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苟在将军府(291)

作者:w子乌 阅读记录

 可你知道?这帮畜生不止杀人、抢粮食,还故意在村子中间架了一口大锅!

 里面煮着。。。哎!呕。。。”

 墨青看他的样子也能猜到突厥人干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胃里一阵不舒服,没再开口。

 苍楚漓回来也没用晚饭,今日之景不是他见过最残忍的,

 可突厥能做到这份儿上,只能说明是已经下定决心与华夏不死不休了。

 墨青将今日收到的信件送到自家将军手上,苍楚漓没有立刻拆开,

 为将者,最忌讳心浮气躁。

 待好不容易平静了自己的心绪之后,才看向手里的信件,是光霁寄来的。

 拆开以后逐字逐句的看完,一颗心也跌倒了谷底,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他和光霁都知道,这里面不可能没有程哲颂的手笔,但是这回他偏偏站在了大义那一边。

 南边和东边竟然也开战了,那便不能置百姓于不顾。。。

 苍楚漓思索再三,而后叫来了张副将和二墨,

 “下一季镇北军没有补给,你们先将营里的粮食总数报上来,而后我们重新列计划。

 之前让镇北军闲时开荒耕种的收成如何?”

 “回将军,去年天旱,收成不尽人意。不过也有一些,可是属下想问问,此事是皇上应允的吗?”

 老实人张强也忍不住发问了,不能次次都是他们遇上这种事吧?

 怎么他们在前线拼了命的想平突厥,后方的人拼了命的想拖他们后腿啊?

 还好前年他们被饿了三个月以后,将军便开始让常驻的镇北军在附近找空地开荒种田,

 而镇北军的地盘自然也没什么人敢过来,如此才能收获些粮食。

 可真全部打起仗来,这也不够消耗的呀!

 “突厥已经对华夏东、南两边都发起了进攻,南境今年粮食短缺,所以得先紧着他们来,我们先想办法熬过这三个月。”

 张强得了答复也没再抱怨,这倒是能理解,打起仗来哪都不好过。

 “还好将军有先见之明!之前缴获的金银全部用来买粮了,若不然,兄弟们还有一苦!”

 说到这里,苍楚漓也有些担心,

 “又快过年了,我们也不能太大肆的买粮,北地的百姓们今年也不好过。。。

 趁着还未封山,编几个小队,到山上去寻些吃的,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是!”

第228章 《华报》

 最近民间又不知道从哪刮出一阵妖风,

 说今年开战是因为当今圣上没答应和亲,又杀了突厥大王子呼延烈才遭到了突厥人的报复。

 这股流言愈演愈烈,让百姓们起了些怨气,你说一个女人,娶就娶了呗?还硬要拿乔!?

 不过倒是没几个人敢将这话说出口,只是一种名为紧张的情绪在京城百姓之间无形的流淌着,连逐渐临近的年关都没有多少热乎气。

 买粮的人比之前多了不少,多是心里不安的老百姓。

 大家就这点想法,天下要乱了?那我先把米粮都屯够了,再把门一关,什么事也影响不了我。

 粮铺的价格都比之前上涨了不少。

 就在这时,一种名为《华报》的读物横空出世,一经推出就迅速占领了大街小巷酒楼、茶馆的显眼位置。

 连稍微大一点的商铺都会在桌上摆上几份,供休息的客人观看。

 想买的客人,两文钱就能带走一张。

 用的纸张算不上好,字也是印上去的,不过倒是很清晰。

 标题便是《华报》两个大字!里面的消息可都是百姓们最感兴趣的。

 明年二月底,千金郡主及其合伙人就会放出第一批高产粮种,

 到时候会专门派人培训教学,手把手的教你种粮,还不要钱!

 就是种子得自己买,价格待定。

 这可把百姓们激动的不行!

 朝廷的粮种一般都是先紧着南方那边来,毕竟人家气候好,雨水多,收成也多。

 就是前年一涝,影响的京城粮价都涨了。

 这回他们有郡主了!也能赶上趟了!

 你看现在市面上都没卖的呢,证明他们真的是第一批!郡主可真是个好人!

 明明可以多捂一两年,把钱赚够了再公开,可是人家没有,反而还派人手把手教你种地,就怕咱们百姓吃不到肚子里。

 哪怕大多数贫农都知道这第一批肯定不会轮到自己,因为又得买种子,还得肥地,他们还达不到那个条件。

 可是那也开心呐,因为既然放出来了,不是这一批也有下一批啊!

 再看看介绍,亩产五千多斤!那能养活多少人啊!

 吃饱了,有力气,就能好好干活儿,他们说不定也能有点余钱,买后面的粮种了!

 既然如此,粮食还是少囤些!

 高产粮食一出,那日后粮价肯定会降,没必要挑现在最贵的时候买。

 你说打仗?

 多看看《华报》吧!镇北大将军前些日子已经连杀两个突厥将领啦!

 虽然他们好些人都知道这事儿,可是登报了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华夏定然是有神明庇佑的!

 再说皇上。

 原来皇上是不想推任何人出去给突厥才不答应和亲的,这说明什么?皇上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子民啊!

 不和亲才是对的!真想和亲,他们那公主为啥非皇上不嫁?咋不想嫁给他们将军呢?咋不送个什么,质子过来呢?

 他们华夏是有骨气的,能靠裙带关系说缓和就缓和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