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往事(15)
*****
日子一天天过着,除了一些少见的蔬果品种,余爽现在几乎已经记住所有农产品的编码了。
他发现,自己之所以第一个记住的是香蕉,是因为美国人真的很喜欢香蕉,几乎人人都会买。
那天劳瑞大妈去看病,第二天跟余爽说:“我的理疗师说了,只要多吃香蕉,啥病都能好!”
余爽想起之前唐烨好笑的形容,香蕉就是“西半球的板蓝根”。
美国新鲜香蕉的主要供应国是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
余爽还碰到过很多可爱的买香蕉的顾客。
之前一个大哥买了一盒冰淇淋和一根香蕉,跟余爽说:“哎呀,我觉得光吃冰淇淋太罪过了,搭配一根香蕉缓和一下...”
还有一个阿姨,一次性买了七把香蕉,余爽分了三次才称完,阿姨解释说:“不要怀疑,我家没养猴子,我这是给公司买的。”
马里诺还有一个网上下单的服务,就是顾客在网站选择商品然后付款,之后开车到超市门口的专用车位停下,店里的工作人员就会把准备好的货品给顾客送上车,顾客不用下车,甚至不用熄火。
下单香蕉的时候,会有很多选项,除了可以选择产地和是否有机,还有青色、浅黄、深黄、甚至还有黑色可以选择。
-
余爽一直对农产品编码的随机性表示很无语,因为毫无规律可循。
同样是灯笼彩椒,绿色的是4065,黄色的是4689,红色的是3121。
同样是金冠苹果,小一点的是4021,大一点的是4020,超级大的是3285。
各种辣椒、蘑菇、洋葱,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品种,都有自己的代码,余爽分辨了好一阵子。
前些天,一个小哥哥买了七个苹果,每个编码都不同,分别是嘎啦4135、富士4131、红粉佳人4130、澳洲青4017、糖心脆3283、布瑞本4103和菊苹果3613。
小哥哥有点不好意思,解释说:“我只是不知道哪个品种好吃,想都试一试。”
余爽很耐心,一个一个为他称重。
*****
不知不觉,已经八月了。
这天,店里来了一位新报到的收银员,叫芭芭拉。
安娜把芭芭拉交给了余爽,让他教她如何使用收银机。
芭芭拉是一位已经有72岁的老奶奶,但是身材保持得很好,发型和妆容也都很时髦,看上去比66岁的劳瑞大妈要有活力许多。
芭芭拉说,她原先是某超市药房的技师,后来女儿生孩子后,就辞掉工作帮忙带孩子,女儿还会给她发“工资”。
现在外孙们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自己没事情做了,就又回超市干一干。
药房技师需要每年考核,这么多年不干,她的资格证早已失效。
余爽想问她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来干这种体力活,犹豫了一下没有问出口。
-
周五的早上,来了一个胖胖的大叔,他每周都会在同一时间来马里诺。
他买的东西也很单一,两份一样的杂志,七包切片白面包,四袋火腿,两袋奶酪。
余爽猜,这大概是他一周的粮食。
没错,很多欧美人根本不吃蔬菜水果。
这个大叔怪怪的,芭芭拉奶奶在背地里会不客气地说他傻里傻气。
大叔说他每次买两份一模一样的杂志是因为要看一本,收藏一本。
他是隔壁斯蒂文森高中的看门人。
看到早上的客人不多,他就停下来和大家聊天。
“你们知道吗?前几天,我们高中抓住11名学生在数学考试中作弊。”大叔眉飞色舞,“全部被处分了!”
接着,他又滔滔不绝地讲述斯蒂文森高中前几年的杀人事件,芭芭拉奶奶不耐烦得直翻白眼。
第10章 他一定上过大学
经过了两个月的历练,余爽逐渐适应,他的手指已不再破皮,腿和脚跟也没有之前那么难受了,尽管一天站八个多小时的强度还是会让他浑身酸痛。
-
早上,余爽来到超市,去员工休息室放东西的时候,看到桌子上摆着几大盒不同口味的甜甜圈。
旁边的白板上写着:“员工答谢日,请随便吃!”
余爽犹豫了一下,拿了一个巧克力味道的。
-
安娜通知他们全体收银员,过两周收银系统会全面升级,读卡机会增加芯片读取功能,收银操作面板也要更换为触屏界面。
马里诺终于进入21世纪了,余爽在心里戏谑。
说起读卡机,在系统升级前,顾客付款的时候都还是需要滑动磁条来进行读取的。
余爽已经碰上过好几张面目全非的信用卡了,表面磨损的还算是好的。
上周,一位女士直接拿了一张碎成两半的卡跟余爽说:“你看着办吧。”
余爽询问了黛安,发现可以通过一些操作手动输入卡号,这才解决了问题。
前两天,一对母女结账,卡怎么也读不出来,着急得要命。
余爽接过卡,在上面套了一个塑料袋,隔着塑料袋滑动磁条,竟然一下子就成功了。
两个人目瞪口呆,妈妈对女儿说:“天啊,他好聪明,一定上过大学!”
余爽笑了笑,她们大概默认有大学学历的人不会来当收银员。
余爽这一招是跟唐烨学的,其实原理很简单。
银行卡的磁条上有些空间有磁颗粒,有些空间没有。由于长期磨损,一些磁颗粒迁移到空白区域,这样磁条上记录的数据就会发生错误,显示读卡失败。尽管是这样,这些原本空白空间的磁颗粒浓度还是比磁区的要低很多,套个薄塑料袋,就会形成足够厚的空间,挡住那些迁移的颗粒以骗过读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