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1325)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相对应的华国菜,那可就太多了。

徐婉宁列举了好几份菜单,最后制定出了两套方案。

第一,对应豚骨拉面的,就用杂酱面和冀省的烩面做对比。

华国的面食种类很多,别的不说,陕省和冀省就是面食之都,各种面食层出不穷。

不过为了照顾倭国人的口味,徐婉宁选择了两种比较符合大众口味的面食。

至于寿司的对比菜色,那就更简单了,什么南瓜饼,春卷,炸虾,红糖糍粑等等这种小食,随便上几种,完全就能将寿司给碾压了。

和蔬菜沙拉做对比的,就是凉拌黄瓜,凉拌茄子,糖腌西红柿等等,徐婉宁准备了四道菜,等明天让孙老板好好地挑选挑选。

制定好菜单,已经是后半夜了。

徐婉宁没有多少睡意,但是她知道明天去全福楼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强迫着自己睡了一会儿。

翌日清早,徐婉宁简单地吃过早饭后,就拿着昨天制定好的菜单,骑上自行车出门了。

她到的比较早,全福楼还没有开始营业。

不过就算营业了也没多少人,毕竟全福楼吃一顿饭很贵,没有几个人愿意花大价钱来全福楼吃早餐的,一般都是午餐和晚餐的用餐人数比较多。

孙老板今天来的也很早,显然是在等徐婉宁。

看到徐婉宁进门,他立刻迎了上来,关切地问道:“婉宁吃早饭了吗?我让后厨给你做点,咱们吃过以后再谈正事儿。”

“谢谢孙哥,不过我早上在家已经吃过了。咱们直接步入正题吧。”

徐婉宁将昨天拟定好的菜单拿出来,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孙老板。

她说的话,孙老板浅浅的反驳了一下。

“为什么要在这两个计划中选择?统共就四五道菜,还没有几个荤菜,我们全部都做还不行吗?”

孙老板是不太理解倭国人的饮食文化,但是在华国,除非最困难的那几年,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否则谁家请客不是好好安顿的?

徐婉宁指定的菜单里,除了要和倭国人作对比的之外,只有两道硬菜。

对于孙老板而言,还是少了点,至少得再加两个肉菜才行吧?

索性就将两个菜单合在一起来做,又花不了几个钱,还能体现出华国的大方,何乐而不为?

徐婉宁笑笑,“那就听孙哥的安排,咱们全部都做。”

全福楼的大厨都是顶有本事的,厨艺虽然比不上徐婉宁,但是又比一般的大厨强很多,徐婉宁菜单上的那些华国菜,他们全部都会做,甚至做的还很好吃。

难得是倭国菜。

“豚骨拉面?拉面我知道,这个豚骨是什么东西?”

“还有寿司,我以前听都没听过,这个该怎么做啊?”

“这个蔬菜沙拉是啥玩意儿?”

徐婉宁耐心解释道:“这些都是倭国的特色菜,要制作一点都不难,我教大家做一遍,你们就会了。”

徐婉宁说不难,那是真的不难,至少几个经验丰富的大厨看上一眼就基本学会了。

但眼睛学会了是一回事儿,真要上手操作,除了土豆泥之外,其余的都一言难尽。

豚骨拉面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主要就是汤底的调味。

其中好几种调料目前华国市面上没有的卖,要是吨高汤现在时间也有些来不及,所以徐婉宁提出,拉面的汤底和沙拉汁由她来调配,到时候厨师直接用就行。

如此一来,厨师们上手就简单多了。

而寿司,其实做起来也不难,甚至大厨们会自己研究搭配和样式。

鱼子酱那些肯定是没有的,但是可以就地取材嘛。

唯一难得,就是怎么把寿司定型。

直接上手肯定也行,但厨师们以前没有做过,拿捏不好这个度,所以做出来不成型。

徐婉宁只好借口自己出门一趟,再回全福楼的时候,就多了两套做寿司的工具。

这玩意儿是她前世买来玩儿的,没怎么用过。

毕竟对于她这种资深厨师而言,做寿司完全不需要工具帮忙,她的手就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但是现在让厨师们暂时用用,还是可以的。

经过了一上午的折腾,厨师们总算能做出“地道”的倭国菜了。

孙老板尝过味儿以后,点评道:“除了这个什么拉面还稍微像回事,其他的吃着都不咋样。倭国不是很有钱吗?怎么在吃上面这么不讲究?”

徐婉宁笑笑,没怎么接话。

对吃不讲究的岂止是一个倭国,棒子国不也一样?

甚至后世还有一个关于棒子国饮食的笑话。

第1226章 管理人才

都说棒子国的国宴,甚至还比不上川渝任何一家火锅店的小料台。

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事实好像偏差不大。

毕竟国土就那么丁点儿大,又没有农作物,畜牧业也不发达,吃的东西自然贵了。

在倭国,买西瓜都说一牙一牙地买,要是哪个打工族突然买了一整个西瓜,肯定会被人以为发了大财。

华国目前是比较落后,但华国地大物博,物质丰富,老百姓劲儿往一处使,要不了几年,我们华国就会遥遥领先。

徐婉宁记得自己穿越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在联合国会议上,华国已经坐稳了老大哥的位置。

华国正在飞速发展,她能再一次亲眼见证一个泱泱大国的崛起,这份殊荣,她必定不愿意错过。

当然了,这些话不好跟孙老板说。

能跟徐婉宁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的,也只有林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