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914)

作者: 金克丝的救赎枝 阅读记录

“怎么会呢?”徐婉宁反问:“松寒确实很优秀,作为母亲,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但这不代表,你们都不是优秀的小孩子啊

徐婉宁的大手揉了揉许宁的小脑袋:“小许宁,你才九岁,还是个小孩子呢,小孩子,就该有天真的做派,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还是那句话,提前完成作业固然是好习惯,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平时劳逸结合,也未必是坏事。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习惯不一样,做出来的选择和决定也是有区别的,但这不意味着谁做的是对的,谁的是错的。这个世界上,并不是非黑即白,知道吗?”

许宁似懂非懂地点头。

婉宁阿姨说的好有道理哦,可惜他都听不太懂。

他唯一听明白了,婉宁阿姨说,他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个认知,让许宁一下子又开心了起来。

林荃将一个窝头递给松寒,小声说道:“你明知道许宁这孩子心思敏感,你怎么还当着他的面儿炫耀呢?”

松寒接过馒头,放在嘴边,正准备咬一口,但是听到林荃的话后,默默地将馒头拿下来,“姑姑,我没有炫耀啊

“那好端端的,为什么要问许宁作业写完了没有?”

松寒如实解释道:“因为我的数学作业遇到了两个难题,我暂时还没有解出来。许宁的数学成绩向来很好,我想着,他如果写到那两道题并且顺利解出来了,我可以跟他讨教讨教解题的思路

“就这样?”

松寒反问:“那不然呢?姑姑,我只是个小孩子,我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他不就是看出来了许宁的不自在,想让他放松一下,只是一不小心用错了办法嘛。

但是他真的没有在炫耀。

不就是在放寒假的第三天,就将除了寒假日记外的其他作业都写完了这件事吗?

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跟锦初初念相处久了,他已经习惯了大家不提前写作业这件事了。

第842章 回到黑省

松寒和林荃交谈的声音不算小,至少许宁听的一清二楚。

他也从松寒的话里听出来了,松寒确实没有要炫耀的意思,顿时笑了出来。

“松寒,我的成绩没有你好,连你都解不出来的题,我肯定也解不出来

松寒不赞同的摇摇头:“期末考试的时候,你的数学成绩比我高。老师说了,你是全年级唯一一个将附加题全部作对的,我也才解出来了一半,所以你的数学成绩肯定比我好

“我就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我的成绩真的没有你好

“我还是认为你更好一些

几个大人听着两个小家伙你来我往地推诿,都不由笑出了声。

徐婉宁给许宁也塞了一个馒头,无奈说道:“先吃东西,等吃过饭以后,你们俩将寒假作业拿出来,一起讨论讨论不就行了

“嗯,听妈妈的

“我也听婉宁阿姨的

因为要在火车上待三天两夜,所以徐婉宁准备的吃食很丰盛。

反正她有作弊的空间,没吃完的东西可以直接放进空间里保鲜。

而且他们拿的大包小包足够多,也不担心会有其他人发现。

当火车跨入黑省的地界后,徐婉宁发现,林母的情绪好像越发低落了。

她时常一个人坐在窗边,一言不发地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徐婉宁将刚刚接的开水端给林母,小声问道:“妈,您是不是心情不好?”

听到她的声音,林母缓慢转过头,无奈笑笑:“倒也不是心情不好,就是我这颗心吧,总是七上八下的,有种不踏实的感觉。我突然,有点不敢回家了

听完林母的描述,徐婉宁笑道:“您这种感觉可不是不踏实,而是近乡情怯

“近乡情怯?”林母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莫名觉得很贴切。

“您之前在大江村生活了好几十年,连县城都很少去,可以说一直待在大江村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这次跟着我们去京市,一呆就是一年多的时间。您表面看起来是适应了京市的生活,但实际上还常常惦念着大江村

“对,对!”林母不住点头:“我现在就是这种感觉。我就担心,咱们离开这么久,房子没有人住,可别再倒塌咯。农村盖的房子,都是用土块儿夯出来的,看着是挺结实的,但最怕没有人气

那座房子,还是林安和林荃的父亲在世的时候,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

后来林安娶了徐婉宁过门,他们也想过要将房子重新翻修一下,但林安每个月寄回来的津贴,全都被原身给败光了,林母连腿疼去买药的钱都没有,更别提是重新翻修房子了。

后来徐婉宁穿过来了,并且还开办了春花食品厂的分厂,带领着一部分村民挣到了钱。

她也想过要将房子重新修一下,至少得修成青砖瓦房,但是还没来得及动工,她就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举家搬到了京市。

“说不定,咱们不在家的这段时间,有人时不时地帮着咱们打扫房子呢?”

林母笑道:“咱家在村里没啥亲戚,我又因为受伤的缘故,不咋跟人走动,谁能帮咱们打扫房子啊?”

谁帮他们打扫房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这个话题引出来以后,林母的情绪已经没有那么低落了。

相反的,她开始絮絮叨叨地说着过往的一些趣事。

徐婉宁和林荃听的很认真,时不时地还会应和两声。

一直到第三天中午,火车总算在吉市站停车了。

一行十二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下了车,走到站台上,林母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裹紧了身上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