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41)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强生吃完了自己的食物,见徐婉宁的视线一直在二丫身上,就好心地解释了一番。

“好,我知道了。”徐婉宁微微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平静地移开了目光。

等孩子们吃的都差不多了,徐婉宁就回了林家。

林母知道她今天要在大队部忙很久,所以没等她回来,自己做了午饭给孩子们吃。

明明还是之前的做法,味道也没有差别,但两个孩子吃饭的兴致明显不高。

“奶,您下次煮面的时候,加一点猪油呗,这样面汤也能好喝一些。”大春儿将面条吃的一干二净,连汤汁也没有放过,但还是不忘给自家奶奶提建议。

幺妹在一旁猛点头:“是啊奶,您煮的饭不是不好吃,但是味道太淡了。”

林母睨着俩孩子,冷笑道:“我看你们俩的嘴是被你们妈给养叼了!”

“但是妈做的确实好吃嘛。”

徐婉宁推门进来,正巧听到祖孙三人的对话,心思一转,就道:“不如这样吧,从后天开始,我做饭的时候你们俩也在一旁学着,等什么时候做出比奶奶做的更好吃的食物了,就可以不用学了。”

幺妹的脸瞬间耷拉了下来:“可是妈,我们每天还有功课要做。”

吃东西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做饭绝对不是!

“那就不要对奶奶做的东西挑三拣四!”徐婉宁难得板着脸,语气严肃,两个孩子都微微瑟缩了一下脖子。

妈最近待他们和蔼了不少,他们竟然忘记了妈以前的暴脾气。

“知道了妈,以后不论奶奶做什么吃,我们都乖乖吃完,绝对不挑剔。”

徐婉宁的神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如果在食物充足,大家都能吃饱饭甚至还有剩余的后世,徐婉宁并不介意孩子们对事物挑剔一些,因为那个时候能有更多的选择,心疼孩子的家长都不会委屈了自家的崽。

但这是人均吃不饱饭的七十年代,他们家的几口人能顿顿吃饱饭,每隔一天还能吃点肉,已经是大江村独特的存在了。

她穿来以后,想要弥补原身对孩子们和林母的亏欠,在饮食上从未亏待过,再加上她的厨艺确实好,所以这俩孩子都忘了当初饿肚子是什么感觉了。

这种风气不能助长。

得在他们的品性没有完全定好以前摆正过来。

好在两个孩子向来乖巧听话,徐婉宁教育了几句,他们很快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夜里,徐婉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只要一闭上眼,她就能想到二丫极力忍耐的样子。

这让她不禁想到了自己童年在孤儿院长大时的情景。

以及,她刚穿来时,大春和幺妹的模样。

微微叹了口气,徐婉宁翻身起床,披上了一件棉袄,蹑手蹑脚的去了厨房。

厨房还有一些粗粮,是高粱米和玉米珍子。

第38章 新衣

自从她来了以后,时常从粮站买细粮,再借着这个遮掩着从空间里拿白米白面出来,所以家里的粗粮几乎没人吃。

量都不算多,高粱米有三斤,玉米珍子两斤,一个小布袋子就全都装下了。

徐婉宁想了想,又悄悄地从空间拿了一些红薯出来。

大江村盛产红薯,这也是村民们的主要口粮之一,只是家里的红薯只剩下个头不大的三个,所以她只能从空间拿。

徐婉宁将红薯放在布袋子的最下层,又将高粱米和玉米珍子放上去,就准备趁着夜色出门。

却不料,她刚一踏出厨房门,就看见了林母和大春儿。

“这么晚了,你要出门?”

“妈……”徐婉宁有些心虚,“我看二丫家实在困难,想着高粱米大家都不咋爱吃,想送一些给他们。”

“让大春陪你去吧,不然你一个人晚上出门,我心里牵挂着呢。”

大春没等徐婉宁同意,就牵上了她的手。

等出了家门,徐婉宁才问道:“你和奶奶怎么去厨房了?”

大春小大人般叹息一声:“家里统共就这么丁点儿大,再加上墙壁又不厚,一点都不隔音,妈您在厨房弄出那么大的动静,我和奶奶想听不到都难。”

“是吗?”徐婉宁汗颜,她以为自己的动作已经很轻了。

二丫家距离林家算不上远,摸黑走了十多分钟的样子就到了。

徐婉宁将布袋子放在院墙下面,就准备拉着大春走了。

没想到,她的好大儿竟然随手捡了一块石头,用力地砸在了门框上,发出了沉闷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夜里尤为清晰。

“大春你这样会惊扰到人的!”徐婉宁呵斥了一句,就赶紧拉着大春往后退,隐藏在了夜色里。

不大一会儿,二丫家的大门就被人从里面拉开了。

出来的人是二丫,她先谨慎的探出了一个小脑袋瓜子,四下张望了一圈后,就一把捞起地上的布袋子,熟练地闩门。

“这……”徐婉宁有些意外,看二丫熟练的样子,这一套流程少说也做了十次八次了吧?

大春这才解释道:“二丫的父母是为了救人才意外去世的,而二丫的爷奶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养两个孩子确实不容易,所以经常有人自发地给二丫家送东西。”

这时,大春抬起头看着徐婉宁,“以前,奶也让我送过几次,不过那个时候……所以送的不多,只能够他们一家人吃一顿饭的。”

徐婉宁感受到了大春的忐忑,她的大手揉了揉大春的脑袋,柔声道:“奶奶真的很善良,所以大春以后要像奶奶学习,遇到能帮的,就尽可能帮一帮。遇到你想帮却帮不了的,可以告诉我,我跟你一起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