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134)

作者: 阅川枕流 阅读记录

秦始皇颔首,漆黑的双眼从天幕上收回,看向身旁的李斯,言道:“那么,应该如何应对?”

李斯斟酌着语言说道:“事情肯定是需要做的。要想进程加快,便需要将官员们所做的事情划分得更为细致。最主要的是,与此同时应该广纳人才。”

秦始皇似笑非笑的微微挑眉:“说得不错。那么,这之前让你所准备的科举一事,进程如何?”

原来陛下是来催促他。

李斯回复道:“尚还在准备中,大方向已经没有问题,只是在考题和考官上还需要陛下一起讨论。”

“朕知晓斯卿忙碌,平素各项事宜极多,还有东巡一事要劳。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朕最为相信你的能力。所以,需要斯卿多加辛劳。”

秦始皇沙哑的嗓音缓缓道来,安抚道。

再度得到秦始皇的认可,李斯心中老泪纵横。

还是陛下懂他又看重他。

他看着陛下风华年茂的容貌,之前知道大秦早亡和被夷三族的焦虑早已消失。

只要秦始皇长久的活下去,他的担忧都不会发生。

就像天幕那女子说的,陛下对臣子特别是功臣,一向极好。

“多谢陛下的肯定。”李斯回道。

@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秦始皇抬手,示意他免礼。

“既来之,便与朕一同看今的直播罢。”

“喏。”

打谷机一物,你们可有刻写完毕?我猜应该已经差不多了吧。

那么接下来,同样是与谷物粮食相关的工具。

它使用的顺序,是夹杂在打谷机与石磨之间。

我们现代称呼它为风车,古代则多了一个字,名为风扇车。

最初始的风扇车,是没有箱体的。

在很早以前,约摸原始社会时,人们便已经制出了可以扇风的扇子。

通过实践,人们发现扇子扇风,体重越轻者,越容易被扇动。

所以,在锤击下谷物褪下部分壳衣后,便会以扇吹风,将大部分的壳衣拂去,留下较为干净的谷粒。

风扇车具体被发明出来的时间,依旧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风扇车最晚应该在北宋。

但是,后来通过对墓地的挖掘,历史遗物的查证中,风扇车被发明出来的时间更往前推了许多年。

于是便认为,最晚应该是在西汉时期便发明了出来。

只是最初的风扇车箱体是长方形的,风轮摇转时比较费力。因为箱体产生的涡流,会对其进行一个阻碍。

风扇车的发明,得到了许多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赞赏。

甚至有诗人,比如北宋梅尧臣和王安石,都写过关于风扇车的诗词。

在之后到元代时,发现了关于风扇车的更多描写。

元代的风扇车,对于历史进程上的风扇车来说,显得更加的精良。

比如,驱动它时既可以脚踏又可以手摇。叶轮既有立式的,也有卧式的。风箱也可以分为敞开和闭合式的。

古人对风扇车对重视,从在许多朝代的农书上都有专门的描述它,可见一斑。

一直发展到现在,我们农村某些偏远地区依旧还有手工的风扇车的存在。

只是其中的构造与明朝之前有所不同,进行了更加精良的改动。

比如圆筒状封箱体,它的出现是风扇车发展历史上一大跨步。

从明代收录的风扇车画稿中,可以显示出圆筒状的蜂箱和下方多个出口。

这幅画稿证明了圆筒状风箱乃在明代发明而出。

多个出口也证实了当时明代的风扇车已经实现了谷粒与糠皮可以分开清选。

我国古代人民在利用自然方面进行的创作,着实是其他国家无法能超越的。

风扇车在世界的农业生产史上,有着特别深刻的影响,它是由中国传向了西方其他国家的重要发明技术。

要知道,欧洲那边一直到壹拾捌世纪才出现了闭合式风箱。

而既然我要与你们讲风扇车,那自然是选择最为优选的手动圆筒状风扇车进行学习。

风扇车主要是由上漏斗、下出口和风箱等等部件组合而成。

转动风扇轮时会产生气流,将比较轻的碎屑吹出车后的出口。而谷粒因为较重,会从风箱下方出口落出。

你们先看它是如何使用的,我播放一下动态使用图给你们看看。

和之前一样,我会将风扇车结构分解图展示出来给你们。

“这几样工具的设置的确巧妙,待大秦粮食产量提高,有了它们,后续在谷物上劳作将不再沉重。”李斯摸着胡须,称赞道。

他看着分解图,又道:“只是黔首们各有不同,有些人自己便能学会制作,而另一些黔首却可能看不懂此图。”

“择人学会这几件工具的制作,再分别派去郡县对农人进行教学。”秦始皇言道。

李斯自是应下。

就在他们认为天幕主播应该将工具说得差不多的时候,主播江小小却又开口道:

这几样农具都是在粮食成熟后,减轻你们劳力的重要工具。

那你们可能就要问了,在播种时是否会有更为便捷的工具呢?

答案当然是……

有的!

在大秦,你们有铁犁。

铁犁出现于战国时间,以牛或者人来进行牵拉,一大约可以耕地两三亩左右。

它的出现,在中国农业史上极具有代表性。

但是,此犁在耕地时转弯并不灵活,而且起土很费力。

所以到唐代时,人们创造出曲辕犁。

它在作的时候犁身可以进行转动,十分灵活。