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613)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人死如灯灭,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林家。

林母坐在沙发上,忍不住唉声叹气。

徐母担心林母一口气顺不过,再出个什么意外,所以从前一天晚上得知消息后,就一直陪着。

“戴伟去了,他是一走了之了,留下这一堆烂摊子给我们荃荃,荃荃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亲家母,荃荃是个有福气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再说了,还有阿宁和林安,他们做哥嫂的,肯定会多多帮衬荃荃。”

“我知道,我们这个家啊,多亏了有阿宁,否则早就分崩离析了。但只要一想到初念初林这么小就没了父亲,我这心啊,难受的紧。”

“会过去的,都会过去的。”

葬礼结束后,林荃昏睡了三天三夜,整日整日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

徐婉宁看到她这样子,除了担忧,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直到,张厂长找了过来。

“婉宁啊,你还记得之前跟其他几个食品厂签订的协议吗?第一个月的分红已经到账了,你抽空来趟食品厂,我们面谈。”

“我今天就有时间,我现在就过去。”

挂断电话后,徐婉宁对林安道:“我现在去趟食品厂,等拿到分红的钱以后,就能筹备着将慈善机构开起来了,到时候让袁欣多带着点儿林荃,有事情做了,她就没时间再伤春悲秋了。”

“好。要不要我陪你去?”

徐婉宁摇头拒绝:“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儿呢,你留下来照看着,我忙完就回来了。”

徐婉宁前脚刚走,东子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安子哥,我嫂子在家吗?”

“阿宁去食品厂了,估摸着要一会儿才能回来。有什么事儿你跟我说也是一样的。”

“安子哥,你现在方便来一趟酒楼吗?有人在酒楼闹事儿,我快控制不住了。”

“我马上过来!”

林母听到了林安打电话的声音,急忙道:“家里有我呢,你不担心,快去酒楼看看,可别真出了什么事儿,不好跟阿宁交代。”

食品厂。

一看到徐婉宁进来,张厂长就笑眯眯道:“婉宁啊,你猜猜看,你这个月挣了多少钱的分红?”

徐婉宁心里有一笔账,因此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应该有一千五到两千块吧。”

“你怎么猜的这么准?”张厂长诧异了一瞬,让徐姐将账单拿给徐婉宁看。

“有三家食品厂的分成高达两千,还有三家少一点,但最少的也有一千五,这样算下来,你第一个月就挣到了一万多。”

听到这个数字,徐婉宁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万多?张哥,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你刚才报的数字,是六家食品厂的总和?”

“不然呢?”徐婉宁反问。

张厂长无奈笑笑:“咱们利民食品厂,每个月光是方便面和火腿肠给你的分红,就高达三四千块钱。沪省都才两千多,还是比不上咱们京市。”

徐婉宁内心不太平静。

即便是三四十年以后,每个月拿三四千四五千月薪的都大有人在,甚至是绝大部分人。

谁能想到,她在七十年代末,每个月光是分成,就能挣到一万多呢?

第564章 闹事

这个数字,简直令人咋舌。

但凡徐婉宁贪心一点,将这笔钱自己留下来,一年时间就能攒到十多万,而以八十年代初的房价,十多万都够她买两三套完整的四合院了。

而在后世,一套完整的四合院,价值高达几个亿,甚至十多个亿。

有几座四合院在手,她的子孙后代,至少三代之内不愁吃穿。

但徐婉宁却不会这样做。

没有人会不爱钱,她也不例外,所以穿越而来以后,她才会想尽办法地挣钱,只为了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

但钱对于她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

至少穿书一趟,她找到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所以,她会一分不少地将这笔钱拿出来做慈善。

张厂长听完徐婉宁的计划,呆愣在原地,好半晌没有反应过来。

他掏掏耳朵,不确定地问道:“婉宁,你刚才说什么?我好像出现幻听了,听到了不该听的话。”

徐婉宁微微一笑,“张厂长,你没有听错,我确实计划成立一个慈善机构,每个月从其他食品厂拿到的分红,都用来做慈善。目前的计划,是帮助那些生了重病,却无力医治的可怜人。”

张厂长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劝道:“婉宁啊,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你要想清楚了,一个月一万多,一年可就是十多万啊!你当真舍得将这笔钱拿出来?”

“张厂长,要不是你从中牵线,我也拿不到这笔钱,况且我也没有做什么,平白拿这么多钱,多少有些良心不安。再者,现在其他省份的食品厂刚刚售卖方便面,他们刚见到效益,所以心甘情愿地给我分成。但时间久了呢?”

“为了避免将来发生不必要的争端,倒不如现在就打着食品厂的旗号,将这笔钱捐出去。张厂长,您认为呢?”

张厂长无奈苦笑。

徐婉宁都已经将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了,他还能怎样认为?

不愧是成大事者,徐婉宁的格局,是他所接触的人当中最大的。

即便是当了多年厂长的他,也没有徐婉宁这样的大格局。

明明,她也才二十出头的年纪。

但张厂长没有想太多,将徐婉宁的格局大归功于她的出身。

他以为,只有徐家那样的家庭,才能教出这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