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往事(2)
丁翰最开始是这样说的——他负责上班,余爽可以不用出去工作,只要把家打理好,把他照顾好,不给他添麻烦,就好。
只是余爽不知道,他所谓的“负责上班”,真的就只是上班。
脱下的衣服,吃完饭的碗筷,他从来不多碰一下,哪怕顺手扔到脏衣篮,顺手送到洗碗池的举动,都没有。
搬家的时候,因为舍不得花钱请搬家公司,余爽一个人来回十几趟,又是箱子又是家具。
余爽爬着梯子补房顶,刷油漆,使出吃奶的力气修理锈掉的管道,丁翰也没有插手或者主动帮过忙。
唐烨说:“他这是把你当保姆了吧?!”
余爽苦笑。保姆,至少还会拥有些人文关怀吧?比如生病了可以休假,过年过节收到礼物什么的。
日子久了,对余爽来说,一支狗尾巴草,一句“多喝热水”,也会很感动的。可是,没有。
余爽有时候会纠结在这些想法里不能自拔,过后又会不停告诫自己不可以再继续有所期待。
他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无能,也知道自己在性格上的软弱和悲观,他没有能力解决当前的现状。
他不会离开丁翰,只要,丁翰不主动离开自己。
因为,从高中开始,这么多年过去,他依然爱着这个男人。
余爽对自己强调,丁翰不打不骂,还为家里赚钱,只是,只是不够体贴,缺乏彼此之间的精神交流,仅此而已。
-
一开始没有积极出去工作,是因为大学期间出了一场车祸,余爽的颈椎受了严重的伤,落下了病根。
余爽原是一名美术生。虽然一开始学的是油画,但在插画和漫画领域也有所涉足并且非常优秀,且后者能更快地为自己带来收入。
从大三那年,他便开始接受一些杂志的约稿创作插画。后来,还在漫画平台连载了两部口碑颇佳的作品。
只是车祸后,余爽每天都或多或少地忍受着各种来自身体的疼痛,已经不能胜任长时间伏案绘图的工作。
连载的漫画草草收尾,杂志的约稿也越接越少。
他们刚来美国的时候,丁翰还是培训阶段,没有收入。多亏余爽在大学期间攒下了一些积蓄。
他们用这些积蓄买了一辆二手的尼桑,还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小公寓。
想想那个时候,还是挺快乐的,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只是一次高中微信的群聊,余爽透露了自己和丁翰同居的事实,丁翰勃然大怒。
余爽以为,丁翰不介意透露他们的关系。他还以为,来美国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段关系。
*****
余爽这几天开始不断地回忆往事。回想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父母在自己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离婚。
第二年,父亲就再婚有了新的家庭。一年后,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
余爽跟那家人,彼此都不希望和对方牵扯什么关系。
他一直跟奶奶生活,直到大一那年她去世。
父亲说他只会供余爽上完大学。
果然,除了学费和紧紧张张的生活费,多一分钱也没有给过他。
五年前大学毕业前夕,余爽的在美国已经闯出一番事业的母亲,突然联系上自己,说想把他接到美国来。
因为母亲已入籍,余爽作为直系亲属可以直接拿到绿卡。
他,当然是不愿意的。在消失了16年后,现在这算什么?
毕业不久,和丁翰确定了恋爱关系。从高二开始,这一刻,余爽等了五年半。
他的小小的暗恋,终于开花结果。
来美国一直是丁翰的梦想,在进行了多次读研和工作申请失败后,他非常落寞。
余爽不忍心了,只能硬着头皮联系上母亲。
母亲的思想大概还是开放的。知道儿子拥有一个同性的恋爱对象后,竟然哈哈大笑。
母亲那边有一个表舅,在芝加哥经营一家IT公司,需要软件工程师,符合丁翰的专业方向。
于是,他们借着这层关系,来到了美国。
余爽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出去工作,只偶尔接些杂志的插画约稿。
丁翰则开始忙着进公司培训,考资格证,接项目。
他们的收入也渐渐有所增加。
只是,在丁翰的工作稳定后,经历了那次群聊事件,他便对余爽爱答不理起来。
对于余爽的主动示好,他总是显得不耐烦。晚上也会表现出很疲惫的样子,拒绝求欢的邀请。
日子久了,在一次次失望中,余爽放弃了争取。
这几天,大脑仅存的理智发出警告——要自救!
余爽下定了决心。哪怕不是为了赚钱,也要走出去,充实时光,呼吸新鲜的空气。
【作者有话说】:作品大部分叙述来自真实经历
第2章 听上去真不错
其实,对于出去找兼职这个决定,余爽是十分不安的。
他没有任何在社会上工作的经验,加上本身的性格——用奶奶的话说,就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单纯得离谱。
然而,他突然想要拥抱这五彩斑斓的世界,欣赏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群,他想参与到花开花落和喜怒哀愁中去。
他深知这份工作的起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花精力,因为按照自己当前的生活现状,这只能暂时是一份简单的兼职。
他曾经想去体验餐厅服务员的工作,这种工作在美国的大学生兼职中很常见。
但是余爽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同学会做这方面的兼职。一来是因为大部分美术生的家庭条件都还算得上富裕,并不太需要出去打工赚钱谋生计;二来是因为服务员这一类的工作,辛苦、工资低、没技术含量,会给人一种“掉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