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227)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放心,油耗我们负责!”张厂长财大气粗。

“杨主任,还没感谢您废寝忘食的带领手底下的员工帮我们食品厂做出这台机器呢。等回头方便面做好了,我一定第一时间请您吃。”

“好说好说。”杨主任笑呵呵地应声,面对张厂长时,却嗤笑一声:“瞧瞧,人家小徐同志就比你懂事的多。”

“哎不对啊,小徐同志什么时候成你们食品厂的人了?”

他跟老张老孙都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了,也知道食品厂和老孙的全福楼跟徐婉宁之间的渊源。

但不是说,徐同志只是卖食品配方给他们俩吗?

听刚才徐同志的语气,口口声声说我们食品厂,俨然是将自己当成了食品厂的人!

张厂长当即骄傲的挺起胸膛。

心里却有些心虚。

他不止一次地给徐婉宁抛出橄榄枝,希望她能进食品厂工作,甚至他能以他的职位替她担保,直接让她进领导班子,就去研发部门当个小领导。

但婉宁她拒绝了啊!

他每提一次,她就拒绝一次,丝毫不给他这个老哥留面子。

后来知道徐婉宁要参加高考,张厂长这才收起自己的心思。

以婉宁的才干,考上大学,是最适合她的途径。

她就该去更大的舞台发光发热!

再说了,就算徐婉宁没进他们食品厂,但他们可是深入合作的关系。

徐婉宁也笑道:“我是食品厂的编外成员。”

“那要不,你也来咱们制造厂当个编外员工?”

别的不说,就小徐同志手绘图纸的机能,就比入行多年的老师傅地道的多。

他们制造厂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却不料,杨厂长的话刚说出来,就被张厂长怒目而视。

“得了吧你,你还能做你们厂长的主了?再说了,我们婉宁白白净净一小姑娘,哪能天天跟机器打交道?”

“说的也是。”

“行了,我不跟你废话了,赶紧找卡车来,把这机器给我运回去!”

食品厂。

听说制作方便面的机器已经运回来了,整个食品厂上到厂办领导,下到烧锅炉的大叔以及门卫大爷,都跟着雀跃。

方便面啊,徐同志提出来的方便面,肯定能带着他们再创辉煌!

“徐同志,咱们什么时候开始制作方便面?”

“明天吧,今天得劳烦采购部的同志去采买些必须品,我呢,先将制作的步骤和关键问题跟诸位讲一下,咱们先将理论吃透了,再开始上手。”

“徐同志,你瞅瞅哪个车间适合?”

这话一出,所有车间的负责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徐婉宁,若不是场所不适合,他们甚至都想振臂高呼,替自己拉票。

要知道,员工的业绩工资和车间的产量销量成正比。

但凡生产徐同志研发出来的食品的车间,每个月的工资都要比其他车间的高出一大截。

远的不说,就说这段时间生产火腿肠的那个车间,他们的基本工资才三十几块,但业绩工资都拿到了六十多。

满打满算下来,都超过一百块了!

幸好厂办领导说了,制作火腿肠的车间,几个车间轮换着来,这样大家都能挣一个月的高工资。

否则其他只能闻到肉香却吃不到肉的车间,肯定会暴乱。

谁不想拿高工资?

所以,面对能让他们的工资再创新高的方便面,一个个挤破了脑袋想拿到这个名额。

第207章 分成

徐婉宁对厂里员工算不上了解,所以还是让厂办领导做决定。

时间一晃,年就过完了。

正月初十一过,来吃面的客人明显少多了,忙了大半个月的东子和翠芬也决定收摊,回家一趟。

“那我跟你们一起去回去。”

算一算时间,录取通知书也快送到了。回去再规整规整,差不多就该到学校报道了。

招待所里,东子和翠芬将码放整齐的钱摆了出来。

因为摆摊大多都收的是一毛五毛的毛票,多了不好保存,所以没到一定数额,徐婉宁都会帮着去银行兑换成大团结。

如今大团结就摆在桌上,厚厚的好几摞,抓人眼球。

“嫂子,按照咱们之前的说法,我们要给你分净利润的四成。这是我和翠芬记录的账本,你瞧一瞧,要是没问题的话,我们现在就开始分钱了。”

东子自己心里也有一个账本。

自从他们开始摆摊,基本上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起床忙活,天黑了才收摊,每天至少能卖出一百碗面条。

而且临近年关和过年的这十来天,每天的销售量基本上都在两三百份左右,嫂子的家人也经常来给帮忙,才能忙得过来。

东子大致计算了一下,能出来吃面的,大多都是不差钱,或者已经存好了要改善生活念头的,所以买揉面酱的还是多。

再刨除面粉的成本,一碗肉面酱的成本在毛多左右,净利润能达到一半。

“这段时间,我们一共挣了四千四百多块钱。嫂子,面粉的成本就算一千块钱,肉酱的成本算一千四,这里一共是两千四。还剩下两千块钱,咱们平分。你的四成,一共是八百块。”

这也就意味着,他和翠芬能分到一千二百块。

一千二百块啊,这是什么概念?

他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以前在黑省时,他还因为一百块钱而焦头烂额,现在一下子分到了一千二百块钱。

等到了大江村以后,给林荃和林婶每人一百块,再给四个孩子每人包个红包,再置办点年货,他们还能存下来几百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