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1461)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那行吧。”徐婉宁无奈地耸耸肩:“那店就继续开着,你们这几天就算是加班了,我会额外给你们算加班费。不过这个费用,得等我从黑省回来以后再给你们结算,没问题吧?”

张文婷和韩蕊肯定没问题,她主要问的是几个新员工。

见大家都没有意见,徐婉宁这才离开。

从化妆店出来,天都半黑了。

她骑上自行车回了家。

忙碌了一天,饶是徐婉宁向来身体素质不错,也还是感觉到有些疲惫。

但回家歇了不一会儿,她就又继续忙碌起来。

给杨老板打电话。

因为临近年关,羊城那边的小商品市场,肯定会有很多新货,等过完年再传到京市来,就有些不赶趟了。

所以徐婉宁想打一个时间差,让杨老板帮她多弄一点,到时候让三哥帮忙拿到精品店去。

杨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了。

“对了徐老板,正好我三姐夫跟我五姐夫都在我家,他们也有话要跟你说。”

“好。”

最先接电话的是三姐夫余老板,他刚一拿起电话,就对徐婉宁说道:“徐老板啊,我们的化妆品生产线已经很成熟了,目前仓库里的囤货,少说也有上万套。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售卖啊?”

也就他家大业大有点积蓄,再加上徐婉宁也投了不少钱进去,要不然的话,单单是积压的这上万套的产品,就足以把他给压破产了。

余老板不是不着急,但就在他每次忍不住要给徐婉宁打电话的时候,都被杨老板和杨三姐给劝住了。

第1352章

清心牌护肤品,徐婉宁不单单技术入股了,之后还追加了一点投资。

虽然她追加的金额不多,但投入了精力和钱财,她哪儿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汇聚了几家人精力的护肤品销量不高?

所以,杨三姐和杨老板都拦着余老板,生怕他说错了什么话,再得罪了徐婉宁。

徐婉宁其实一直记着这件事,之所以之前没有把精力分出去,一来是产量不够,二来,也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眼下,临近年关,时机已经到了。

电话里,徐婉宁问余老板:“咱们清心牌护肤品,目前还没有在国外销售吧?”

余老板立刻回应:“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要做全华国目前最好的国货品牌的护肤品,所以我就没有往国外卖。”

其实,没有往国外销售,不单单是余老板说的这个原因,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外的护肤品以及化妆品,都已经成熟了,华国品牌的护肤品就算出口到国外去,销量也不会高。

因为进出口会产生很多额外的费用,意味着单价要上涨,虽然还是比不上国外的售价贵,但却没有了竞争力,销量自然不会高。

既然这样,倒不如稳扎稳打在国内把名气打响。

“现在第一步,就是让咱们清心牌护肤品,进入到各大百货大楼,记住,一定得是百货大楼,供销社都不行。”

“为什么?”余老板不是很能理解。

毕竟,百货大楼一半只有省城和大一些的县城才有,而供销社可以说是遍地开花。

如果只供货给百货大楼,那销量不会太多。

“咱们的护肤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一套就要一百多,寻常人家并不舍得花这个钱来买。”

而且,既然已经决定要走中高端路线,该有的逼格肯定要有。

坦白讲,供销社也不适合卖动辄上百块的护肤品套盒。

“另外,咱们应该匀出一点钱,在报纸上打广告。”

“打广告?”

这三个字,对于余老板而言格外陌生,显然之前没有听说过。

徐婉宁查过资料,现在还没有电视广告这一说,所以只能在报纸上打广告。

目前华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就是华国日刊以及京市晚报,只要在这两份报纸上占据哪怕很小的一个版面,也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人都有从众心理,也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影响,而打广告如此新颖的方式,肯定会让很多愿意花这个钱的人趋之若鹜。

余老板还是不太能理解,但他在杨三姐和杨老板的劝说下,还是决定听从徐婉宁的安排。

反正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他反对也没有了异议。

“如果你没什么意见的话,我这边就开始联系报社打广告了。至于费用,我先垫资,等之后盘账的时候再说。”

“行,都听你安排!”

挂了余老板的电话,徐婉宁又拨了一通电话出去。

早在得知清心牌护肤品开始量产的时候,徐婉宁就已经通过自己的人脉联系到了报社的工作人员,甚至连要打广告的词都写好了,为的就是这一天。

要不是她必须得陪着林母回黑省老家,徐婉宁甚至还想斥巨资,做一做电视广告。

但那个花销实在太大,动辄就得几万十万块钱,在清心牌护肤品还没有得到回报之前,徐婉宁也不敢贸然去做这件事。

毕竟是跟人一起合伙做的生意,总要考虑一下别人的心情。

不过,报纸的效果也不会太差,等她从黑省回来,肯定能听到好消息。

翌日清早,一家人早早地出发去了火车站。

因为跟徐母约定好,今年会回京市过年,所以徐婉宁没让家里人来送。

徐茂迎依旧买的卧铺票,因为临近年关票已经紧张,所以孩子们都没有票,四个孩子和三个大人挤一挤,睡上几觉就到了黑省。

去年过年回黑省的时候,徐婉宁特意提前给公社的陈社长打过电话,还是春花食品厂的孙厂长开着车来火车站接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