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苟在将军府(245)

作者:w子乌 阅读记录

 他最近忙春闱的事情,没顾上雅晴。

 但是听夫人说,女儿做了新的生意——卖奶茶。

 不是突厥人喝的那种咸奶茶,是甜的,他也尝过,味道很好,应该能在京城受欢迎。

 可女儿不仅卖奶茶,还卖牛奶。

 他们这样的人家自然知道牛奶是好东西,能益气、补五脏,可是能喝到牛奶的百姓少之又少。

 夫人说了,女儿卖牛奶是顺带的,不怎么赚钱。

 按月订、按年订还能优惠,甚至专门雇了跑腿儿的,可以给京城的人家送奶上门,听说以后还想多开几家奶站。

 目的就是想让华夏百姓的身体素质提上来。

 还说人家突厥从小就喝奶吃肉的,身体就是比咱们强。

 所以她想咱们肖家已经赚了不少钱,要是能为华夏的百姓们做些实事,让他们立起来了,那不比什么都强?

 不得不说,他闺女比他看的远。

 他干工作的时候,真就是一板一眼,想着把事儿处理好就行,

 而他闺女,在赚钱的同时还能想到为百姓做些什么,这就是他得跟着学的地方。

 正如他手上拿的这张试卷,言辞犀利,观点明确。

 其他考生多是引经据典,将孟子他老人家的观点分析了个遍,再象征性的说些利弊。

 有那么几个分析的特别精彩的,已经进了殿试的名单。

 但你要说他们真的写了什么吧?

 除了个别几个人隐晦的带出了些自己的意思,其他的你还真看不出来。

 可这也是学问,因为学子们都知道,这张试卷是要给到监考官以及皇上看的,谁也不知道阅卷的人心里是个什么想法,只能走中庸之道,顺带出自己看过多少书。

 只要文章写的精彩,这就够了。

 他手中这一份,是属于写的旗帜鲜明,丝毫不拖泥带水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人拿不定主意。

 因为这张卷子几乎将朝堂之上管实事的部门喷了个遍,包括他这个户部尚书。。。

 就是过了,也不知道该将这人分去哪里。

 肖桓思量再三,还是将这张试卷放到了左手边的卷子堆里。

 ==========

 严子骞等人考完试以后就回了初叔的庄子上等放榜。

 他们最近也赚了些‘外快’,帮着各大书局写些文章,又卖了些字画、手书,兜里才算稍微宽裕了起来。

 什么时代都一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要你有那个举人的名头,那么便有的是人愿意花钱来买你的笔墨。

 有些名流子弟不太愿意将自己的笔墨流传出去,但是他们几人倒是对这事没那么抵触。

 又不是坑蒙拐骗,本来就是寒门子弟,穷的一直靠初叔他们接济,现在也就别整那没用的了。

 兜里有了钱,三人一大早就出门逛街去了,回来的路上手里满满当当的提了不少东西。

 “吴兄,这肠蒸熟了初叔能咬动吧?最近他上火了,牙口好像不太好。”

 严子骞买完了以后,才开始担忧买的东西合不合适。

 吴晁手上也提满了东西,举起胳膊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应该可以吧,就算暂时咬不动也没事,这东西挂着,现在天气也不热,能放住。”

 陈骁将东西都拎在右手上,左手抱着一杯奶茶,

 “慢点慢点,别叫我弄洒了。”

 严子骞回头看着陈骁,也放慢了脚步,

 “京城的茶跟北地真是不同!竟然是甜味的,确实好喝。就是排队太久了。”

 他们刚刚光排队买奶茶就用了小半个时辰,还用了‘会试券结票’,只要十文钱,就可以买一壶。

 他们三人喝了两壶,最后一壶决定打包带走,回去给初叔他们尝尝。

 “嗯!而且还加了牛乳,喝起来感觉甚是顺滑,日后有了俸禄,真想每日都买上一壶!”

 吴晁看着说这话的陈骁摇头笑了笑。

 到底还是年纪小,他倒觉得刚开始还好,喝多了稍微有些腻,不过倒是能饱腹,那‘芋圆’吃起来还挺有嚼劲的。

 等三人回到庄子上一看,竟然只剩寥寥几个人。

 问了剩下的人以后才知道,原来初叔又跑隔壁夏姑娘的庄子上串门去了。。。

第190章 种地与收年礼

 初仞等人最近经常往夏衡的庄子上跑。

 都是将军府的人,从夏衡用几棵土豆种出了五十八斤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不胫而走了。

 不过镇北军出来的人有一点好,就是不管在自己内部怎么传,对外一定只字不提。

 可自从知道隔壁已经开始准备种菜了,他们这些将军府的老人哪里还能坐得住?

 尤其是在问过自己女儿以后,得知夏姑娘还种了些新种子。

 庄稼人怎么可能对“新种子”这三个字不感兴趣?

 于是就经常跑到隔壁庄子上眼巴巴的看着,逮着个人就聊两句。

 他们也知道这东西重要,所以并不要求自己能上手碰碰,甚至连看两眼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菜种被看坏了。

 陈穆等人倒是也没挡着让他们看,来之前他们就已经调查过,这附近的田地都已经被镇北将军府和肖家买下来了。

 本来他们还跟陛下提过要不要将这一片地全部包下来,因为干他们这行的都知道,只要你旁边有别家的地,那你种什么肯定是瞒不过人家的。

 不过他们陛下说了,夏衡就是将军府的人,他也给打过招呼了,不会有人乱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