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真千金被拐卖时[七零](10)

MD,就吓唬吓唬他。

楚辞脸都绿了,这小祖宗啊,可咋办?

她不动声色就把整个江家连根拔起,毁掉了江家三代人的希望,但在别人眼里,她还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她肯定夹了不少私货,偏偏,她没踩法律红线,一切都在合法的范围内,抓不住她的把柄。

有些疑问,只能心证了。

这般聪明狡诈,用在正道那是皆大欢喜,但若是走歪了,让人不得不捏一把冷汗。

看到他不爽,云浣浣就高兴了,乐不可支。

楚辞特意去打探了一番,知道云浣浣是怎么挣钱后,他沉默了很久,留下一大包零食,一个通信地址和电话号码就走了。

云浣浣当着他的面答应好好的,每个月给他写一封信,给他汇报思想和动向,但转过身就忘的一干二净。

良心这玩意,她有,但不多。

云浣浣终于可以出院了,于素芬将她接到家里继续养伤,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

而,云浣浣出谋划策,一步步指导于素芬怎么做。

在她的指导下,于素芬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又去丈夫的厂子借了一笔钱,再加上丈夫的抚恤金,勉勉强强将钱凑齐。

之后,于素芬就跟街道办谈妥,豁出去放手一博,找来一拨心灵手巧的知青爆改衣服,又放出风声又引来一批知青拿货。

这些回城知青有了挣钱的机会,是真的很拼命。

滞销的衣服经过爆改,摇身一变成了时髦时装,一经推出就疯抢。

拿货的知青听了于素芬的建议,去下面的县城试水,没想到县城的姑娘小媳妇抢疯了,她们的爱美之心丝毫不输给大城市的姑娘。

于家爆改的衣服供不应求,实在没办法实行三班倒,通宵达旦的干,干活的人也很乐意,计件制嘛,多做多得,少做少得。

每天有十块钱的收入,让她们不睡觉不吃饭都行啊。

大杂院,住着七户人家,拥挤而又热闹。

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饭菜的香味渐渐蔓延开,伴随着孩子们的玩闹声,热闹不已。

于家占了一间耳房一间西厢房,云浣浣将躺椅放在于家屋檐下坐着,手边是一壶清茶,懒洋洋的翻阅服装设计书,有灵感时就刷刷的勾画设计图。

她一个人自得其乐,于家老太太坐在不远处,时不时看她一眼,又看看院子打闹的孙子孙女们,满心的欢喜。

短短一个月时间,家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天吃肉,孩子们也有了新衣服新鞋子。

“浣丫头,该让眼睛歇歇了,休息一会儿,我给你去换壶热茶,拿几块绿豆糕垫垫肚子。”

“不用不用,芬姐快回来了,我等着吃晚饭。”

隔壁邻居看不过去了,阴阳怪气的开口,“大妈,你对你儿媳妇的远房表妹真好啊,全家都围着她侍候她。”

这丫头整天病恹恹的躺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太娇惯了。

老太太哈哈一笑,“这孩子的父母救过素芬的命,现在我们是报恩。”

外人只知道是于素芬能干,只有自家人才知道,这一切的功臣是云浣浣。

她恨不得将这小姑娘供起来。

原来是这样,那确实该好好待人家,邻居无话可说。

说话之间,于素芬进来了,一边走一边跟邻居们打招呼,随手拉起云浣浣进入自家屋子,这才喜笑颜开的将两个存折递过去。“你看看。”

她不敢将那么多现金放在家里,尤其是大杂院出出进进的人成分复杂,谁知道有没有眼红的人?所以听从了云浣浣的建议存银行。

云浣浣看了一眼数字,就塞了回去。“今天比昨天多了112块呀。”

根据协议,三七开,于素芬七,她说什么不肯多要,只要了三成,人家忙前忙后的,全身心扑在上面。

“对。”于素芬看着瘦弱的小姑娘,难掩喜爱之色,“晚饭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云浣浣想了想,“排骨玉米山药汤,鸡蛋肉沫羹,青椒肉丝。”

“好嘞。”于素芬戴上套袖,开始准备晚饭。

简简单单的二菜一汤,于素芬的手艺很好,大家都吃的心满意足。

吃完饭,云浣浣将于素芬拉到隔壁屋子里,“芬姐,你打算怎么花这笔钱?”

“啊?”于素芬有些蒙逼,“不花,都给孩子们存着,供他们都上大学,给他们成家立业。这……有什么问题吗?”

云浣浣微微摇头,就知道会这样。“钱会贬值的,十年后这点钱不算什么。”

“不会吧?”于素芬有些难以接受,“浣丫头,你打算怎么花?”

云浣浣对这一家人挺有好感,打算再拉他们一把,至于听不听,她不会过多干涉。

“一半拿去投资,钱生钱。”

“一半拿去置业,我想要独门独户的大房子,有院子厨房厕所,门一关,过清静日子。”

她是以于素芬远房表妹的身份住进大杂院,于家占了两间小屋子,一间于素芬母子四人住,一间是老太太和云浣浣住,在院子里做饭。

每当下班做饭时,那可太热闹了。

而且,人多眼杂,你做点好吃的,就有人说酸话,有的还想占占小便宜。

最让她头疼的是,洗个澡不方便,上厕所更不方便,得去巷子口的公厕。

云浣浣独惯了,暂住几天还凑和,让她长住绝对不行。

她打算在一线城市买房子,但,这里是水陆空交通枢纽,去哪里都方便,买个院子放着也行。

听着云浣浣的长远规划,于素芬有些心动,谁不想住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