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我有一栋百货大楼(916)
“我因为要时常跟利民食品厂打交道的缘故,跟张厂长也算熟络,在他的帮助下,我继续稳坐厂长的位置,估摸着还能再当三五年的厂长
其实孙厂长的年纪不大,比张厂长还要年轻几岁,根本不到退休的年纪。
但因为张开的父亲在吉市的权力很大,而春花食品厂以前,不说入不敷出,但盈利算是几个厂子里最少的,因此,孙厂长也被冠上了“没用”的帽子,上面说让他退休腾位置,他不得不遵从。
但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徐婉宁在大江村建立了分厂,又研发出了水果罐头等等新奇的小吃,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让春花食品厂的营收突然增高了许多。
而最让孙厂长感动的是,哪怕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徐婉宁没有记仇,到了京市以后,跟利民食品厂打好了关系,还不忘提携春花食品厂,以至于,春花食品厂每个月的净营收,已经在吉市几个大厂里稳居前三了。
如今,孙厂长腰杆儿挺的很直,不论走到哪儿都有人谄媚的讨好他。
他知道,这一切都得益于徐婉宁,所以,他心里一直感激的很。
所以,当张厂长告诉他说,徐婉宁一大家子人今天回吉市后,他力排众议,主张开着厂里新买的车来接徐婉宁。
担心一辆车坐不下,他还特意去找了陈社长一起。
和孙厂长一样,因为徐婉宁的出现,他带领的公社,是几个公社里最强的,所以陈社长也很感激徐婉宁,二话不说就让司机开着车出来了。
徐婉宁好奇地问道:“据我所知,一辆车再便宜也得好几万吧?厂子这么能挣钱吗?”
孙厂长尴尬地笑笑:“你说的那是新车,得好几万才能买到。我们买的,是其他城市淘汰下来的二手车,便宜,一辆车也就一万不到的样子,凑一凑就能买得起了
“虽说这是淘汰下来的二手车,但你可别小瞧了它,各方面都好得很呢
二手不二手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吉市就只有六辆车,其中两辆都是市政府的。
他们能买到车,已经很厉害了。
很多人拿着钱,都找不到门路买二手车呢!
闻言,徐婉宁的心思又开始活络了。
她是不是也能买二手车?
一万块钱,她轻松就能拿出来。
但好像,现在只能以集体的名义买车,个人的话,好像行不通。而且就算能买到,也有些太招摇了。
也许,等过完年回了京市,她就得谋划着下一步的计划了。
到时候,她也能开着车,去任何她想去的地方,方便极了。
林安见徐婉宁深思的状态,就猜到了她此时心里在想什么。
第844章 回家
他终究还是不够强大,不能让徐婉宁开上小汽车。
看来,他今后还得再努力一点,争取让徐婉宁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用瞻前顾后。
徐婉宁并不知道林安心中所想,她的怀里抱着耕鸣,指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问道:“耕鸣还记不记得这里?”
耕鸣的小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婉宁阿姨,我全都不记得了
也是,当初东子和翠芬带着耕鸣离开吉市去京市的时候,耕鸣还是个不会走路,需要时时刻刻被抱在怀里的小婴儿呢。
转眼间,耕鸣都已经两岁多了。
记得她刚穿书来的时候,耕鸣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呢。
“时间过的真快啊徐婉宁感慨道。
一眨呀,她就在这个书中世界生活了快三年了。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也只是她上辈子十分之一的时间生命。
但,就是这三年,已经快要让徐婉宁忘记了上辈子的生活,好像那三十年只是南柯一梦似的。
如果不是她的厨艺依旧稳定发挥,能做出令人垂涎三尺赞不绝口的食物,她真的要怀疑,这才是她真正该生活的地方,上辈子只是一个梦。
只是不知道,她还有没有机会再穿回去。
想到这儿,徐婉宁忽然笑了。
即便有这样的机会,她也未必会选择回去。
毕竟,在那个世界,她在乎的人已经全都不在了。
师父,师娘,都已经相继离世。
而这个世界里,围绕在她身边的,都是真正待她好的人。
她有爱人,有孩子,有父母,有家人,还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一切都完美的恰到好处。
孙厂长听到徐婉宁的话,笑道:“你们这一走就是一年多的时间,期间也没有回来过,自然不知道咱们县里现在变化有多大
“现在改革开放了,允许自由交易了,除了那些在厂子里上班的员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支个小摊在街边卖点小玩意儿,等农忙了,就去地里干干活儿
“以前酷暑和严冬天气,大家几乎都选择窝在家里不出门,反正出门也没事儿可做。但现在,只要不是刮大风下暴雨这样的恶劣天气,大家都会出门找营生。窝在家里固然舒坦,但除了消耗粮食外,没有一点进项,而出了门,就有挣钱的机会
挣多挣少另当别论,至少能挣到钱。
“现在的日子啊,可比以前好过多咯!”
不单单是允许自由交易,大家都能挣到钱,而是因为,再也不同过以前那种提心吊胆,连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日子了,以免说错了话,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灭顶之灾。
说话间,车子已经开进了大江村。
看着熟悉的画面从车窗外闪过,饶是向来情绪稳定的徐婉宁,也不禁湿了眼眶。
这儿虽然贫瘠,个别乡亲也不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