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他却都记得(155)+番外
可这两人的表情哪里像分开的情侣?
李立冬不理解,他想问姐姐到底怎么一回事,李春却站了起来,“我去厕所。”
人一走了,陶阳脸上的笑便全部消失了,“弟弟,你吃什么啊?”
李立冬根本没有心情吃包子,“你跟我姐…到底怎么一回事?”
“我跟你姐啊…。”
陶阳默默转过脸,茫然地看着马路。
“我们从来不敢争,也没有争的勇气。”
“人呐,有时候就是这样子,越是认为自己平凡、自己普通,你就越是没有什么路可走,选择也就越少。”
“我有爹娘要养,有念大学的妹妹和娶媳妇的弟弟要帮,我不可能跟她去台城的,只能娶个跟我回老家的媳妇。可你姐,根本不可能嫁到我们村。”
“不怕你笑话,我只敢在梦里带你姐私奔。”
“有一次我梦见我俩逃到了大西北,养牦牛,一头两万多,养了100多头呢!我高兴的啊~我抱着你姐又跳又唱,从来没有那么高兴过。可我笑着笑着就被手机叫醒了,家里又要盖房子的钱了。”
“从一开始我心里就很清楚,我们结不了婚。可在广州这几年,我们吃住在一起,打工仔一起,比夫妻都恩爱,从来没吵过一次架。”
陶阳忽然笑起来,“我有时候都恍惚了,我就问老天爷为什么广州不是我的家呢?为什么还要我回去呢?”
他明明还是那样笑着,眼角却洇出泪来,“你说我能怨啥?只能怨命了。”
“唉~”
陶阳用一声叹息结束了他的自言自语,李立冬怔怔地坐在那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第92章
李春很快回来,她把那一袋子钱换成银行卡递给李立冬,然后坐在陶阳对面,若无其事地吃着饭。
陶阳似乎也跟她有了默契一般,一顿饭吃得平淡安静,就像互不相识的三个人拼桌一样。
吃完后一声再见,各自踏上各自的人生道路。
李立冬忍不住回头看陶阳,他走得很快,匆匆赶路的背景融在人群中,看不出什么异常。
再转回身,李春却已经走远。
李立冬急忙追上去,问她:“姐,你们…就这么分开了?”
李春没有理他。
“你们这样…为什么还要分手?”
“哪样?!”李春倏地停下,直视着他的眼。
“就是…。明明看起来挺好的…为什么还要分手…。”
李春一双冷静的眸子,盯得李立冬莫名发怵,不等她开口,他主动迈开脚继续向前走。
李春站了一会儿才跟上他,淡淡道:“谁说两个人感情好,就一定要在一起?”
李立冬不解,“那不在一起,你们谈恋爱是为了什么?”
李春愣了一下,而后垂眸笑笑,“大概是…。当时太孤单,只想找个伴儿吧。”
“那你们这恋爱谈的也太不负责了~”
“负责?呵呵~傻弟弟,这世上有几人能对另一个人负的起责?”
她说完越过李立冬,径直走回学校门口的公园,去找李炳山。
-
班主任下午见了李炳山,把李立冬的退学申请还给了他。
出乎李立冬的意料,平日里总是看他不顺眼的班主任,竟然带着李炳山去见了校长,他甚至在这短短两日的时间里,联合了系里不少老师,联名写了一份申请。
他建议针对李立冬家庭的特殊情况,申请将李立冬的毕业分配定向城市由滨北改为台城。
“你要知道,分配的事是人家滨北教育局和台城教育局说了算,咱们就算想插手也是鞭长莫及。”校长看完这份申请就扔到了一边。
“王校长,话可不能这么说。”班主任拉着李炳山上前一步,“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学校每年都要对贫困学生进行重点帮扶,李立冬绝对符合特殊帮扶对象的所有条件。这孩子不仅是真贫困,而且父亲残疾,母亲重病在床,父母双双失去劳动力,还需要人照顾。他为了母亲看病,上学期请了一个多月的假,但期末考试一课没挂。”
“这样一个大一大二全年拿奖学金的优秀学生,为什么眼看大四突然提出退学?不就是因为他要去滨北就业,无法回家照顾重病的母亲吗?”
班主任越说越激动,“咱们要是不管他,不拉他一把,非要让这孩子去滨北,工作家庭都顾不上,生活只能更艰难。”
王校长掀起眼皮子,“那他怎么当初不报台城的定向?”
班主任急道:“咱学校没有啊!人家这不是为了念咱们省师吗?再说了,那时候他妈妈也没生病啊!”
王校长叹了口气,撇了眼一身土色的李炳山,见他站立的姿势确实异于常人,于是说:“这位家长,先请坐吧。”
王校长又把那份申请拿回来,从头看了一遍。
班主任见他面色松动,立刻杵了下李炳山。
来的路上,他就跟李炳山打了招呼。
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李立冬退学绝对是因为毕业后要去滨北,离家太远不能照顾母亲导致的。
假如能帮他把工作调回台城,肯定能解决他当前一大半的问题。
李炳山听完当时就拉住班主任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现在他得到暗示,噗通一声跪在地下,朝着王校长就磕起头来。
“哎呀这可使不得!快起来!这位家长!”王校长当场就从座位上弹起来,“不至于!不至于!”
李炳山带着哭腔道:“王校长,我替孩子他妈谢谢您!你这是救了我们全家人的命啊!”
班主任也立刻道:“是啊,咱们关键时刻搭把手,总比把孩子逼得走投无路,在咱学校跳个楼什么的要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