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731)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有跟她一届的同学,也有新考入华清大学的应届生。

徐婉宁没有过多逗留,步伐匆匆的去了校长办公室。

“请进—”

徐婉宁推门进去,发现校长办公室里,除了许校长外,还有他们农学院的几位领导,以及研究小队的几位老师。

看到徐婉宁进来,大家谁也没觉得意外,反而都一脸笑意地看着徐婉宁。

不知为何,他们脸上如出一辙的笑容,让徐婉宁有一种“羊入虎口”的感觉。

她打了个寒战,跟几位老师一一打过招呼后,便看向许校长,问道:“校长,您特意交代我今天过来,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吗?”

“这个嘛……”许校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道:“我们确实有件事想麻烦你。徐同学,你先坐下来说。”

“不了不了,我站着就好。”徐婉宁急忙拒绝。

在座的都是老师,她一个学生也坐着,委实不大合适。

反正她年轻,站一会儿不碍事儿。

许校长本来也不是个擅长说迂回话的人,所以直接开门见山。

“咱们华清大学今年采取了新的机制,开学一周内,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换专业的机会,只要学生和学院老师都同意的话,那么就能重选专业。”

“我之所以将你叫回学校来,也是希望你能作为农学院的代表,替农学院多多拉一些学生进来。”

徐婉宁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个新机制,果真很新啊!

即便是更加民主的后世,也没听说过,上了大学以后,能如此随意地选换专业。

许校长从徐婉宁的表情中,便猜到了她在想什么。

“其实,这个决定并不是我们华清大学做的,而是全国几十所高校,一起做的决定,并且都会实施。今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二年,相比较第一年,今年全国范围内的考生增加了好几万人,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这些高考生里,大部分都是下乡的知青。徐同学,你也作为知青,在乡下呆过几年,你应该清楚,乡下落后的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滞后的信息。所以,他们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专业。”

第673章 重选专业

“所以,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一张招生简章,报考一个可能仅仅只是听过名字的专业。虽说这样一来,大家都有学上,但这不代表他们能学的好。”

“大学,是为了选拔人才,再输送到各个单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而能考上大学的,就没有蠢笨的。如果他们不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而是在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寂寂无名,祖国将会浪费多少人才?”

“所以,我们所有高校一致商讨,再给这些莘莘学子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让他们能切身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专业,好选择自己喜欢且擅长的。”

听完许校长的一席话,徐婉宁内心大受震撼。

许校长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华国,为他的学子们着想的好校长!

徐婉宁仔细回想前世,在她所学的历史当中,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徐婉宁不记得了。

她只是觉得,能做出这样决定的人,心中肯定有大爱。

“我愿意。许校长,您和诸位老师能信任我,给我这个机会,我自然不会辜负诸位的嘱托,保证尽我所能,让更多的学弟学妹们意识到咱们农学院的重要性。”

不过,她不敢保证,究竟有多少人愿意来农学院。

反正她这一届,真心实意想报考农学院的,真没有几个人。

有一些是成绩不大好,被其他专业刷下来了,所以被调剂到了农学院。

还有一些,是侥幸考上了华清大学,成绩不够,只能选择农学院这个冷门的专业。学啥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学上,且还是华清大学。

还有另外一部分,则是认为,自己在乡下的时候就能种好地,没道理学不好农学,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态选择了农学院。

许校长刚才也说了,这一届的考生,大部分依旧是下乡的知青,知道走一般的途径回城无望,所以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他们本来都是城市里长大的,下乡几年,吃够了下地劳作的辛苦,又怎么可能选择农学专业呢?

所以,她愿意做这件事,不代表她有能力做地好这件事。

毕竟,她总不能强迫人家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吧?

许校长从徐婉宁的肢体语言中,猜到了她心中所想。

“徐同学啊,你也不要有心理压力,你只管放心地去做这件事就好,至于究竟能拉几个人来,咱们又另当别论。”

“是啊,来咱们农学院的,一定得是真心实意热爱这个专业的,人数在精不再多,要是再遇上跟你一样天赋极高的,哪怕只有一个人,咱们农学院也赚了!”

“我们年纪都大了,身体也都逐渐吃不消了,得陆陆续续的退休了。我们也没有别的奢望,只希望能在我们正式退休前,能找到称心如意的接班人,将这份事业再继续下去。否则……”

否则,即便退了休,他们也无法安享退休以后的悠闲时光啊!

徐婉宁感觉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分。

“请校长和诸位老师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完成这件事。”

“好好好,我就知道将这件事交给你,你一定能办好。”

“徐同学,杂交水稻的事儿,你现在研究的怎么样了?”

袁老离世了,作为袁老最信任的学生,许校长等人想当然地认为,袁老肯定将自己的衣钵都传给了徐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