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皇的意志觉醒了(162)

作者: 秦晚书 阅读记录

三月内不招待任何人上门。

等到嬴柱醒来,他颤抖着手,一脸麻木的对嬴政说:“政儿,我没有君父了。”

嬴政伸出胳膊拍了拍大父的后背,轻声对他说,“曾大父会在天上看着我们的。”

嬴柱强撑起身体,对嬴政说:“对,你曾大父一定会看着我们的。”

说着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他一边擦眼泪一边问嬴政,“政儿,现在外面情况如何?”

嬴政想了一下,道,“阿父和子傒伯父正在处理曾大父的丧事。”

嬴柱又哭出了声,赶紧下地,道,“我真的太不孝了,居然连君父的丧事都要交给孩子们。”

嬴政看到他下地的时候腿软了一下,赶紧伸手扶了一下,安慰道,“曾大父不仅是你的阿父,也是阿父和子傒伯父的大父,而且曾大父肯定也知道大父你的孝心。”

老秦王薨了的消息一传出去,咸阳的子民们纷纷跪在地下,朝着王宫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心里也默默哀悼。

不出多长时间,其余国家也得知老秦王去世的消息,纷纷派遣来使参加丧礼。

安国君,也就是现在的秦王,站在朝堂上拿着文书细数老秦王曾经的功绩,最后追封谥号为秦昭襄王。

又对下方的臣子们说:“按理来说,百姓和诸位该为君父守孝一年,但是秦国眼下正是发展的好时候,孩子们也不能一直不食荤腥,这对我秦国的未来百害而无一利,传令下去,所有人为秦昭襄王守孝三月,而孤,为君父守孝三年。”

众大臣跪了一地,士仓站出来道,“安国君不可,国不可一日无君,您理应先登基,而且守孝三年,您的身体也守不住啊,还望安国君三思。”

安国君压下心里的怒气道,“当初君父也跟我说过他去世后不宜大办,但这是我做儿子的一番心意,等守孝期过后再谈登基的事。”

士仓和众大臣连忙道,“请安国君三思,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人本在外地的赵摎这个时候身着盔甲赶了进来,一进殿就跪在地上,“摎自请陪葬,求君上允许。”

其他人听到赵摎这么说,也立马给安国君扣了上去,“请君上三思,不可如此任性啊~”

安国君本就强撑着身体上朝,被赵摎和众大臣一气,气血直冲脑门晕了过去。

子楚连忙冲了上去。

第99章

众大臣乱作一团, 嬴政悄悄走到赵摎身边,低声道,“将军何至于此?”

赵摎的才能和勇猛众所周知, 而大父也不是什么心思狭隘之辈, 对于曾大父留下来的大臣, 他肯定会善待善用,这也就意味着将军摎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赵摎依旧半跪在地上,健硕的身体一动不动, 低声对嬴政说:“你不懂, 君上对我来说如天上的红日, 现在太阳落了, 我自然应该随太阳而去。”

“就算曾大父更希望你为秦国效力, 发挥你应有的才能?”

赵摎犹豫了一下,继续点头,道, “我之前森*晚*整*理如此勇猛是因为我知道君上在看着我,现在......”

二人陷入了沉默,嬴政想到当初曾大父对自己的叮嘱, 叹了口气道,“曾大父之前跟我说过你是一个优秀的将军,还叮嘱过大父要善待你和蒙将军。”

他深吸了一口气, 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诫, “而且你是不是忘了,秦国早已废除了活人陪葬的规矩,秦国好不容易才摆脱了蛮夷的称号, 你现在这样,不是让曾大父为难吗?”

赵摎咬紧牙关, 双眼紧闭,那不断起伏的胸脯展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嬴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有点悲伤地说:“曾大父很看好你。”

赵摎的大手捂上了脸庞,他抬起头的时候,嬴政从手指的缝隙中看到那密密麻麻的红血丝,整个人看起来犹如困兽。

“我不知道,”赵摎声音茫然,“我这一生,毕生的愿望就是能够伴随王上身边,无论生死。”

“可是曾大父更希望你能够活着,”嬴政苦口婆心地劝他。

赵摎思索良久,最后道,“如果我自请殉葬会给王上招来诽议,那我想去给君上守墓。”

这人怎么还越劝越坚定了呢?

嬴政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

但内心不免悲凉,宝剑封鞘,名将退隐,这何尝不是一种孤寂

等到医师来给嬴柱诊断了之后,子楚站出来让诸位大臣等待一会儿,又咳嗽了一声,对赵摎小声说:“你能不刺激君上吗?”

赵摎听到这话不乐意了,他怎么刺激了?

立马反驳,“我说实话对君上来说很难接受吗?秦国什么时候离不开我赵摎了?”

说着还自己生上气了,双手抱臂头撇在一侧,不去看子楚,“我不管,我就是要陪着王上,王上现在一定去找武安君了,我再不去君上就要忘了我了。”

子楚也气得头疼,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了,赵摎这个大蠢货还在这里混乱臣心。

子傒也不惯着他,走过来直接给了赵摎一拳,“你的心里只有大父吗?你难道就不为秦国为大局考虑一下?”

子楚心里悄悄给平日里不对付的子傒点了个赞。

赵摎头偏到一边,依旧倔强,“我不管,我就要陪着王上。”

嬴政站在一旁,能够清晰地看到所有人脸上的神色,他明显看到赵摎的眼里泛着泪光,又强行瞪大不让眼泪流出来。

子傒伯父和阿父眼里有悲伤,也有气愤,还有一丝烦躁和不耐烦。

置身处地,嬴政都能够理解他们,但是当真正是他们其中一个人的时候,事情就麻烦了,尤其是子傒伯父和阿父并不是话语决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