,“林恩宁,我得有4年没见你了吧?你要是来上海一定要告诉我,咱俩说什么都要见个面!”
“一定!”
她把联系方式转给李立冬,嘱咐他马上在网上预约,尽早去上海看病。
李淑兰的病也确实不能再等了,趁着暑假,李立冬和林恩宁一起,带着母亲来到上海。
一下火车,大城市的复杂和繁华就给了李淑兰一个下马威。眼花缭乱的地铁让她辨不清方向,呜呜泱泱的人群让她一阵子胸闷。
好不容易从地下走到地上,李淑兰顿时瘫在了路边,“这可比上山累啊,这转转的俺都晕了。”
林恩宁扶着她去椅子坐下,给她买了水,缓过一阵后决定不坐地铁,打车去医院。
李淑兰心疼钱,“打车不是要好几十吗?还是坐公交吧~”
不等林恩宁开口,李立冬道:“妈,公交站要走好久呢,再说十几万咱都花了,还差这十几块钱吗?您要是再逞强,晕上海马路上,让我怎么办?”
“好好~听你的,打车。”
李淑兰扶着儿子站起来,两腿依旧没有力气。
现在的她再也不是当年了,生怕真晕过去,再花个几万块钱。
到了医院,林恩宁一路冲在前面,挂号、排队一步接着一步,比一脸茫然的李立冬沉着不少。
治病的这段时间,林恩宁前前后后帮了不少忙,李淑兰都看在眼里。
“还是城里人见过世面,要是将来她真进了咱家门,说不定是你的福气。”
李立冬看了眼母亲,对她的态度有些吃惊,“妈…。”
李淑兰叹了一声,“我病这一场也看开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只要你俩过得好就行,攀高枝咱也认了。”
“您说什么呢!”李立冬耳朵飞红。
-
专家看诊干脆利落,当场就点头说这个手术可以做,风险也不算太大。
只是部分材料需要用进口的,可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会额外多花个五万八万。
李立冬喉头一滑,眼神黯淡,“那个…大夫,想要治好我妈这个病,总共需要花多少钱?我们没有医保。”
“没有医保?”专家愣了一下,“其他保险也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