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1127)
五斤左右的公鸡,肉质是最细嫩的,口感最好。
若是再大一点,肉质会变柴,吃着就没有那么好吃了。
而且,因为兔子的皮毛比较重,骨头多,肉少,只有达到了这个重量的兔子,才能符合利民食品厂的标准。
徐婉宁新雇佣的残疾退伍军人,有专门负责称重的。
不论是兔子还是鸡鸭,只要达到这个重量,就会出圈,第一时间送到利民食品厂。
杨老板对做鞋很有天赋,关于饮食了解的确实不多。
听完张厂长的解释,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而问道:“那,风干兔多少钱一只?”
“我们直销价格是两块五一只,不论口味,全都是两块五一只。如果咱们的合作能谈成,我们能给你的价格是两块钱一只,每一只优惠五毛钱。至于风干系列到了羊城后,你卖多少钱一只,价格由你定,我们不插手。”
徐婉宁插话:“只要不超过三块五一只,我们就不插手。要是你的售价太高了,导致羊城和京市的价格跨服大,可能会引起羊城百姓的不满。为了维护利民食品厂和徐家铺子品牌的形象,所以最高价格必须得控制在三块五。”
“巧了,我想的也正好是三块五一只。徐老板,你真不愧是我的知己!”
徐婉宁扯了扯嘴角,无奈苦笑。
她怎么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杨老板的知己了?
而定下这个价格,也是徐婉宁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羊城因为地理位置和生产力,所以那里的百姓都在做小生意,整体的经济目前要比京市还好上一些,消费力自然也是不弱的,再加上那边的畜牧业不发达,所以价格高上一些,他们都是能接受的。
但也不能高太多,不然就真的是自砸招牌了。
这种事儿徐婉宁肯定不能做。
价格定好,杨老板拍板签合同:“四种口味的风干兔和风干鸡,一共八种,每种都给我来一百只。”
徐婉宁眉心突突直跳:“杨老板,养殖场目前能出圈的兔子,远没有四百只。”
养殖场如今还不到一千只兔子,很多还都是刚出生的幼崽。
“啊?”杨老板皱眉:“那你们能给我多少?”
“这样吧,这是咱们的第一次合作,保险起见,四种口味的风干兔和风干鸡,我们各给二十五只,一共两百只。”
这个数量,直接缩水了四分之一。
“杨老板,你也别觉得数量少,你先运回羊城卖着,等你卖完了,咱们第二批的也就上来了,咱们的合约是长期有效,并非是一次性的。”
杨老板别无他法,只能同意徐婉宁的提议。
风干兔是两块钱一只,风干鸡是三块五一只,一共五百五十块钱,杨老板当场拿给了张厂长。
第1042章 汽水的合作(加更1)
“预祝咱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杨老板扭头对徐婉宁说道:“跟那个养殖场的老板说说,赶紧扩大规模,多养点兔子和大公鸡。我敢保证,这两百只风干兔和风干鸡,保准不超过十天,就会卖的一干二净!”
这还是往保守了说。
羊城有那么多区县,只要他用心去卖,别说两百只了,就是五百只,也能在两天之内全部卖完。
徐·养殖场老板·婉宁:“好,我会好好跟养殖场的老板说一声,尽快扩大规模。”
杨老板拍手:“这才对嘛!对了,我冒昧地问一句,既然我已经来利民食品厂了,我能否参观一下你们制作汽水的生产车间?”
“这个,自然是没问题的。”
作为华国第一大食品厂,利民食品厂的任何生产线都是符合甚至高于国家标准的,完全不惧怕任何人来参观甚至是审查。
再者,不论是可乐还是果味汽水的核心配方,一直紧紧地攥在徐婉宁的手上,就算杨老板亲眼瞧了,也保准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生产线上观察了一圈,杨老板再次拽着张厂长谈合作。
“张厂长,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咱们能一起合作卖汽水?”
张老板摇头:“坦白讲,入冬这几个月来,羊城确实是可乐和汽水销量最高的地方。但我们已经有一条运输线了,所以,恐怕不能合作。”
要是跟杨老板合作,对于利民食品厂而言,并没有实质上的利益。
杨老板竖起右手的食指,在眼前轻轻地晃了晃,“不不不,张厂长,你一直守着京市的一亩三分地,只看到可乐在京市的销量,却不知道可乐在羊城的情况。”
“哦?那不如杨老板同我说说?我愿闻其详。”
杨老板清了清嗓子,这才徐徐说道:“除了你们利民食品厂生产的徐家铺子牌可乐外,市面上还有外国卖的可口可乐。你们的可乐,在羊城卖两块钱一瓶,而可口可乐能卖到两块五甚至三块钱,你知道为什么吗?”
“多少?你说多少钱?”
张厂长感觉自己好像听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说话的声音都因为太过震惊而岔劈了。
不怪张厂长太震惊,就连见过大风浪的徐婉宁,都感觉有点诧异。
可口可乐在京市卖一块钱一瓶。
而利民食品厂的可乐,因为用可回收的玻璃瓶替代了成本更高的塑料瓶,再加上减少了运输费,所以每瓶的定价是七毛钱。
而且喝完的玻璃瓶回收,一个瓶子能抵一毛钱,相当于六毛钱就能喝一瓶可乐,只是可口可乐价格的五分之三。
而京市运往羊城的可乐,每瓶的价格是六毛钱,至于玻璃瓶回不回收,那就不是利民食品厂管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