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669)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说完以后,徐婉宁收敛起脸上的笑容,对着包括张厂长在内的几位厂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各位厂长的好意,我徐婉宁铭记于心,我替那些接受了善行者慈善机构帮助的病人,郑重地跟各位说一声谢谢。”

徐婉宁的声音不算小,即便在喧闹的大厅里,也显得尤为清晰。

很多原本在攀谈的人,听到徐婉宁的话后,都不由停止了交谈的声音,一时之间,整个大厅只能听到徐婉宁的声音。

“徐同志胸有大爱,能成立起这个慈善机构,简直是吾辈楷模,是我等需要敬佩的对象。”

“徐同志,等慈善机构步入正轨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看不起病的百姓前来寻求帮助,你们的慈善机构,能帮助的了那么多人吗?”

方才毛首席在演讲的时候,特意提到过,徐婉宁的资金来源,是源于几家食品厂里,方便面和火腿肠的分成。

据说第一个月都拿到了一万多块钱,她自己一分钱没有留,全部都贡献了出来。

一万多听起来不少,毕竟如今很多家庭的积蓄,最多的也才几千块。

但看病就是个无底洞,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一万多,估摸着也就能支撑十来个病人罢了。

而毛首席说了,善行者慈善机构是面向全华国的百姓,这也就意味着,全国各地来京求医的病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会来善行者慈善机构寻求帮助。

华国人口基数大,一万多只能帮助十多个病人,实在是杯水车薪。

因此,才会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

哪怕有毛首席背书,也有徐家人支持,但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徐婉宁成立慈善机构,不过是哗众取宠,或者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可能真心实意地帮助病人。

甚至有人阴谋论。

她一个月的分成就能拿到一万多,还仅仅只是方便面和火腿肠的分成,她该不会是担心有人觊觎这笔钱,所以才成立所谓的慈善机构吧?

而徐婉宁知道,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

她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不同人罢了,不能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也不能让大家都喜欢她支持她。

但她也不希望自己平白无故地就被人冤枉。

徐婉宁朝着人群中的袁欣使了个眼色,很快,袁欣就走了过来。

“各位,关于刚才的问题,我们几位创始人负责人之前也特意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暂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如今,我们的慈善机构只是小范围的宣传,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可能近几个月,都不会有人来寻求帮助,如此一来,这几个月的资金我们就能攒下来,留到真正需要的时候使用。”

“其次,我们的善行者慈善机构,即便是帮助病人,也有自己的筛查标准,如果什么人都帮的话,倒显得我们是冤大头了。只有确定是重病,且家庭确实无力医治的,我们才会伸出援手。那些明明有能力医治却只想占便宜的,我们善行者慈善机构不与接纳。”

“最后,等我们的善行者慈善机构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会开通捐赠通道。顾名思义,捐赠通道,是给哪些想要行善的人提供一条途径。”

袁欣的条理清晰,分析的头头是道,很多原本还模棱两可的人,顿时恍然大悟。

第616章 透明公开

原来还能这样!

但还是有些人会认为,他们所谓的捐赠通道,不过是想正大光明地搂钱。

徐婉宁深谙人性,自然能猜到这些人心里的想法。

但她并不会生气,毕竟,如果慈善机构不是她自己提出想法并且一步步成立起来的,她也会怀疑创始人别有用心。

毕竟前世,家喻户晓的几个慈善机构,不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吗?

所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徐婉宁并不会觉得他们的想法有多偏激。

她接着袁欣的话头,说道:“其实,在准备成立慈善机构之初,我就通过各方途径联系上了毛首席,将自己的计划一一告知。毛首席也被我这新奇的理念打动了,很支持我成立慈善机构,但同时,也给我提出了几个要求。”

“首当其冲的就是财物方面。毛首席希望华国第一个慈善机构,是能真心实意地替百姓服务,而不是满足创始人的一己私欲,因此,他给我提出了要求,我们慈善机构的财务报表,必须透明公开。”

徐婉宁此话一出,大厅里响起了此起彼伏倒吸凉气的声音。

在场的基本上都是本单位的头目,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权利,虽说都是一心为公,但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透明公开的。

除了徐家人。

所以,他们知道财税透明公开意味着什么。

“所以,你们慈善机构的财税报表,真的会透明公开?”

徐婉宁颔首:“这是自然。我知道可能还会有人心存疑虑,担心我们在财务上动手脚。姑且先不说我徐家的家教如何,我徐婉宁决计干不出这事儿,单说毛首席那边,他会想不到这一点吗?所以,我们的财务报表,每个季度都会由中央派人来检查。”

“我也在毛首席那边立下了军令状,但凡有一点点问题,我会陪着组织接受调查。”

徐婉宁的声音掷地有声。

而伴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大厅里又是一阵沉寂。

除了早就知道前因后果的徐家人,包括陈家和张家这两家姻亲在内,没有一个人想到,徐婉宁会立下这样的军令状!

一时之间,大家对待徐婉宁的态度彻底转遍。

哪怕她是晚辈,哪怕她是一个女性,她也获得了在场大部分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