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1453)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旋即想到了什么,李玲玲的神情变得不大好看。

徐婉宁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常,不禁问道:“怎么了玲玲?”

“婉宁,你说,万一我生下来的是个女儿怎么办?”

徐婉宁听到这话,不禁皱眉问李玲玲:“是女儿又怎么了?难道你也跟你父母一样,有些重男轻女?”

如今,计划生育的政策已经下来了,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只允许生一个孩子。

虽然杨开和李玲玲都不是正式单位的员工,只要他们想,钻一钻政策的漏洞也是可以的。

但两人都是退伍军人,作为曾经的军人,他们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

所以,在李玲玲肚子里这个孩子会茁壮健康成长情况下,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再生第二个孩子。

这个孩子的性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格外重要。

当然,这个重要,只是对于那种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家庭而言。

徐婉宁从来不觉得女孩子生来就比男孩子低一等,所以在对待锦初和松寒,以及初念和初林的时候,她向来奉行的是一碗水端平,绝对不偏不倚。

但是这不代表,其他人有着跟她一样的想法。

比方说现在的李玲玲。

徐婉宁不是很能理解,李玲玲作为重男轻女模式下的受害者,为什么她也会萌生出这样的想法?

李玲玲看着徐婉宁神情不快的模样,急忙摆手说道:“不是这样。不管他是男孩女孩儿,都是我的孩子,我爱他,我爱他的全部。只是……只是昨天晚上跟杨开家里通电话的时候,我公公婆婆明确表示,希望我能生一个儿子。”

李玲玲这么说,徐婉宁就能理解了。

杨开的家庭,徐婉宁多少了解过一些,他并不是家中独生子,在他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他是第一个儿子,在他下面,还有两个弟弟。

他因为之前入伍当兵的缘故,结婚比较晚,他的两个弟弟,都已经结婚生子了。

前几年还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都生了两三个孩子,有儿有女。

所以,杨开的父母其实已经有大孙子了,还不止一个。

之所以要求李玲玲也生个儿子,纯粹是他们延续了老一辈的想法,多子多福。

这个“子”,可不单单是孩子,而是特指的儿子。

这年头,谁会嫌弃自家儿孙少呢?

“那杨开,他是怎么想的?”

李玲玲回忆着杨开昨天的反应,对徐婉宁说道:“他在电话里跟他父母吵了起来,还说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一样的。这是我们俩的孩子,让他的父母不要插手。”

杨开家距离京市不算太远,就在郊区的一个农村里,家里条件说不上太好,但也不算很差。

自从杨开入伍以后,每个月的津贴一大半都给了家里改善生活,自己留在手上的就只有一点点够零花的钱。

后来他进了徐婉宁的养殖场,一开始每个月工资和福利加起来能有一百多,那会儿他还没有要谈对象的想法,所以依旧把大部分的工资都寄回了家,好好改善了家里的条件。

再后来,统一小食铺开起来以后,随着他和这几人接触得多了,慢慢地对李玲玲有了好感。

他的责任心很重,知道李玲玲的原生家庭不好,他觉得自己要主动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于是从那一个月开始,他每个月固定给家里寄二十块钱,剩下的都存了起来,打算在京市买一套房子跟李玲玲一起住。

那个时候,他每个月的工资和提成加起来,高达两百多,如今更是有三四百块钱的高工资。

对于手底下的员工,徐婉宁向来不吝啬,杨开可以说是除了东子和翠芬之外,拿工资最高的人了。

当然,这也源于杨开踏实肯干,责任心重,徐婉宁放心把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他去管,自己随心所欲地当甩手掌柜。

听李玲玲的意思,杨开目前已经攒了两千多块钱。

这两千多,要想在京市买一套房子,以京市目前的行情,大概率是买不起的。

所以杨开和李玲玲商量过后,就在淇州周边买了一套小院子,李玲玲时不时地会去住一下。

小夫妻的感情与日俱增。

第1345章

不过,自从结婚以后,杨开对家里的扶持越来越少,之前每个月还给寄二十块钱,如今每个月只有十块钱。

杨开的父母兄弟不是没有闹过,但每次杨开只有一句话。

“父母不是我一个人的,养老的重担也不该由我一个人承担。我这些年帮衬家里的足够多了,往后我只管每个月孝敬父母的钱,至于两个弟弟,他们年龄也不大,正是努力拼搏的时候,所以该自己出去闯出去拼了,总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吧?”

父母原本还想闹,毕竟这些年已经习惯了由杨开养着他们一大家子,结果孝敬的钱断崖式地减少,他们哪儿能接受得了。

但杨开立场坚定,不论他们怎么闹,自己就只有那句话。

当初入伍的时候,杨开的户口就已经从家里提出来了,换句话说,他现在拥有一个独立的户口本,站在农村人的角度,他现在就已经跟家里分家了。

即便没有分家,他站在哪儿都是有理的。

家中三兄弟,没道理父母的养老让他一力承担,更加没道理让他承担养育两个弟弟一家的重担吧?

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每个月都能稳定收入十块钱,已经能吊打百分之九十的家庭了。

杨开的母亲闹过,但是闹了以后,换来的就是第二个月,杨开没有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