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皇的意志觉醒了(223)
“赵举你个老匹夫,什么叫我想回楚国,君上没了你高兴坏了是吧?毕竟君上还在你们赵国迟早完蛋!”
对方直接站起来破口大骂,“我呸,我跟你这个叛徒不一样,我既然来了秦国自然不会想赵国,不像你背地里给楚国传递秦国机密。”
有听不下去的想要劝他们两冷静点,结果被赵举追着杀,“你楚尔又是什么好东西?你没给楚国送消息吗?”
“赵举你这个匹夫,简直是不可理喻!”
“怎么?我说的不是事实?在场的你们有几个人是真的在为君上伤心?看看你们那得瑟的嘴脸,但凡有一丝伤心老子都不会当场揭穿。”
赵举站起来对嬴政行了一重礼 ,面色沉重,“臣赵举在这里举报楚余、楚尔、梅风三人私通楚国,折损我秦国利益。”
被点到名的三人连忙站起来为自己辩解,反告赵举形若癫狂,故意陷害。
嬴政看着他们狗咬狗的场面,内心没有丝毫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冷笑!
这群人对他不放心可以理解,他这还没上任就给他下马威,就这么猖狂吗?
嬴政抬了抬手,示意他们安静,道,“将殿下四人全部关押,交由监察部巡查。”
先统统拿下,查完自然会给他们一个清白。
秦国其实一直都很缺人才,虽然堂上看着官员众多,但出身秦国的却没几个,大部分官员来自楚魏两国,这些人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国家不被重用,被逼到秦国的。
现在这番作秀,恐怕是被秦国最近的变化吓到了,想要试探一番。
吕不韦作为子楚留下来的支持者之一,自然开口应下,孟二立马带着侍卫进来将四人带走。
荀子冷眼看着众臣交头接耳的模样,站起来建议道,“按理说太子应该为君上守孝,但事出紧急,老臣恳请殿下即刻登基,秦国社稷不容有缓。”
这怎么能行?殿下众臣又开始不满了,连忙拿出祖宗的规矩说事。
车迅按照子楚事先安排好的那样,上前两步对着众臣行礼,然后道,“大家冷静一下,老臣这里有君上事先拟好的旨令。”
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卷牛皮纸,上面写的是秦国的密文,一般用于重要情报和传位,非一般人所能看懂。
吕不韦和荀子上前确认是子楚的字迹之后对着众臣点头宣布,“是真的。”
车迅这才清嗓开口大声诵读,“从来君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今孤年岁尚短,在位三年,实赖自身体弱身亏,非孤凉德之所至也。
......
太子嬴政,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必能克承大统。孤欲传大位于太子嬴政。成蟜当与兄长戮力同心,拥戴新君。重臣吕不韦、嬴子傒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著继孤登基,即君王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嬴政听着彻底红了眼眶,成蟜听完子楚遗诏的那一刻叩首,高声道,“成蟜接令。”
嬴子傒也在这时赶到,结果车迅手里的牛皮卷认认真真看完,对一群注视他动作的大臣冷笑道,“怎么?怕孤把这遗旨撕了吗?还是期待我把它撕了?”
嬴子傒的嘴巴向来刻薄,众臣齐齐垂头不吱声。
然后听到子傒说:“字迹是真的,子傒自当领旨,全力辅佐新君。”
说着对嬴政双手一叠,双臂往前一推,深深鞠躬。
嬴政赶紧伸手把他扶起来,面上关切道,“政儿尚且年幼,还望伯父不吝赐教,帮助政儿共扶社稷。”
嬴子傒心里恨恨,子楚的儿子跟子楚一样是个会装的。
但面上还是要配合,不然让心有不轨的老东西们还以为他们秦王室内部不稳,有机可图。
身份最合适的两个已经认可了太子,他们这群人还能怎么办呢?
众臣自然应下,齐齐道,“臣拜见新王。”
嬴政淡声道,“孤自当勤勉,众臣还有什么要禀报的吗?”
嬴政见他们不吱声,又道,“无事摒退,伯父、成蟜、吕相,还有荀师留下。”
成蟜等人离开后就立马扑过来抱住了嬴政,双眼发红道,“哥哥,成蟜不是故意的,以后成蟜陪着你。”
子傒就见不得他们这种兄友弟恭的模样,出声刺道,“不是故意的就是有意的喽,都是过来人,别装。”
嬴政把成蟜揽在怀里,为成蟜发言道,“伯父是没有对你好的兄弟吗?”
子傒翻了个白眼,不爽道,“你以为我是你这种渴求亲情的小屁孩吗?身为王者,最忌讳感情,更何况像他这样的小傻子,被别人鼓吹几句就叛变了。”
他更情愿看到两个为王位相争的兄弟也不想看到这一幕,王室里最害怕的就是这种一强一弱和谐相处的,弱的还是个傻的,这就更恐怖了。
就像他说的那样,一旦被人鼓吹几句呢?
不要小瞧弱者,有的时候弱者一击也很致命。
成蟜听到子傒这话不满地盯着子傒,大声反驳道,“成蟜才不会,哥哥好成蟜就会很开心。”
子傒更加不信了,阴阳怪气道,“那你刚刚为什么道歉,不会是因为对你哥哥太好才道歉吧?”
成蟜鼓了鼓腮帮子,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泪水在眼眶打转。
嬴政看到有点心疼,用袖子给成蟜擦拭了一下眼泪,为成蟜说话,“成蟜还小,再说了,我相信成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