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娇娇太撩人:硬汉老公吃不消(85)

作者: 相绪时春 阅读记录

赵芳茹忆起往事,脸颊泛起了羞涩的红晕:“那个……当时我真的不知道送什么好,你结婚这么大的喜事,我就想着亲手绣一对鸳鸯,希望能给你带来好运……”

沈泱泱由衷地赞叹:“我仔细看过,那对鸳鸯绣得活灵活现,你的手艺真是太好了!”

在沈泱泱看来,赵芳茹那份出自贫寒之家却饱含深情的礼物,已经超越了物质的价值,是对友情最真挚的表达。

赵芳茹听到赞美,眼睛一亮,仿佛得到了极大的鼓励:“真的吗?我特意用了外婆传授的古老针法……”

她的刺绣技巧,细腻而生动,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蕴含着外婆多年累积的心血与智慧,传承之下,确实展现出不凡的风姿。

这般的技艺,若是能与赵芳茹的设计天赋相结合,无疑如同锦上添花,未来在业界定能掀起一番新的风尚,成就一番可喜的事业!

然而,当下的现实却如同一道门槛,横亘在梦想之前。

处理好眼前的琐事,解决那些纷至沓来的日常杂务,才是最为迫切的任务。

时间如同流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提醒着人们把握当下。

沈泱泱挽留赵芳茹共享晚餐,语气中充满了真诚与不舍,但赵芳茹以家中责任为重,婉言谢绝了这份好意。

她轻描淡写地提及家人正等待她归去做饭,话语间流露出对家庭的深深牵挂,两人相约他日再聚,那份默契与理解在空气中轻轻荡漾。

沈泱泱深知赵芳茹的家庭负担,心中虽有遗憾,却也不再强求。

她的思绪随即转向了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与李家的婚约。

婚约之事或许还有转圜余地,但更难解的,是亲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即便摆脱了李家,赵芳茹的父母恐怕也会为她另寻良缘,张家、王家,或是其他名门望族,这背后隐藏的,是更为棘手的社会关系与家族期望。

赵芳茹的身影刚刚消失在视线尽头,黎枫便携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归来,他的脸上带着旅途的微尘,却掩不住归家的喜悦。

他关切地询问沈泱泱关于朋友的离去,言语间透露出细腻的关怀。

得知黎枫已经迅速买好了次日的火车票,沈央央不禁有些惊讶,心中原本盘算的独自旅行计划似乎瞬间变得多余。

与黎枫同行,虽然稍感尴尬,但考虑到家中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黎枫的周到考虑,让沈泱泱心中的顾虑烟消云散,只是出于母性的本能,她关心起孩子的安排。

黎枫早已预见了沈央央的担忧,他解释道,孩子们年纪尚小,长途旅行多有不便,因此事先与热心的蔡婶商量好,由她帮忙照看几日。

沈泱泱听闻,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对黎枫的细心安排感到满意。

当沈泱泱弯腰询问时安、时宜时,两个孩子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懂事与理解。

时安的爽朗、时宜的乖巧,让沈泱泱心中涌动着暖流。

她承诺归来时会带给他们美食,时宜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以及对叶儿粑的小小请求,都让这个简单的离别场景充满了温馨与爱。

次日,天边尚未泛起鱼肚白,沈泱泱与黎枫便开始了他们的旅程。

两人默契地行动,尽量不惊扰还在梦乡中的孩子们。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悄悄离开时,时安与时宜却像小精灵一般出现在门口,眼中闪烁着不舍与依恋。

面对孩子们的醒来,沈泱泱温柔地询问,生怕是自己的动静打扰了他们的美梦。

时安的自然醒来,时宜那纯真的询问,都让离别的氛围多了几分温情。

沈泱泱耐心地安抚,希望他们能够再次入睡,直到蔡奶奶来接他们去吃早餐。

时安与时宜的懂事回应,让沈泱泱既欣慰又心疼。

她再次叮嘱,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孩子们的乖巧答应,让这短暂的离别显得格外温馨。

最终,当沈泱泱与黎枫踏上行程,两个小身影在房间内开始了他们的小秘密。

时宜的悄悄话,时安的安慰,都透露出他们对大哥大嫂的深深思念。

尽管心中有着难以言喻的酸楚,但兄妹俩还是选择了坚强,用睡眠来缓解这份离愁别绪,尽管时宜的小声嘟囔,透露出她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沈泱泱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黎枫的催促让她回过神来,两人继续前行,而留在家中的两个小家伙,则在被窝里默默承载着对家人的思念,期盼着早日团聚的那一天。

黎枫和沈泱泱仔细检查了门锁,确保一切妥当后,才转身离开。

晨光微露,小镇的街道上已有了稀疏的人影。

他们特意绕道去了蔡婶家,蔡婶是镇上有名的热心肠,对于照顾孩子们的事总是义不容辞。

一番交代后,两人带着对孩子们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憧憬,加快了步伐,朝着火车站的方向匆匆前行。

火车站内,人声鼎沸,仿佛是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绿了大地,也让人们的脚步变得更加匆忙,乘火车出行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站台上,各式各样的小贩穿梭其间,他们的身影在人群中灵活地游走,手中的簸箕和篮子仿佛是移动的小店,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水煮盐花生的咸香、烤红薯的甜蜜、蒸米糕的软糯,每一样都是旅途中温暖的慰藉。

这些小贩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有管理人员的身影出现,便迅速收拾摊子,消失在人群之中,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也是生活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