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金枝(155)
“淮儿,你要将他送走,祖母跟着一起走。”萧太君坚定地说道,目光紧紧地盯着萧北淮。
萧北淮的眼眸微微垂下,轻声道:“祖母,你这是逼孙儿啊。”
萧太君缓缓说道:“这件事情,清若也是知道的,她同意的,淮儿。”
萧北淮的眼眸中突然透出一股戾气,全身散发着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浓烈杀气,他冷冷地看着萧太君,沉声道:“祖母,不是孙儿不孝,也不是孙儿不容他,但是,他必须离开。”
就在这时,夏嬷嬷焦急的声音传来:“二夫人,你去哪?”
萧北淮听到声音,下意识地回头望去,正好看到一个匆匆离去的纤细背影。他心中一紧,想也没想便迅速追了过去。。
宋清若感觉到自已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疯狂地跳动着,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刚才萧北淮的样子,就如同从地狱而来的恶鬼,浑身散发着嗜杀和凶狠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每一步都像踩在她的心上,带来沉重的压力。宋清若再也无法承受这种恐惧,她最后直接提起裙角,不顾一切地奔跑起来,不敢有丝毫的停留,更不敢回头去看。
就在这时,萧北淮突然自她身后伸出手臂,一把揽住了她的腰。宋清若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发出一声尖锐的惊叫。
她惊恐地回过头,目光正好对上了萧北淮的眼神。然而,此时萧北淮的眼眸中充满了冷意与戾气,那股寒意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宋清若被他的眼神吓到,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想要挣脱却又无法逃脱。
面对萧北淮的逼迫,宋清若感到无助和恐惧,她只能选择闭上眼睛,试图逃避眼前的一切。
“夭夭,睁开眼。”萧北淮的语气霸道而坚决,不容置疑。
宋清若的呼吸变得急促,但她还是努力让自已冷静下来,缓缓睁开了眼睛。
“夫……夫君,我不是……我是……我是想说。”宋清若结结巴巴地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宋清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已冷静下来,缓缓地说道:“我是说,关于柳姨娘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了。孩子是无辜的,你不应该这样对待他们。”
听到这话,萧北淮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声音低沉地问道:“夭夭,你在害怕我吗?”
宋清若这时才敢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轻声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害怕,但我真的不是故意要逃跑的。”
萧北淮轻轻地为她整理了一下因为奔跑而散乱的发髻,温柔地说:“刚才吓到你了,先回房休息,等会儿我再跟你解释。”
宋清若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夫君,你不要再为难了,要不我们搬到将军府去吧。”
萧北淮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最后只是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
第124章 登闻鼓伸冤
然而,就在萧北淮准备带着宋清若离开侯府时,陛下突然紧急召见他入宫。原来是株洲地区发生了暴乱,需要萧北淮前往平定叛乱、剿灭土匪。
萧北淮回到府邸后,立即加强了府内的防护措施,随后匆忙离去。
宋清若也不愿出院。
这侯府实在太大,如果不是刻意相见,甚至会让人觉得这一生都不会相见。
但是,有一天,沈宥礼来到了芙蓉苑。他提着一些点心,陌雪原本并不想让他进来,但宋清若却同意了。
沈宥礼走进房间后,显得有些拘谨。他把手中的点心放在桌上,然后给宋清若磕了个头。
宋清若急忙扶起他:“你这是干什么?”
“母亲说,是因为你,侯爷才没有把我们赶出侯府,所以她让我来给你磕头致谢。”
宋清若望着他,心中有些复杂:“不,这并不是我的功劳,你应该感谢你的曾祖母。”
“不是,我不是萧家的孩子,我姓沈,我的父亲是沈暨白,不会是那个坏人的。”他的双手紧握,瞪着眼睛,稚气未脱的脸上带着气愤。
宋清若勾着淡淡的笑容,拿起一块点心咬了一口,没有接他的话。
尝了一块之后,点了点头,“很好吃,替我谢过你的母亲。”
沈宥礼小小年纪但也沉稳,他看出眼前的女人没有恶意,低下了头,作揖道:“抱歉,我不是要对你发脾气的。”
宋清若抬手本想摸摸他的头,但是她又收回来了,笑着摇摇头,“没事了,回去吧。”
沈宥礼再次行礼之后离开了。
宋清若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没有说话。
陌雪却在一旁道:“夫人,你是不是很难过?”
宋清若此时回头道:“陌雪,我………我该怎么说我的心情呢?我不知自已是不是难过。”
“夫人,你怎么了?”
“陌雪,我想出去走走可以吗?”
陌雪看着宋清若哀求的眼眸,最后不忍心的点了点头。
…………
宋清若在街道上随意地走着,她的心情有些烦闷。
陌雪则紧张地跟在她的身后,眼睛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有人在街上喊道:“快去看啊,有人敲登闻鼓了!”
这句话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大家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向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
宋清若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停住了脚步。
她的脚步也要往那边去。
陌雪拦住了她,“夫人,那边人多,还是不要去了,小心被人冲撞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