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出嫁当日被亲手养大的权臣强夺了(24)

作者: 烟雨心絮 阅读记录

不给他点苦头吃,他真以为相爷是一只空架子的猫?

他找人打听过了,林侍郎府中的二女儿林清卿喜欢韩时盛,

若不是后来找到了林棠雪,这场婚事会落到二女儿身上。

因此林清卿一直记恨林棠雪,林棠雪在林府的三年,处处找她的茬。

林家为了弥补林堂雪这三年对她很好,但对这个二女儿更好。

若是当初他从林府要的人是林清卿,林侍郎怕是拼死也不会同意。

既然如此,那他不如就成全了林清卿,让她嫁给自己心仪的郎君。

姨母最近一直在为自己的大儿子操心婚事,

如今桃花开了,其他的花也要开了。春天到了,是时候提醒姨母办一场赏花宴请京都待嫁的姑娘来赏花了。

姜若兰收到信打开,看到信上的内容露出笑脸。

祝宝枝凑到姜若兰面前问:“表哥写了什么,是给我的吗?”

“你表哥说南园那处园林里的花要开了。他说可以邀请各家的待嫁的姑娘来赏花。”

“这?表哥这是要挑选贵女结亲了吗?”

姜若兰拿着信敲了敲祝宝枝的头,“你表哥信上写着明明白白,是为了给你哥相看合适的正妻。你要想表哥给你写信,你就先给他写!你表哥这么忙,哪有空给你写信。”

祝宝枝摸了摸头,“母亲,你刚又没说。那我现在就去给表哥写信。那小狐狸精在苏府怎么样了?”

“最近忙着给你哥相看姑娘,都忘了!”姜若兰放下信,若有所思道:“静静和翠翠最近也没有什么动静,什么消息也没传来,看来等办完赏花宴我们该去看看了。”

第23章 赐婚

三月中旬百花盛开,姜若兰在迎春园邀请了很多贵女前来赏花,十分热闹。

既然是赏花宴,除了京都贵女同样邀请了一些贵公子。

这群贵公子里就有韩时盛,韩时盛是被母亲逼着来的,和林家的婚事吹了,总要再相看合适的。

韩时盛没什么心情相看姑娘,一个人站在凉亭中伤春悲秋。心爱的姑娘被人抢走了,而他只能想到带林棠雪私奔的法子,他实在是恨自己,恨自己没有能力把棠雪抢过来。

夫人身边的贴身丫头急匆匆走来,“公子原来在这里,赏花宴开始了,夫人正在找您呢?”

“我这就去。”迎春园有一片湖,湖边有一片桃林桃花开的正盛。

曲水流觞宴就在桃花林的小溪旁,他出了凉亭往桃林走,忽听得湖中有人呼喊救命。他赶过去只见有个姑娘正在水中扑腾。

男女授受不亲,他是个男子去救这姑娘过程中难免会有肌肤之亲,这姑娘的名声就毁了。

他站在岸边跟着呼救,在院中照顾花草的几个小厮赶过来扑通扑通跳下水去。

怎么是小厮,没有婆子嬷嬷吗?

“姐夫,姐夫,救我。”

这声音很熟悉是林棠雪的妹妹林清卿。

若是让这些粗鄙的小厮救林清卿上岸,那林清卿在京都的名声就完了。

他跟着跳进湖水中踹开那几个游向林清卿的小厮,快速将林清卿救起。

此时在桃花林中赏花的众人赶过来,林清卿已经被救上岸,她呛了几口水直咳嗽,湿漉漉的衣服裹着身体玲珑的身段尽显无疑,从水中上来的小厮不住地拿眼瞥她。

“林府的二小姐落水被韩小候爷救上岸,而小候爷原本是她的姐夫还逃了姐姐的婚,这下热闹了。”

“小侯爷要娶林清卿吧?”

“都到这份上了不娶林清卿难收场,反正是姐妹,娶哪个不都一样。”

“小候爷逃了姐姐的婚不会逃妹妹的婚吧!”

“或许小侯爷逃婚就是为娶妹妹呢?”

人群里小姐夫人们磕着瓜子议论纷纷。

林母忙叫丫头找来衣服为林清卿裹上,以回去带女儿看病为由,扶着林清卿先离开了。

至于这事怎么解决只能回去两家人再商谈。

韩时盛身上的衣服都被水浸透了滴着水,他从地上起身打算回家去换衣服,抬眼看到花墙后的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很像林棠雪,快步转过花墙,花墙后什么人也没有,好像刚刚看到的只是幻觉。

迎春园的花都开了,苏慕扉允许林棠雪和紫灵去赏花,结果她就看到救人的一幕。

林家女嫁给韩家是高嫁,林父林母一直很中意韩家这门婚事,而且林清卿一直很喜欢韩时盛,她在林家时没少因为这个被林清卿针对。

发生这样的事,林家一定会要求韩家娶林清卿,韩家老一辈和林家有点源渊源,不管怎样不会放纵她这个妹妹坏了名声,而且本来他们就是要迎娶林家女,娶林清卿韩府也不亏。

反复推演,得出的结论还是韩时盛一定会娶林清卿。

虽然她没办法嫁给韩时盛,但想到韩时盛要娶别的女人尤其是自己的妹妹,林棠雪还是觉得有些难过,她穿过玉兰花林,从后门出了迎春园。

韩世子救了落水的林家女,这本不算是大事,没想到竟传到了皇帝耳中。

书房里,皇帝同苏慕扉商议完国事,命人呈上一杯茶。

“爱卿尝尝,这是从西域那边进传过来的西域茶。

苏慕扉打开茶盖,杯子里的茶呈奶白色,又带了些茶色。

“是不是和咱们中原的不同?这是奶茶,他们把茶煮好后再掺上奶。”

尝了一口甜甜的,又带了些茶味,但喝多了容易发腻。

苏慕扉道:“味道奇特,臣觉得不比咱们中原的茶好。”

“朕也觉得不好喝。”

“要不他们怎么会来咱们中原买茶,还不是因为他们产不出来,它小小的西域怎么比得上咱们中原地大物博,更何还有陛下这样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