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1377)
尤其是她拿出来的,可是口碑最好的配方奶粉。
再过个一二十年的,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奶粉喂养了,比母乳还要更加全面一些。
徐婉宁从来不觉得,女人生了孩子以后,就必须得被孩子绊住脚步,而母乳喂养,只是绊住脚步禁锢住自由的其中一个方式。
陶母沉默好半晌,显然在细细品味着徐婉宁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说道:“是我想多了。你们家里人都是顶好的人,肯定不会因为静静没有母乳就觉得她不好。我再也不说那些话了。她毕竟刚生了孩子,我得多关心关心她才是。”
“对嘛,我三嫂嫁到了我们家,您就放一万个心就好了!”
陶母不由看了徐婉宁一眼:“你这一会儿静静姐,一会儿三嫂的,完全取决于你是什么心情?”
“那不是,我是为了跟您讲道理,掰扯这件事才叫静静姐的。”
陶母无奈,但心里却很是感动。
大女儿虽然之前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但至少现在,她嫁了一个极好的家庭。
女人嫁的好不好,不单单是看丈夫好与不好,家里有钱与否,更重要的是要看婆家整体的环境和氛围。
很显然,徐家就是这里面顶好的人家。
幸运的是,她两个女儿都要嫁到徐家,后半辈子就不用担心他们被欺负了。
最近几天,华清大学开学,徐婉宁作为已经步入大四的学姐,要忙碌的事情有很多,所以不能天天给陶静静做月子餐。
好在有了之前张文婷的前例,徐家铺子酒楼的大厨已经会做徐婉宁做的月子餐了,所以徐婉宁将这个任务分配给了徐家铺子酒楼的大厨。
而她,则忙着招新。
开学的前一天,徐婉宁被系主任叫到了办公室。
“徐同学,请坐。”
“谢谢主任。”
徐婉宁在系主任对面的空位上坐下,默默地等待着系主任的发话。
系主任在心里组织了一下措辞,然后问徐婉宁:“徐同学,你今年就要升大四了,按照咱们华清大学的规划,你只需要再上半个学期的课程,就要去新单位实习了。关于你实习的新单位,你找好了没有?”
“我打算去农科院。”
她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是农科院的一员了,当时都已经把证件拿到手了。
现在马上毕业,去农科院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系主任显然早就想到了这个答案,并不意外,只是说道:“除了农科院之外,你还有其他想去的地方吗?”
徐婉宁摇头。
除了农科院之外,她还真没有想过去其他单位实习。
因为她学的毕竟是农学专业,限制很多,并不是那些大热的专业,什么单位都任由她挑选。
而且她想去农科院,继续为了农业研究发光发热,实现人生目标。
第1274章 留校任教
至于其他单位,和她专业不相干,哪怕她比别人多活了一世,也未必能干的下来专业的人才能干的工作。
所以,去农科院,对于徐婉宁而言,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系主任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徐婉宁说那句自己想听的话,不得已之下,只能自己主动提及。
他清了清嗓子,这才说道:“徐同学,是这样的,经过我们农业学院院领导的一致讨论,再加上许校长的背书,我们决定,留你在咱们华清大学的农业学院任教。当然了,你现在还是学生,资历不够,所以一开始只能让你当辅导员。”
八十年代初期,大学的等级划分跟后世不大一样,辅导员大多是从尚未毕业的学生当中挑选。
徐婉宁是恢复高考后的高考状元,入学几年,每次不论是大考还是小考,成绩永远名列前茅,再加上她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在农科院的配合下研究出了杂交水稻,现在更是对大棚种植这项技术有着独到的见解。
这样的人才,整个农科院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让她留校任教,属于顺势而为,完全符合规定。
徐婉宁也没有想到,系主任之所以找她,竟然是为了让她留校任教?
徐婉宁心动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百分之九十五的华国小孩子,小时候说自己长大以后的梦想,都脱不开当一个辛勤的园丁。
徐婉宁小的时候自然也有过同样的憧憬。
比起去农科院当一个基层的员工,留校任教的工作会更加体面,而且以徐婉宁的能力以及她在校期间取得的成绩,还有校领导们对她的偏爱,她的升职之路可以说会十分顺畅。
只要她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工作年限一到,升职加薪不是水到渠成吗?
而且留校任教的工作相对会轻松很多,尤其她一开始当的是辅导员,并不负责教课,可以说每天有大把的课余时间来完成她自己的事业,让她的商业版图再进一步。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选择这条路,对徐婉宁而言,意味着顺利,意味着躺平,她后半辈子甚至不需要多努力,只要不犯错,金钱,社会地位等等,她都能轻松拥有。
但这是徐婉宁想拥有的生活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别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她自己知道,她的重生是怎么来的。
在有能力以后,要力所能及的多做一些可以帮助到其他人的事情,这是徐婉宁一直以来的目标。
留校任教,虽然能帮助祖国再培养出一批人才,但徐婉宁在这方面并不擅长,所以她能做的实在是有限。
但是如果她去农科院,配合着多研究出一些东西,能帮助到的人才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