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1423)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陈家父子这次捅的娄子太大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徐婉宁的底线。

对于徐婉宁而言,报公安是目前解决这件事最好的办法和途径,她全然没有精力和心思,继续跟陈家父子虚与委蛇。

见徐婉宁不松口,老陈师傅从鼻腔里种种地发出冷哼声,“我倒是要瞧瞧,就算是公安来了,又能拿我们怎么办!”

“爸!”陈建斌轻轻地扯了扯自己父亲的衣袖,暗示他不要再说话了。

做过亏心事的人,怎么可以心安理得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万一激怒了徐婉宁,真的报公安怎么办?

老陈师傅却认为,他们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虽然事情已经败露,但徐婉宁根本没有证据证明事情是他们父子俩做的,既然这样,他有什么好怕的?

徐婉宁连看都没有看老陈师傅一眼,见林母不愿意去报公安,索性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了派出所。

很快,徐婉宁跟着两个公安一起回来了。

到了成衣店以后,徐婉宁就将账本和登记册都拿了出来。

登记册是徐婉宁让林母准备的,哪一个顾客预定了什么衣服,尺码,颜色,布料,交了多少钱的定金,又预约了什么时候来拿,登记册上都写得清清楚楚。

她还从储备间里拿了一卷用剩的布料出来,跟刚才那位顾客拿来的衣服放在一起,做一个简单的比对。

“从账本上来看,自从入冬以后,预定毛呢大衣的人次共计十八人,其中有很多都是男女款一起预订,并且不止一件,登记在册的男女款毛呢外套,共计三十九件,除了还回来的这两件之外,还有三十七件在外面。”

“其中,女款的毛呢外套,价格在两百二到三百块钱之间不等,一共二十一件女款毛呢外套,价格共计五千三百一十元。”

“男款的毛呢外套,价格普遍在两百八到三百六之间,一共十六件,价格共计五千九百八十元。两者合计一共一万一千两百玖拾元。”

徐婉宁将数目报出来以后,就将登记册拿给了公安看,证明自己并没有说谎。

“数额已经超过了一万块钱,这属于重大金额了?成衣店是我开的,他们犯下的错,没道理让我一个人来承担这个损失吧?”

“我的诉求很简单,他们把贪掉的那些布料给我还回来,并且主动承担三分之二的损失,我就不起诉他们。不然我们就按照法律程序走。”

老陈师傅没想到徐婉宁竟然会狮子大开口,让他们承担三分之二的损失!

一万多块钱的三分之二,那也有七千多块钱了啊!

这笔钱,陈家父子很显然不会承认。

“徐老板,衣服是我们做的,这一点我认了。但你说布料是我跟我儿子偷梁换柱,这一点我可不承认!要知道,自从成衣店开张以来,所有布料都是你自己进货来放在储备间里的,我们哪有机会去换?”

“总不能你上下嘴唇一碰,张口就来地诬陷我们吧?除非你能拿得出确凿的证据来,否则别想冤枉我们!”

徐婉宁冷笑:“求锤得锤,我满足你们!”

“纺织厂有自己的办事制度,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买了哪种布料,又买了多少,相信纺织厂那边也有登记信息,至于是不是陈家父子在背后动手脚偷梁换柱,相信公安同志只要一调查就能查清楚。”

一直老神在在的老陈师傅,听到徐婉宁这话时,身体明显踉跄了一下,很显然有些心虚。

他以为,徐婉宁会提出去他家里搜查,反正那些碎布头他都已经处理好了,根本查不出来什么。

没想到徐婉宁另辟蹊径,竟然提出从源头去查。

但老陈师傅也只是紧张了一会儿,就再次放松了心态。

京市的纺织厂那么多,大厂小厂合起来少说也有二三十个,公安同志不可能挨家挨户地去查,就算查到了也没什么,他们不认账就是了。

许是猜到了老陈在想什么,徐婉宁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心头一颤,心虚和后悔的情绪瞬间扑面而来。

“哦对了,忘了说一句,公安同志一定要去第一纺织厂查。我跟第一纺织厂的厂长认识,他跟我说过,做成毛呢大衣的这种布料,目前只有他们厂才能生产出来,哪怕是京市的其他纺织厂,也做不出来这种布料。”

“这怎么可能?该不会是你跟京市第一纺织厂的厂长提前商量好的吧?”老陈师傅大声指控着徐婉宁。

第1317章 赔偿

好像声音越大,越能彰显他中气十足。

但是他根本没有注意到,他越是这个样子,越显得他底气不足。

徐婉宁只是瞥了他一眼,就将视线转开了,好像他就是个不足为惧的跳梁小丑。

“公安同志,这件事只要你们去京市第一纺织厂调查一下,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当然了,为了防止有人认为我们官商勾结污蔑陷害他们,我的建议是,最好能带着他们一起,让他们亲眼看一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如何败露的,否则即便是证据摆在了眼前,他们也不会承认!”

徐婉宁这话,只差报父子俩的身份证号了。

两个公安同志商量了一下,不但带上了陈家父子,就连徐婉宁和林母也一并带着了。

一行几人正准备出门的时候,老陈师傅的爱人刚刚从市场买了菜回来,左右两只手都提得满满当当的。

看着自家老伴儿和儿子被公安护送着,脸色铁青的模样,她赶忙问道:“怎么了这是?公安怎么来了?”

徐婉宁也不确定,父子俩将布料偷梁换柱的事情,陈婶子知不知道,但她觉得,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又是这么大的一件事,她很难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